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上聽考古大咖聊中華文明起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28年,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殷墟發掘出商代晚期遺存,晚商的歷史得到證實。

後來,鄭州商代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等的發現,又不斷把中華文明的歷史向前推進。

那麼,中國早期文明是一種怎樣的樣貌?「最初的中國」是如何形成的?

  8月22日,首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開幕,國內考古界頂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聊「中華文明起源那些事兒」。

  為何選擇新石器時期文明課題作為首屆論壇的主題?對此,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表示,這一時期是中國考古學的開端,「更重要的是,新石器時代考古是我們研究史前史的重要內容。

史前這段時期,在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農業的出現、文明的起源均在這段時期。

此外,近些年,新石器時代考古取得的重大發現,使我們對中國五千年文明這個原來只是傳說的時代有了一個清晰輪廓。

  「此次論壇聚集了參與新石器時期各文明遺址發掘的專家學者,包括賈湖遺址、廟底溝遺址、良渚遺址、石峁遺址、二里頭遺址等,期望通過這樣一個高水平的論壇,來促進各個區域文明化進程及相互之間關係的研究。

」王巍說。

  著名考古專家戴向明認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是超級聚落出現與早期國家形成的時期。

他說,結合大型建築、高等級墓葬等重要的考古發現,現在可以推知,至少良渚、陶寺和二里頭、石峁時期應當已發展形成了各區域最早的「雛形國家」;這些最早形成的「雛形國家」興起和衰落的時間有很大差異,其中以良渚出現最早,二里頭等則晚至青銅時代的初期。

這些早期國家在各區域此起彼伏,到商周時期則形成鼎立中原而輻射四周、多元一體的政治與文化格局。

  論壇上,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魏興濤介紹了漯河舞陽張王莊遺址的發掘情況。

他說,該遺址歷經8次發掘,已發掘出骨笛、家養豬及確切的栽培稻作遺存,還發現原始文字或符號資料、原始宗教資料。

  河南是中國考古學的「黃金寶地」。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組織評選的「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中,河南省入選17項,獨占鰲頭。

自1990年開始評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來,河南省先後有43項考古發現入選。

  省文物局局長田凱表示,希望充分發揮論壇的參謀功能,「探索文物保護的新方法,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記者 溫小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跨學科文化闡釋實證性考古學證據

石峁遺址的發現改變了學術界對新石器時代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認識。龍山時代至夏代早期是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時期。石峁遺址的發現不僅為以往出土的石峁文物年代、文化...

實證中華文明,腳步不會停歇

「我們也沒有預料到,這次評選出的六大考古發現居然有4項都是史前遺址,秦漢之後的只有洛陽的曹魏大墓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所長王巍說,「不過,六大考古發現的評比從來都不講究什麼比例或者平衡,完...

回望2016中國考古

入冬,一場洋洋洒洒的大雪,給石峁遺址蓋了一層灰白的冬衣,使這個原本就很有氣勢的石頭上的王國更顯宏闊。石峁自2011年橫空出世後,一直是考古界關注的焦點,2016年,因為瓮城、內外城牆以及牆體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