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6中國考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入冬,一場洋洋洒洒的大雪,給石峁遺址蓋了一層灰白的冬衣,使這個原本就很有氣勢的石頭上的王國更顯宏闊。
石峁自2011年橫空出世後,一直是考古界關注的焦點,2016年,因為瓮城、內外城牆以及牆體上的壁畫、大型墓地、銅器及鑄造銅器的石范等重要發現,它再一次刷新了大家對於中華文明起源的認知。
打擂、對話
2016年一整年,考古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石家河、石峁、陶寺、良渚、二里頭等與「最早的中國」緊密相關的幾個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在不同的大會上被頻繁地放到一起進行對比。
目前學術界基本認可:新石器時代的最後五百年,整個東亞大陸新的社會形態、文明和國家已經興起。
而這四個文化無疑是這個時段中最重要的代表,它們的此消彼長、相互影響是那個時段的主旋律。
於是就有了兩場考古學術擂台賽:陶寺對二里頭,石峁對良渚。
說起良渚文化,從1936年施昕更為遺址命名算起,已經80年過去了;即使從1986年在反山、瑤山遺址中,發現代表良渚文化統一信仰的神徽「神人獸面紋」算起,也30年過去了。
2016年,關於它,有了令人心潮澎湃的新發現。
長江以北60公里處的蔣莊遺址,有230多座墓葬,是發現墓葬數量最多、最密集、葬具豐富、排列整齊的良渚遺址之一,更難得的是有很多人骨、棺槨保存完好。
江浙的土壤條件不好,極少發現人骨。
2016年,浙江文物考古所的考古人員在卞家山的古河道里發現了非正常死亡者的人骨,這說明在良渚文化晚期曾經發生過嚴重的暴力事件。
同位素分析顯示,這些遺骨中有兩個人的主食是小米等碳四植物,而良渚人的主食是大米,是碳三植物,說明這裡當時也有外來人口。
良渚文化算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核心的成果,它不僅構成了長江下游邦國文明形成的關鍵證據,而且也為證實多元一體的中華五千年文明,概括出中華文明形成的標誌與特點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四川成都,還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對話——「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青銅對話」。
古蜀文明是長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代表,今年亦是三星堆大型商代祭祀坑發掘30周年的日子。
三星堆遺址的考古遺存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至春秋前期,有兩千年之久,反映了從原始社會的解體到文明的誕生、發展至衰落的全過程。
它的神像、面具、神樹都是對中原青銅文明的創新性吸納,是具有本土文化基因的長江流域居民,吸納中原青銅冶鑄技術之後,鑄造出的符合自己精神信仰、生活傳統與獨特審美的祭祀禮器。
來自黃河流域的司母辛鼎與來自長江流域的大禾人面紋方鼎、象紋大銅鐃出現在同一個對話場景中,確實可以說明中國青銅時代所達到的高度。
石破天驚
在2016年的考古發現中,不得不提的是湖北的石家河遺址。
它的面積約為120萬平方米,距今6500年即開始有人類居住生活,距今4300年左右達到鼎盛時期,是長江中游地區已知的,分布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而早在今年年初,石家河新出土玉器的消息就在網上廣泛流傳。
2016年,在譚家嶺遺址,考古人員又發現了面積20餘萬平方米的城址。
該城始築年代比此前考古揭示的年代提前至距今5000年左右,也處於中華文明形成的關鍵期。
而密集出土的虎形玉冠飾、玉虎、玉鷹、雙人連體頭像玉玦、羽冠持鉞人物像等,都顯示著它與中原文明千絲萬縷的聯繫。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認為,大量精美玉器的湧現、瓮棺葬的流行、龍山文化因素的增加,意味著當時出現了明顯的社會和文化轉型,南北文化認同在那時初步形成。
良渚文明衰落後,以石峁城址、陶寺城址、石家河城址為代表的大型中心聚落和城址的相繼出現,使文明又達到了新的高度。
此外,河南洛陽市發現的曹魏時期的高等級貴族墓葬,或許又將引發新一輪的關於墓主人的爭論;上海博物館發布的青龍鎮考古發掘成果,因為地標性建築隆平寺塔的塔基、塔底保存完整的地宮的發現,成為實證千年上海城鎮發展的寶貴資料;陝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被認為與文獻所記載的秦漢時期國家最高的祭天儀式有關,這也標誌著考古人一直探尋的雍城郊外的固定祭祀功能區「皇家祭天台」或許有了實證……
1926年10月,李濟與袁復禮來到距仰韶遺址不足100公里的山西夏縣西陰村,進行了中國學者自己主持的第一次考古發掘。
如今90年過去了,在考古的硬體方面我們確實已經飛速發展,翻天覆地;但在重建上古史方面,我們的進展依然是緩慢的;好在,每一步都是堅實的。
畢竟目前中國考古學揭示出的年代早於夏代的文明碰撞,稱得上是波瀾壯闊,雖然還缺少文字的說明,卻也雄辯地證明著文明的醞釀曾經如此充分飽滿。
4000多年前的四大古城考古發現強力揭示中華文明的誕生!
城址的出現、文字、金屬的使用等元素通常被定義為是衡量一個區域是否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而文明的產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自然地理條件看,全新世中期(距今7000-4000年),全球氣候溫暖...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公布:5800年前已有文明起源跡象
中華民族是什麼時候形成的?五千年的歷史是事實還是傳說?在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中,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學部主任王巍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做了主題報告。王巍介...
「中華文明探源」新成果 見證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
聚焦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這是國人對中華文明史的基本認知。然而,這個約定俗成的五千年文明究竟是事實還是傳說呢?10月22日,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在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
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時,中國人在做什麼?考古學家:在忙3件大事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文明的輝煌程度可謂首屈一指,特別是尼羅河流域100多座規模宏大的金字塔,數千年來都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觀。受金字塔的影響,許多人喜歡將古埃及文明和中華文明對比,並因此產...
孫周勇:石峁遺址,一座影響深遠的史前最大城址
前段時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簡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發布會上,提到了幾個重要的、距今5500—3500年的都邑性遺址,其中就有石峁遺址。石峁遺址,對於...
記者眼中的2016考古:與自己與世界對話的中國考古
原題:記者眼中的2016考古印象:與自己與世界對話的中國考古榮枯相代,彌見其新。年底,對於考古人來說,是忙碌並快樂的時候。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的田野匯報持續進行了兩天,全國各個省的文物考古部門也...
考古奧斯卡︱花落誰家:對2016十大考古發現評選的解讀
【編者按】始創於1990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被譽為「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會集中展示過去一年中國考古最新成果,也會呈現中國考古新理念、方法和技術。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
教科書要改了,專家說中華文明真的有5000年
在以往的認知中,我們都說中華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但囿於考古資料的限制,我們只能追溯到大概3000年左右,最近一項「探源工程」幫助我們證實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真的有5000年。「探源工程」起於...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一個中國之前的中國逐漸的清晰起來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是即夏商周斷代工程又一項由國家支持的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歷史和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從2001年提出至今,已經實施了有四個階段的研究工作,一個中國之前的中國也逐漸的清晰起來。...
臨汾陶寺探幽:帶給你的心靈震撼,他日開放定讓世界當驚
一直以為陶寺遺址只有一些夯土基礎顯示出來堯時期大概的房屋住址。近日有幸在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西考古隊的帶領介紹下,重新拜謁了陶寺遺址,心靈震撼,感觸頗深。
杭州良渚發現現存最早大壩 比大禹治水早千年
在杭州市區西北郊的餘杭區瓶窯鎮,有個名為石塢的小水塘。水塘邊有一座蓄水壩,連接了兩個小山頭,它是5000多年前所修建。像這樣的古老水壩,在當地有十多條,它們共同組成了一組巨大的水利系統。這是考古...
跨學科文化闡釋實證性考古學證據
石峁遺址的發現改變了學術界對新石器時代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認識。龍山時代至夏代早期是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時期。石峁遺址的發現不僅為以往出土的石峁文物年代、文化...
襄汾陶寺遺址考古實證,中華文明可上溯至距今5000年
提起中國,人們總會說「上下五千年」,但有著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究竟是如何起源的?是否有5000年之久?5月28日,「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 (簡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發布會」在國務院...
解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五千年中華文明得到實證
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燦如星河,綿延閃耀。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長河,發端於何時何處?延綿不絕的5000年傳承,經歷過怎樣的起承轉合?這些牽繫根脈的問題,曾讓一代代學者兀兀窮年、接續探索。28日,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