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為什麼叫中元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元節,即盂蘭盆節通常是在農曆的七月十四或者十五這一天,拿今年來說,公曆的2010年8月24日即是中元節。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中元節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

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

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

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

據說釋迦牟尼有個叫目連的弟子,其母雖然年輕漂亮,卻無嘉言懿行,愛財小氣,尤其仇視僧人,死後被打入惡鬼行列,目連按佛組指點,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準備百味五果,各種用具,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

佛祖有鑒於此,推而廣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恩情。

佛家盂蘭盆會的意義與儒家的孝道合拍,這一天則成為民間祭祀已逝父母及先人的鬼節。

二、中元節的習俗

1、七月半做普度

中元節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動雖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鯉城區地界即有三十六個鋪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舉行,買菜辦筵席、演戲酬神、請客飲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經耆老紳士公議,三十六個鋪境的普度,分別從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舉行,所以舊鯉城區在七月這一個月是無日不普,天天演戲酬神宴客,整個七月都在忙於做普度。

經過協商安排,七月初一日由後城做普度,以後各鋪境輪流。

直到七月三十日為止。

2、送羊節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

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

」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

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3、祀先祭祖

農曆七月十五日乃是傳統的中元節,也是祭祖祀先的重要節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中元節祭祖祀先活動一般在當天中午進行,家家備辦豐盛的菜餚酒飯,在各自的廳堂中的大八仙桌上擺滿24味全席,擺上七雙筷子、一壺酒七個爵杯,正中又擺上果盒饌盤,果盒一般為六稜柱型堅木雕刻花飾,饌盤也用堅木雕成長方形,上方六格,格中放了香菇、木耳、松菇、黃花菜、干筍絲和紅棗等六味素菜,俗稱「六味齋」。

前述東石玉記船行就為祭祖祀先特地打造一整套由白錫鑄成的筵碗、酒瓶爵杯等等祭器,以示對祭祖祀先之虔誠、重視。

筵席擺好,主人點了三條炷香,點了大紅雙燭、拈香跪拜如儀,請祖宗來享祭宴,並希保庇兒孫一家康健平安、家景發達等等,稍停方卜杯討得允准,才焚燒金銀冥幣,待金紙焚燒殆盡才可以撤筵。

4、放河燈

放河燈,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

晉西北的河曲縣城,緊臨黃河。

河道開闊,水流平緩。

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齊集黃河岸邊的戲台前廣場,競觀河燈。

各色彩燈順水漂移,小孩子緊盯著自家的燈能漂多遠。

老太婆嘴裡念念叨叨,不斷祈禱。

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

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5、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

將供品撒進田地。

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

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三、中元節的禁忌

1、夜晚12點後不要出門

這個不多說,大家都知道。

2、別剪指甲

據說鬼的都怕人身上的指甲角質類東西,如果剪掉他們怕的東西,他們就會欺負你了。

3、不要隨便拍別人肩膀

傳說:酉時就是17:00~19:00時,從靈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身上有三把火,分別在頭及兩個肩膀上,所以鬼月的時候最好不要隨便拍別人的頭及肩,以免熄掉他身上的火,讓好兄弟有機可乘。

4、不要游泳,潛泳一個瞢紮下去,可能就上不來了

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5、睡到半夜,不要起來小便或者四處張望

如果看到家裡有什麼東西,也不要慌張,裝作什麼都沒看到,然後繼續睡覺去。

6、午夜如果失眠了,千萬不要去看時鐘

可能看著看著時鐘,指針不動了,因為那時可能有什麼東西正在試圖將你趕出你的身體。

7、別說「鬼」字

中元節這天,據說鬼魂們會傾巢而出,尤其是寺廟和普渡法會的地方,往往是鬼魂最多的,而且中元節也不要亂說話,說不定鬼魂正從你的身邊經過呢。

8、別亂猜冥紙

路邊往往有燒紙的人,散落的冥紙不要亂踩,那是燒給鬼魂的錢財,往往會有鬼魂在幫撿拾,如果你踩到他們的東西,他們不高興也是很容易聯想到的。

9、忌半夜晾衣服

濕的衣服上會吸附游離的電波,半夜晾衣服就想是在設陷阱抓鬼魂,他不找你事兒找誰呢?

10、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

與鬼爭食,恐遭來厄運。

11、不可吹口哨

當心好兄弟喜歡你; 經過墳地時,口中要不斷默念「對不起,打擾了!」並保持肅穆不可吹口哨,以表示對好兄弟的尊重。

12、床頭不掛風鈴

因風鈴會招陰;也不玩碟仙 。

住家門口前別種容易卡陰的榕樹,另外屋子內也別亂掛風鈴,不玩碟仙、不上陰廟,這樣可以減少陰靈上身的可能。

13、地上的零錢及紅包袋,不要亂隨便撿起來

不要隨便撿起路邊的錢,因為這些錢可能是好兄弟們的,要不然這些就是冥婚招親用的。

14、別亂靠牆休息

沒事不要亂靠牆,因為好兄弟平時最喜歡依附在牆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鬼上身。

15、姓名勿直呼

晚上不要穿戴繡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另外最好避免連名帶姓的直呼別人名字,否則一旦給好兄弟聽到後,會趁機取走他的三魂六魄,同時若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時,也千萬不要立刻回頭或回應。

總之,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中元節的一些常識,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元節 民俗節日還是封建迷信?

中元節簡歷中文名:中元節別 稱:鬼節、七月半、盂蘭盆節節日時間:農曆七月十四日、七月十五日節日起源:祭祀節日意義:敬祖節日習俗:放河燈、祭祖、祀亡魂、焚紙錠等

七月十五話中元

中元節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中元節祭祀祖先要注意...

傳統節日中元節,你了解多少?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民間傳統節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農曆七月十四日。此時一些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農作物祭供,向祖先報告秋天...

歲時節日:中元節

2017年9月5日,農曆七月十五,道家稱之為中元節。「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主要是祭祀祖先,在民間又稱「鬼節」。佛教傳入後因盂蘭盆會又稱盂蘭盆節,盂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枝上的蝙...

七月初七是鬼節嗎

在民間有著這樣的一個傳統節日,那就是鬼節,每一年的鬼節都是農曆的七月十五。傳說七月初七是閻王大開鬼門,冥間鬼魂回到人間的時間,初七開始民間開始進行祭祀鬼魂活動,一直持續到七月十五關鬼門。二、中元...

中元節:對於「鬼」,你了解多少?

今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鬼節」。自古以來,對於談「鬼」色變的百姓們來說,中元節註定是個有諸多忌諱的日子。比如不能回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中間……但除了這些忌諱,你知道中元節究竟...

中元節的傳說大揭秘

中元節的傳說農曆的七月十五,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還是佛教的「盂蘭盆節」,「儒、道、釋」三家「各取所需」,實現了「三教一體」和「三流合一」。關於中元節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