朱棣:你還想挖我的墓!郭沫若:一直都想!中共:不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十三陵,是北京著名的景點,埋葬著明朝的列位皇帝。
經過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它的地宮一直安然無恙,沒想到在1955年,被人挖開了。
上世紀50年代,吳晗、郭沫若等人聯名提出申請,想要盜掘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在申請中郭沫若提出:長陵中有很多文物,如果挖掘長陵,對研究整個明朝的歷史具有重大的意義,而且郭沫若還懷疑,明朝重要的《永樂大典》應該就在朱棣的長陵中,挖掘長陵勢在必行。
聽說了這件事,文物局長鄭振鐸、考古研究所所長夏鼐馬上就坐不住了,趕忙聯繫二人,建議不要這樣做。
現在的技術不成熟,貿然挖掘,只會對文物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但是,兩個人頭腦正熱,怎麼聽得進去?郭沫若把申請交給了上級部門,上級部門回復了四個字:原則同意。
自此,郭沫若就帶著盜墓大軍來到了長陵,進行史無前例的長陵考古。
1955年的冬天,郭沫若來到了長陵,對長陵進行勘探,勘探進程十分緩慢,考古隊在長陵的寶頂上進行鑽洞探測,但是由於冬季風雪太大,天氣十分寒冷,勘探任務進行了三天,一點有用的線索都沒有找到,但是考古隊中已經有人病倒,無奈之下,郭沫若帶人回去。
之後郭沫若不甘心,多次提出挖掘長陵,但是上級不同意,只能暫停。
郭沫若就把目光轉向了明萬曆皇帝的定陵,想了解這位二十多年不上朝卻能掌控群臣的皇帝。
於是定陵就成為了明朝第一座被郭沫若挖掘的帝陵。
可是挖了容易保護起就難了,挖了之後,裡面的珍貴文物被空氣氧化,頓時失去了顏色,讓後來這些物件也無法進行勘測。
郭沫若這次挖墓雖然成功了,文物卻有損失,後來,也就被禁止了,但是郭沫若卻不想放棄,想繼續多挖一些墓。
郭沫若一意孤行,完全不顧當時的具體環境條件,對珍貴的歷史文物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魯迅先生早些年說他是流氓,現在也還適用。
既不幸又幸運的明代陵墓,考古隊發掘3天被迫撤離,結局影響深遠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在距離北京昌平城區十餘公里處,有一座天壽山,大名鼎鼎的明十三陵就坐落於此。自明成祖朱棣於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修建長陵起,直至崇禎皇帝朱由檢下葬為止,這座...
1955年,郭沫若帶隊盜掘朱棣墓,僅挖了三天,郭沫若匆匆逃離
上世紀50年代,吳晗、郭沫若等人聯名提出申請,想要盜掘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在申請中郭沫若提出:長陵中有很多文物,如果挖掘長陵,對研究整個明朝的歷史具有重大的意義,而且郭沫若還懷疑,明朝重要的《永樂...
1955年,考古隊挖掘朱棣的陵墓,挖了三天之後,匆忙撤離
摘要:1955年,考古隊經過國家批准,對明十三陵中的長陵進行考古挖掘。工作人員在長陵進行了三天的挖掘之後,卻匆忙撤離了現場,直到今天朱棣的陵墓依舊完好無損!
揭秘中國經歷最奇特陵墓,考古隊挖掘三天後撤離,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歡迎您關注我們,為您帶來新視角新體驗。各位朋友下午好!最近有朋友給子淵提意見,說是好久都沒聊古墓了,所以今天咱們就將目光投向北京昌平區,那裡有一座境遇坎坷的陵墓。
定陵的挖掘是考古悲劇?郭沫若:至少我們知道了萬曆是個瘸子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叫「死者為大」。在中國,由於五年多年的文化傳承,中國人對祖先更是充滿了崇敬之情。不管是誰,只要是動了別人的祖墳,在古代就會遭到滿門抄斬的刑罰。因此中國人也成為了對「身後事...
定陵挖掘為什麼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看完你就知道了
定陵是明朝歷史上一位充滿謎團和爭議的君主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及其兩位皇后的合葬陵寢,孰料他死後的三百餘年後,定陵發掘也同樣成為歷史學者和考古學者爭訟不已的話題。可以說,定陵挖掘是每個如我這樣研究...
1955年,考古專家挖掘朱棣陵墓,但挖了三天,被緊急叫停
中國五千年歷史,產生多少帝王將相,英雄人物,每一個人身上都充滿了故事,每一個人身上都是傳奇。當時間荏苒,留下的是巨大的地下寶庫,陵墓,而這成為無數考古專家的嚮往。郭沫若曾上書挖掘武則天,秦始皇等...
郭沫若一心想挖帝王陵墓,結果造成了我國考古史上的最大悲劇
說起郭沫若,大家對他的評價一般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魯迅之後中國最厲害的文學大家,也有人說他是文壇「變色龍」。不過郭沫若的一大癖好至今是坊間熱議的焦點,他本人非常喜歡挖墓,結果還釀成了我國考古史上...
郭沫若盜朱棣墓不成,便發掘這座皇陵,結果沒一件文物保存下來
古往今來,掘墓人挖掘古墓多是為了墓穴中寶物,當年孫殿英從慈禧的陵墓中可是撈到了不少寶物。近些年來,關於古墓的發掘都是以搶救性為主。但在建國初期,掘墓多是為了考古,其中最出名的人物莫過於的郭沫若。
十三陵中的定陵為何被第一個挖掘?萬曆皇帝:我給祖宗朱棣背了鍋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
看看郭沫若主張挖的明定陵,就知道為什麼,現在國家禁止動帝陵了
文/酒釀櫻桃看看郭沫若主張挖的明定陵,就知道為什麼,現在國家禁止動帝陵了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流中留下了無數燦爛文化瑰寶,令人讚嘆的歷史文明比比皆是。到了近現代,許多學者意識到,我們可以通過對...
他是一代文豪卻挖墓成癮,曾想挖武則天墓卻被周總理嚴辭拒絕
對於郭沫若老先生,大家知道的應該不少。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筆名沫若。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中國的大文豪之一。關於郭沫若的文學造詣你是不能否認的,但是現代很多人對郭...
考古隊挖皇帝墓,石頭上出現3個字,郭沫若興奮起來:找到地宮了
導讀:明神宗朱翊鈞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系子孫,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10歲登基,在位48年,是明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時間長,就有足夠的時間設計、修建陵墓。根據史料記載,萬曆皇帝在他2...
為什麼萬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他的陵墓,為何被詩人郭沫若挖掘。
我們都知道,明朝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有個性,有夢想當木匠的,比如明熹宗朱由校,有夢想是當大將軍的的,明武宗朱厚照,有修仙的,如嘉靖帝朱厚熜,有沉迷女色的,明穆宗朱載垕。而今天我們說的是二十八年未上朝...
郭沫若本是一文人,為何熱衷於挖墳掘墓,終極夢想是秦陵
早年的郭沫若確實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稱「孔夫子掛腰刀」,寫過很多不錯的文集,然而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卻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