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奇葩招:給唐十八陵石人馬洗澡毀了千年文物?!看看文物保護的正確打開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唐十八陵石人石馬被"洗澡"事件引髮網友關注。

此事件耐人尋味的一點,在於給文物「洗澡」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地文物保護部門。

在一些人看來,這些被當地文物部門處理過的文物,似乎已經價值盡毀。

那麼,外國一些國家又是如何保護文物的呢?

「唐十八陵」指埋葬在陝西省關中地區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周邊的唐朝十八位皇帝(若計女皇武則天在內則共十九位皇帝)的陵墓,均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百年來,那些石人石馬散落田間,守護著帝王的陵寢。

為了打造新景觀,近日,當地文物部門「除污去垢」,石人石馬身上的千年包漿被清除殆盡。

從圖上可以看粗,1986年的唐乾陵無字碑頂部,石人石馬上那千年包漿,不見了,由此而形成反差的輪廓線模糊了,俯首細辯,石人石馬身上還留下道道刷痕,看來「清潔工」們還是費了極大力氣「除污去垢」的。

有雞汁的網友表示:陝西文物部門思想覺悟高,用科學方法去掉了封建主義的千年塵埃,讓我們看到了純潔的如此有「特色」的文化,要感謝他們啊!

這樣以保護之名,實為不可修復性破壞的「奇葩」事件近年來屢見不鮮,而陝西也不是第一次爆出如此文物「保護」的相關事件

2014年3月,陝西洛南一座明代城隍廟「憑空消失」

在沒有履行相關申報審批手續和文物專家的論證評審的情況下,洛南縣城隍廟被開發商交由沒有相應資質的拆遷公司拆除,拆除的部分磚雕、壁畫等,由洛南縣博物館保存,大部分拆件由開發商保管。

洛南城隍廟在拆除前存有前殿、中殿、後殿15間,總面積756平方米。

該城隍廟為明代創建,清代多次重修,遺存為清代風格建築。

1987年洛南縣城隍廟被當地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7月,有600多年歷史的西安城牆南門瓮城城牆因加裝電梯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民眾紛紛提出質疑;

2014年,8月杭州西湖邊的武松墓和蘇小小墓的墓碑被潑上了疑似紅漆;

2014年9月南京市文物保護志願者在棲霞區甘家巷附近蕭憺墓碑亭石刻進行巡查時發現文物碑刻遭非法拓印……

關於文物保護的正確打開方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印度:在這個文物大國,古蹟無處不在,僅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或自然遺產目錄的就有22處之多。

印度文保部門對文物的搶救和修復工作一貫秉承他們在1932年的原則,即「對古建築殘跡的修復,不論多麼簡單,第一責任不是修舊如新,而是保護殘跡」,要盡一切努力保護原物。

印度在文物保護,特別是國家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蹟的保護和維修上相當成功,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一、多方參與籌措經費。

首先,建立國家文化基金會。

國內外團體和公眾在免稅的情況下,通過基金會對特定或普遍的項目提供資金或捐贈。

其次,鼓勵本國私人企業參與保護和修復工作。

最後,尋求國際合作。

自1977年以來,印度一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積極支持者,並與一些國際機構緊密合作。

二、 先進的專業技術人才。

印度有著一支技術比較先進的文物保存和修復隊伍。

早在1917年,「印度考古研究所」就設有一個化學處理處,負責博物館展品和其他文物的化學處理和保存工作,分析研究古蹟的材料來源和和古蹟損壞的原因,從而發現改善和保存它們的方法。

經過他們的努力,印度考古界成功地應對了不同情況下不同原因造成的問題。

三、廣大民眾的支持。

「人民的參與是最好的保障」。

這是印度文物界對外宣傳的一句口號。

印度決定每年的11月19至25日為「世界遺產周」,每到此時,印度文物考古界就大力進行文保宣傳,提高民眾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意識。

近年來,民眾文物保護意識在逐漸提高。

在印度各地參觀時發現,這裡基本上沒有在古蹟上亂塗亂刻的現象。

印度的古蹟一般面積都比較大,但除了少量經允許的旅遊紀念品商店和食品店之外,沒有店鋪泛濫的情況。

義大利:義大利對文物的保護有許多先進經驗。

對於一些歷史名人遺蹟,義大利在總體保護方面實行國家、大區(相當於我國的省)、個人三方共同保護,為修復後的房屋找主人(相當於領養人),讓他們使用並出資保護;在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經費的投入方面,國家、大區、個人共同投資,並發行文物彩票上市銷售。

一位義大利導演自豪地說,在義大利拍歷史劇,根本用不著在攝影棚里搭景,將馬路邊的廣告牌一撤,就是自然完好的歷史畫面。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義大利保存著世界上70%的文物古蹟,這就使義大利人有一種特殊的優越感。

與此同時,他們也有很強的責任感,因為這些文物不僅屬於義大利,而且屬於全人類,保護好這些文物,就是對人類的最大貢獻。

一是政策保證。

義大利將文物保護作為一項重要國策寫入憲法。

在義大利共和國憲法第九條中明確規定,義大利共和國負責對國家的藝術、歷史遺產和景點進行保護。

義大利的文物保護與其歷史悠久密切相關,還在義大利統一之前,已經存在著不少有關保護文物的規定。

遠在1462年,義大利還在教皇統治時,當時的教皇庇護二世就做出決定,不能隨便破壞古建築遺址,否則將被判處監禁或不許入教。

1624年就制定規定,禁止隨便買賣藝術作品。

1773年就委託專人對教堂里的藝術品進行登記造冊,1821年正式確定文化遺產是本地文化歷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義大利統一後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有關文物保護的條例,1939年通過的文物保護條例明確規定,對於考古、歷史和人類研究有價值的藝術品,未經有關專門部門的批准,禁止任何形式的拆除、修改或修復。

同年7月22日正式通過法律,成立全國的文物保護中心。

1975年,義大利政府正式組建文化遺產部,負責義大利的文物保護工作。

在義大利,各個城市對於城區建築管理相當嚴格,古老街道和建築物不許隨便改造,不僅外型不能變,就連外牆塗料及窗戶顏色都要保持原樣。

二是經費保證。

"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

文物保護工作如果沒有經費保證等於一句空話。

義大利至今仍有為數不少的文物無法與觀眾見面,原因之一就是經費困難。

不過,丹尼爾顧問告訴我,近幾年來,義大利在文物保護經費保證方面作了不少努力。

一是每年的財政預算保證文物保護的經費開支,每年大約可以得到20億歐元的經費。

另外,自1996年以來,國家通過法律形式規定,將彩票收入的千分之八作為文物保護的資金,僅這一項每年可有15億歐元的經費。

此外,義大利還在稅收方面制定了一些有利於文化事業的政策,比如,一些企業對文化活動的贊助可以抵稅。

這樣,有一些文物保護的項目就由企業贊助。

2001年羅馬鬥獸場能夠在全世界旅遊景點中獨占鰲頭也得益於羅馬銀行出資在鬥獸場舉辦"血染鬥獸場"展覽,這個展覽吸引了不少參觀者。

2000年是天主教的聖年,為作好前來朝拜的天主教徒的接待工作,義大利政府拔款2億多歐元,用於全國各地的文物保護和修復,特別是一些歷史悠久的古堡、教堂、修道院、博物館等,僅羅馬市就投入了1.5億歐元。

三是專門人才的保證。

已有60多年歷史的義大利文物保護中心是培養各種文物保護人才的基地。

該中心根據文物保護工作的需要,開設有繪畫、雕刻、紡織品等修復專業,學員不僅要學習有關的歷史和技術知識,還要學習與工作關係密切的化工、物理、生物常識。

學期四年,在校期間學員還要參加文物修復實踐。

該中心本身就擔負著一些重點文物的保護和修復工作,這對於學生來講既是理論課,又是實踐課,通過動手可以理論聯繫實踐。

該中心還負責對全國文物的跟蹤與觀察,意政府於1990年撥款1400萬歐元,在該中心建立了全國文物險情統計表,負責對分部在義大利8100個城市的文物進行電腦管理,繪製出一份電子地圖,可以跟蹤掌握所有文物的保護狀況。

除此之外,充分發揮自身的文物優勢,提高居民的文物素質也十分重要。

義大利文化部每年都要組織一個文化周活動,活動期間所有公立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歷史悠久的總統府、議會大廈也都定期向社會開放。

各級學校還利用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對學生開展生動活潑的歷史、文化、藝術教育,記者就多次在文物景點或博物館裡看到這種形式特別的教學現場。

在這種潛移默化的薰陶下,文物保護意識已漸漸滲透到了人們的每個細胞里,保存完好的義大利古蹟成為國家取之不盡的旅遊資源。

2000年義大利的旅遊收入比1999年增長16.6%,參觀人數增長10.5%。

國家並不大的義大利始終保持在旅遊大國之列。

法國:遺產保護區起到突出作用

要說法國在遺產保護政策上的特點,那就是法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制定現代遺產保護法的國家。

在法國,文化遺產保護已經成為發展的基本原則之一,歷史遺產的評價標準和管理辦法也日趨成熟。

法國政府有著漫長的中央集權制歷史和傳統,一直通過強有力的全國性政策,推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截至2005年,在法國受到國家保護的紀念建築有4.2萬處,也就是說至少有300多萬公頃的土地被劃入文物建築周圍保護區,這個面積占法國國土面積的6%。

法國早在1943年就通過的《紀念物周邊環境法》明確規定:一旦一座建築根據《歷史紀念物法》列級或登錄保護,對其周邊範圍的保護規定即刻生效,即在其半徑500米範圍內的建設都將受到一定的制約。

這一規定反映了在歷史保護區制度誕生之前,對文物建築周邊環境控制的嚴厲和保護優先的基本準則,這一辦法的確定,對文物古蹟和歷史建築的保護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國遺產保護工作由文化部統一管理,文化部下設遺產司,遺產司下設高級考古研究部、遺產調查總部和歷史紀念物、紀念地資金公共管理部等部門。

在法國有200個具有文物建築工程資質的國家建築規劃師,專門代表國家部門負責管理文物古蹟和歷史建築的保護修繕工程和處理相關事務。

法國的國家建築規劃師制度,使國家文化遺產保護政策與城市發展規劃融為一體。

1962年頒布的《馬爾羅法》(Malraux Act)開始劃定國家的歷史「保護區」。

該法的主要目標為保護與利用歷史遺產,將文物建築與周邊環境一起保護,同時促進對歷史保護區的保護與利用,為保護區煥發生機提供多種途徑。

以法國港口城市巴約納為例,老城區300米半徑範圍內,城市相關職能部門對其歷史建築進行修繕,對於寬度超過6米的街巷,會作為消防通道保留;對於年代久遠的老房子,政府不是直接讓居民搬走,而是邀請專家前來考察、評估、制定保護解決方案,同時給予資金支持,以鼓勵對老房子進行保護性修繕,從而使得老城區的格局得以完整保存。

由於有了政府的財政支持,老城區的修繕比較全面,或改造密度過大的部分;或擴大一些公共空間,增添新的戶型來保證採光、通風良好及消防安全;或建立公共場所設施,為城區居民提供便捷服務。

為解決老城區的交通問題,在老城區安排免費公共巴士,並對利用自駕車外來進城人員提供免費乘坐公交的通行證,保證老城交通順暢的同時,也使城區生活更加低碳環保。

墨西哥:墨西哥是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

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和歷史局是國家負責文物保護工作的最高也是唯一領導和管理機關,它有四大職能:對文物的保護、研究、傳播和培養專業人員。

因此,除下屬的文物保護、研究機構,它還直接管理全國172處已經開放的文物考古區、110家博物館、1家出版社、2所文物保護專業學校。

它向全國32個州級行政單位派駐代表,領導和管理地方的文物保護工作。

這種管理體制的好處是具有權威性和唯一性。

國家人類學和歷史局依法統一領導、管理全國的文物保護工作,有職有權。

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和歷史局文物保護工作中做到「三個結合」。

一是保護文物與扶貧結合。

大多數文物古蹟都位處偏僻貧困的農村地區。

把文物保護工程同扶貧項目結合起來,吸收文物古蹟所在地居民參加文物古遺保護工作,在保護文物古蹟的同時,帶動當地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二是保護文物與合理利用結合。

以保護文物為前提,開發以古文物遺址為主要內容的旅遊項目,充分發揮古文化遺產的社會功能,同時促進旅遊業發展。

三是國家為主與公眾結合。

搞好文物保護,公眾參與是一個重要方面。

保護文物的觀念在墨西哥公眾中有比較廣泛和深厚的基礎。

墨西哥有很多公眾自發成立的保護文物古蹟的組織和文物保護志願者。

日本:國家財政力量 作為保護支柱

日本的古代歷史文化受中國影響很大,其古城、古建築無論形式還是結構、構造也受到中國文化的重要影響。

因而,日本的古文物和古建築保護制度及保存技術均對我國文物保護具有直接的參考借鑑價值。

1950年,日本政府頒布《文化財保護法》(文化財即文化資財、文化財產),標誌著日本戰後文物保護制度的全面建立。

該法律將文化財分為有形文化財、無形文化財、民俗文化財、紀念物、傳統建造物群、文化財保存技術、埋藏文化財、文化景觀等,它們共同構成文化財的體系結構。

其中值得我們特別關注的當屬文化財保存技術,文物古蹟、古建築修繕修復需要的材料製作、維修、修復等技術的保護。

近年來,我國國家文物局對陶器、銅器、絲綢、漆器等保存技術建立了保護中心,加強了研究工作,但建築物保存技術的研究運用亟待加強。

在日本的文化遺產保護框架里,最高設有文部科學省,下設文化廳,主要負責文物保護,管理國立美術館、國立博物館、文化財研究所等機構。

文化廳依法設立有專家和官員組成的文化審議會,凡是涉及重大立法、法律修訂、申報國家級文化遺產的決議等,都要經過文化審議會的審議通過,然後再由廳長蓋章生效,可見文化審議會的重要作用。

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日本陸續出台了多個具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1966年,日本制定了《關於古都內歷史風土保存的特別措施法》(簡稱《古都保存法》),是為了在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過程中切實保護京都、奈良、鎌倉等古都的「歷史風土地區」。

1975年,日本修改《文化財保護法》,創設「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制度」,開始保護一般城鎮的歷史聚落、傳統街區和特色地區。

1996年,再次修改《文化財保護法》,引入「文化財登錄製度」,將歷史保護運動從單一、僵硬的模式推向柔軟、綜合、更為廣泛的領域。

2004年6月制定的《景觀法》,是適合所有城鎮和鄉村的國家法律,以促進城鄉良好景觀的形成,以實現保護美好的國土景觀、創造豐富的生活環境以及富有個性與活力的地域社會為基本目標。

其中,《古都保存法》並不是保護整個古都,而是保護古都里寺廟、園林、文物古蹟周邊的環境,包括山水、森林等更大的範圍。

該範圍內的土地無論是私人所有,還是企業所有,都可以划進保護區進行保護,因此稱之為「特別保護法」。

如果私人認為划進保護區會影響開發建設和經濟效益,可依據市場價申請將土地賣給地方政府。

由於日本的土地很貴,地方政府需依據《古都保存法》向中央財政申請專項資金將土地買下來,從而進行合理的保護控制。

例如京都古城的周邊,按照《古都保存法》嚴格規劃管理,大片的山體、森林,幾乎沒有被開發建設過,如此良好生態環境的形成,很重要的一點是依靠國家相應的財政支持。

日本文物部門具有很強的原則性,自製定遺產保護相關政策的調查初始,國家會給予相應的經濟支持,以確保工作人員能夠進行定期的跟蹤調查,保證調查數據和調查結果的真實可靠。

總之,日本文物保護工作的發展進步,國家財政力量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看看新聞網記者:常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游偉調研重點文物保護工作

2月25日,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游偉就全區重點文物保護工作進行專題調研。黃州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文物古蹟眾多。黃州中環路對面墩漢墓遺址年代久遠,保存完好,價值較高。禹王城遺址是目前鄂東地區保...

讓文化遺產傳承不絕

近日,故宮養心殿啟動百餘年來首次大修。無論是神秘的「鎮宅」彩繪寶匣,還是故宮博物院負責人對「研究性保護」的解說,都再次引起外界好奇關注。文物保護這一專業性極強的話題,因而得到了一次有趣也有效的普...

印度文化遺產保護有「三座靠山」

本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劉宏敏作為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印度政府充分認識到文化遺產對於民族記憶和國家文化身份的重要意義,從資金傾斜、技術人才培養和喚起民眾保護意識等多個方面,加強對境...

熱點八國專家紫禁城話文保

點擊上方「北京參考」可以訂閱哦 日前,來自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等國際組織,以及包含中國、埃及、希臘、印度、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墨西哥8個文明古國在內的...

我在巴中修文物

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播出後「文物修復師」這個冷僻的職業在一夜間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在巴中也有這樣一位文物修復師一起了解他的故事文物修復師主要為文物進行病害分析,並解決影響文物本身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