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甲骨文造假內幕,造假「天才」隻字不識,竟騙倒一眾國內外專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說鑽木取火,使人類告別茹毛飲血的野蠻歲月。

那麼,文字的出現也標誌著人類真正踏入文明。

甲骨文,是我國已知的最早的文明符號,也是中華文明最佳的證明。

作為20世紀最重大的考古成就之一,甲骨文無疑是國之瑰寶。

然而作為文明最佳證明的甲骨文,如細細追查這背後詳實,才發現這裡面還裹挾著一場文明的災難。

各種愚昧、貪婪、奸詐匯成的這齣荒誕鬧劇,給考古造成的損失,不可計量無可挽回。

甲骨文12生肖

甲骨文的發現,不但使民間進入全民尋寶階段,更是開啟了一段甲骨文造假傳奇。

有的人一字不識,「自創」的甲骨文,竟然還能瞞天過海,愚弄著大眾。

...

這些甲骨文的造假傳奇,還得從發現甲骨文的始末說起。

1899年(清朝光緒二十五年),是我國考古研究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因為甲骨文的發現,使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大步向前推進,揭開了上古文字研究的新紀元。

關於甲骨文的面世,最關鍵人物是一位常年被瘧疾纏身的清朝官員——王懿榮。

王懿榮

當時,中醫認為「龍骨」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

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描述,「龍骨」是古代哺乳類動物的化石,有治療潰瘍久不收口消炎生肌的奇特療效。

因為瘧疾症狀之一,就是口唇、鼻和兩耳常見單純皰疹。

所以老中醫為王懿榮開的中藥里,有一味即為「龍骨」。

一日,王懿榮家人從達仁堂藥店抓藥回來,把藥遞給他看。

打開藥包,他發現這些「龍骨」碎片上,竟還鐫有些奇異的紋絡。

王懿榮是大清國子監祭酒(大概像國立大學校長),「性嗜古」,對古代歷史頗有研究。

有著敏銳考古嗅覺的他,覺得這裡面肯定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史。

王懿榮當即派人折返藥店,求購「龍骨」。

只要帶有「圖案」的「龍骨」,通通買下。

此外,他還向藥店老闆打聽「龍骨」是從哪進貨的,並叮囑藥店老闆,下次如這位神秘進貨商再來,務必邀至府上詳談。

甲骨功臣王懿榮

不到一年,王懿榮便購得骨甲約1500片。

他翻看史料典籍,仔細端詳「龍骨」上的刻畫,並初步斷定這是殷商時期的文字。

他最先認出的,便是「日、月、山、水」等幾個字。

所以因「病」得「福」的王懿榮,也被公認為「甲骨文之父」。

其實從古物中獲得歷史信息還尚算有章可循,但難就難在獲取文物的這個過程。

因為這其中實在摻雜了太多因利慾薰心而誕生的荒誕鬧劇。

其實關於甲骨文,還有另一位「甲骨文之父」。

不過與王懿榮不一樣的是,這位「甲骨文之父」,還有另一個身份——「甲骨文造假之父」。

他就是上面給藥店老闆供「有字龍骨」的神秘進貨商——范春清。

中藥「龍骨」

范春清是山東濰縣的一位古董商,雖生在農家卻偏愛古董。

所以他乾脆變賣祖傳田地,在濰縣城開了一間古董店鋪。

一次,他到河南省安陽縣的小屯村收青銅器,但未能如願。

然而,臨走時范春清竟發現當地人都在揮鍬弄鎬,在地上翻刨。

出土的大塊龍骨

走近一看,原來這些農民是在挖藥材「龍骨」。

這些「龍骨」被挖出來也被分成兩撥,一撥是上等品,一撥則是有瑕疵的次品。

然而,范春清注意到,這哪是次品「龍骨」啊,這上面的瑕疵分明是某種「符號」

雖說不知其所以然,但倒騰了多年古董的范春清還是意識到,這或許能賣個好價格。

地里的甲骨

於是范春清便購買了四五十片的「次品龍骨」,準備來日拿到京城去討個好價格。

然而來到京城後,大部分的店主都這些龍骨毫無興趣。

無奈之下,這些龍骨最後還是以藥材的形式,落入到達仁堂藥店。

這才被王懿榮抓藥抓到,正式成為文物古玩。

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的發現始於用作中藥的「龍骨」。

所以,當時的藥鋪老闆對沒有文字的「龍骨」一概全收,價格也高。

但是有刻痕的「龍骨」,則會被視為殘損拒收。

所以為了賣個好價格,大多農民在撿到有字龍骨時,都會將其表面文字刮掉。

安陽小屯村殷墟遺址內的一處甲骨窟穴(復原)

由此看來,是范春青結束了那個毀壞有字甲骨、用作入藥的愚昧年代。

如果故事就這樣結束,范春清或許還是發現甲骨文的一大功臣。

但之後的事情,也因為他商人的身份,使事情變得錯綜複雜。

...

龍骨當藥材賣,一斤僅換6文,而作為甲骨賣則是2兩銀子高價。

范春清以高價賣給了王懿榮甲骨無數,但就是對甲骨出產地三緘其口。

為了做「獨市生意」,一直以來都是由王懿榮出錢,范春清去河南安陽小屯村收骨交貨。

安陽殷墟博物館

就算後來王懿榮以重金收購甲骨之事傳開,范春清被逼得沒辦法也只是放了個煙霧彈。

他慌稱甲骨的出土地為湯陰縣,其實真正出土地為安陽縣。

不但是王懿榮、劉鶚等最初一批甲骨大師被忽悠了,就連日本人都被騙得團團轉。

那時,最早一批研究甲骨文的日本專家,全都認為甲骨產自「湯陰」。

日本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學者林泰輔所著

1908年,距離范春清隱瞞甲骨出土地已有9年,這才由有「中國近代考古學奠基人」之稱的羅振玉查個水落石出。

面對狡詐的范春清,羅振玉也用了更加狡猾的手段——酒色手段。

酒」,即是把范春清灌醉,誘使其說出甲骨出土地。

「色」,即是買通男僕,去勾引古董商的老婆,撬開女人之口搜集情報。

羅振玉

在羅振玉的略施小計下,世人才終於第一次知道甲骨的真正出土地,為河南安陽小屯村。

不過,不能做獨市生意的范春清還是有其他方法賺大錢,那就是——造假。

...

甲骨畢竟有限,而帶字的甲骨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在日益短缺的甲骨中,范春清也動了賊心,走上偽造甲骨之路。

他首先大批量的購進無字甲骨,再花錢聘請高手在甲骨上刻字。

最後將其埋在泥土裡一段時間,做舊後再摻雜在一些帶字的真甲骨中,以高價售出。

甲骨文才興起幾年,市場上也沒有出現過贗品,所以幾乎沒有人想到還有甲骨造假這回事。

高明的手段,再加上當時的環境,范春清再一次血賺。

流落海外的甲骨

范春清自己造假也就算了,他開啟的甲骨造假也被大家紛紛效仿。

那個年代,還沒有「碳14」檢測等方法來確定甲骨的年齡。

所以,這些看上去以假亂真的假貨,也使甲骨市場也一度陷入混亂。

「碳14」檢測確定年代的原理是:地球上的生物活體中都含有碳14,當生物體死亡後,失去新陳代謝作用,不再攝入新的碳14,生物體內固有的「碳14」不斷發生放射性衰變,並按固定的半衰期衰變速度減少,而且是不能用人工方法來改變其衰變狀態的,其衰變狀態與時間成比例,相當於此生物體內的一個計時鐘。

很快,這陣造假妖風,就刮到了甲骨原出土地安陽。

在這人傑地靈的安陽小屯村,也出了一位甲骨造假奇才,名叫藍葆光。

他自幼染上抽大煙的惡習,完全不務正業。

當時他知道甲骨行情一片大好,一個字就能賣出二兩銀子的好價格。

想著讓他魂牽夢繞的大煙,藍葆光動心了。

帶著嘗試的心態,他把一些偽造的假甲骨,賣給了當地名氣頗大的尊古齋古玩店。

沒想到,這竟然能把精明的店主給騙過去。

嘗到甜頭後的藍葆光,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走上更專業的造假之路。

起初,他也像范春清一樣,買來無字甲骨刻上文字卜辭。

又或是在已有文字的甲骨上加刻文字,以增加字數謀得高價(當時市價是按骨甲字數多少計算的)。

後來,連用來造假的無字真骨甲都所剩無幾,藍葆光才又將目光瞄向了技術要求更高的「全新甲骨」。

他不再用舊骨新刻,而是找來各種新鮮的牛骨、大龜板,用煙燻火燎等各種方法做舊,再作偽刻。

即使這樣,藍葆光的這種做法還是能騙過不少收藏家。

現在可見的大塊甲骨基本都為清朝偽刻的贗品

說來奇怪,藍葆光偽刻了這麼多年的甲骨文,竟一字都不識。

他只是從各種關於甲骨文的書籍中,順手拈來一些文字,亂臨摹一通。

但又因其造假手藝極高,若是不懂甲骨文字,都無法辨真偽。

很快,藍葆光的這門「手藝」被傳得街知巷聞,大批的黑心古董商竟還主動上門求購。

就這樣,大批的假甲骨就被販賣到了全國各地,真正實現了一人造假,全行業「受益」。

加拿大傳教士明義士,一生搜集甲骨多達50000片,比當時收藏甲骨最多的羅振玉還要多20000片

假甲骨的受騙者中,最出名的莫過於這位「國際人士」,加拿大傳教士明義士

他聽說甲骨的秘密後,曾多次前往安陽搶購,收到甲骨後當寶貝似的小心翼翼地藏在箱子中。

但是過了段時間,存放箱子的房間裡竟發出陣陣惡臭。

他這才知道,自己新收購來的甲骨其實是由新骨頭偽刻的,或許就是藍葆光的「傑作」。

明義士著的《甲骨卜辭》

范春清和藍葆光等人的甲骨文造假,引起的嚴重影響還不單局限於古董行業。

這些偽造的甲骨,還為歷史上攻擊甲骨文存在的一派,增添了口實。

國學泰斗章太炎

如章太炎在他的《國故論衡》和《理惑論》中,就徹底懷疑以及全盤否定甲骨文的存在。

即使是現在,網上還流傳著一篇文章《甲骨文,中國學術界的一次集體造假盛宴?》,從根本去質疑甲骨文的真實性,實在可悲。

考古學者在室內挖掘甲骨的照片

由范春清帶頭、藍葆光發揚光大的甲骨造假之風,現在依然給考古界帶來了麻煩無限。

專家在艱難地辨認文字的同時,還要非常小心的辨別真偽。

這些畸形產物,甚至還催生了一門畸形的學科叫甲骨辨偽,由此可見其阻力之大。

雖說到了現代,鑑定文物真假也有了更多科學的手段。

但只要貪婪本性不變,造假手段還是會層出不窮,繼續愚弄和嘲諷著人類文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甲骨文的發現是一種巧合嗎

甲骨文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文字,距現在有四千多年了,一開始古文字學界並不認為它們,那麼它們是怎麼被發現的呢?這還得從一個巧事兒說起。

甲骨文的神秘詛咒:研究者竟相繼離奇死亡

說到甲骨文,不能不提王懿榮。王懿榮是大清國子監祭酒,也是享譽北京城的著名金石學家。1899年的秋天,王懿榮的一場瘧疾,改變了甲骨文被病人吃掉的命運。其時,年過半百的王懿榮身患瘧疾,京城一位老中醫...

經典故事 — 龜甲獸骨上的天書

19世紀末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迄今已有100餘年,經過數代學人的鑽研探索,蔚然形成了舉世矚目的甲骨之學。存世的15.4萬片有字甲骨,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熠熠生輝的奪目之寶。有關甲骨文的發現,坊間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