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新考古發現動搖了人們對歷史的認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曾、隨一國或是兩國之謎, 據新華社武漢(2014年)10月21日專電「通過近幾年在隨州境內的文物考古發掘整理,我們接連發現了幾段重要銘文,其中曾侯璵編鐘上的180多字的銘文清楚表明曾、隨是同一個國家,破解了困擾史學界36年的『曾隨之謎』。
-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65件編鐘中有一鎛鍾,銘文上說楚王曾經被曾國所救,
馬王堆漢墓有醫書,解釋了「七損八益」。
該句歷代注家都不是很明白,然後就各種解釋發揮,結果墓里的書打開一看,原來說的是房中術。
文獻作者:傅麗元
3.竹書紀年和西晉的考古,把「上古禪讓制度」的歷史定位又極大否定了。
3.睡虎地秦簡,記載范睢被判死刑,不像司馬遷說的那樣跑路了。
4.戰國縱橫家書,推翻了司馬遷筆下的蘇秦形象,蘇秦的能力係數暴漲了一大截。
5.紅山的蚌殼龍,推翻了龍是一個想像組合圖騰的說法,六千年前的龍,就那樣子,四條腿,長身子,沒啥變化。
6.北大漢簡:始皇帝本來就是傳位給胡亥的。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簡稱北大漢簡),竹質墨跡,書體為隸書。
北大漢簡共編號3346個,其中包含完整簡和殘斷簡,完整簡1600餘枚。
《趙正書》中立胡亥繼位的一段文字
7.黃帝四經,顛覆性地闡述了黃老之(哲)學。
黃老之學是除老莊學派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學派思想尚陽重剛,黃老之學產生於中國戰國時代(約公元前5-3世紀)的哲學、政治思想流派。
該流派尊傳說中的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
8.殷商甲骨文,裡面有很多商人調集其他諸侯圍攻周人,或者命令周人攻擊其他諸侯的記載。
9.石峁遺址:龍山晚期到夏早期的特大城市,居然在神木。
10.曹操墓,魏武王常所用頭蓋骨。
11.復旦大學分子人類學小組:曹操既不是夏侯氏的後代,也不是曹參的後代。
12. 傳說中的周王陵 考古證實為秦王墓,在咸陽市城北6公里處,有南北兩座古墓,傳說南為周文王之陵,北為周武王之陵。
考古結果證明傳說有誤,周陵其實是戰國晚期的秦王陵墓。
13、尼雅可能不是「尼壤城」: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認為尼雅遺址就是唐代的尼壤城,是根據文獻記錄推斷而出的,人們也一直信服。
但從近期尼雅出土和採集的大量文物來看,幾乎都屬於東漢魏晉時期流行的文物,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晚至唐代。
實物證明,尼雅遺址的時代在東漢魏晉時期,而且約四五世紀廢棄後再無人居住。
14、孫子和孫臏是兩個人:在《孫臏兵法》出土之前,史學界總有一個觀點認為孫臏和孫子可能是同一個人。
查看一些史書記載,並無孫臏的任何作品,有部分觀點甚至認為《孫臏兵法》就是《孫子兵法》。
歷史也總是出乎人們的意料,這種觀點在《孫臏兵法》出土後,從而確定了孫子和孫臏是兩個人,當然,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也是兩本不同的書籍。
出土的漢簡內容包括了《孫子兵法 》和《 孫臏兵法 》
15、阿房宮是爛尾樓?歷史上曾記載,阿房宮是被項羽所燒。
但是根據考古發現,阿房宮的夯土層上根本找不到被火燒的紅土,這也就意味著阿房宮根本沒有被火燒的考古學證據。
考古隊通過收集各方面材料,更多證明了阿房宮其實是一個爛尾樓,自然也不存在火燒一說。
16、造紙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蔡倫發明造紙術是不少人心中固有的認識。
但通過考古發現,原來在比蔡倫早幾百年就有了紙,世界上最早的紙就出土於西安的灞橋,被稱為灞橋紙。
準確來講,東漢時期的蔡倫其實是改進了造紙術,但不能說是第一發明者,蔡倫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來造紙,讓造紙更容易操作。
17、史書記載,花生是明代從南美洲傳入中國的。
但最新的考古發現改變了這一觀點。
漢陽陵陪葬坑出土的花生,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花生,它把我國花生出現的歷史提前了1500多年,也將我國花生的歷史由明代提前到西漢時期。
還有後續案例待整理補充···
臨沂文化——臨沂出土文物之銀雀山漢墓竹簡
1972年4月10日上午,臨沂文物組工作人員接到群眾報告,說在臨沂地區衛生局基建工地上發現了一座古墓。基建工地位於市區南部的一座名為銀雀山的山崗上,這裡原是一處漢代墓地。於是有關工作人員迅速趕到...
山東古墓挖掘一物,考古專家一看驚呆了:2000年了,終於找到了
戰爭歷來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事件,談到戰爭自然是數都數不過來了,戰爭就需要戰術兵法,說到兵書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想到的只有它們了,《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
有哪些考古發現顛覆了人們以前的認知? |萊茵在線電商Lyooe
關注微信公眾號"萊茵在線",或者搜索"Lyooezx"獲取更多相關內容根據看到的一些資料,被考古發現顛覆的人們以前認知的歷史事件主要有下幾個。 一、孫武和孫臏、《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長期以...
曾被認為只是個傳說,一出土令世人震撼
小編這次所講的是一部傳奇兵書的傳奇故事。它成書於兩千年前,卻一直被認為只是一個傳說而已,直到公元1972年出土了它的竹簡,困惑史學界千餘年的迷霧方才豁然而開。這部兵書就是《孫臏兵法》!
銀雀山漢墓簡牘研究及保護整理
內容摘要:1974年成立了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組,首先進行《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兩部兵書的整理和研究工作。1975年,「銀雀山漢簡整理小組」編纂出版了大字線裝本《銀雀山漢墓竹簡[壹]》,收有...
《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一回事嗎?銀雀山出土的竹簡告訴你
孫臏,戰國中期齊國人,系兵家先祖孫武的後世子孫,生死年代已不可考,活動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大約與商鞅、孟子同期。孫臏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魏國大將龐...
「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發現」之一——「銀雀山」漢墓漢簡
1972年4月10日,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但是,在研究兵法的學者和考古專家的眼中,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重要日子,因為這一天在銀雀山發掘了銀雀山漢墓,並出土了大量國寶級文物,也釋解了一樁千年懸案。山...
那些「毀三觀」的考古發現
考古,是什麼?很多人說是挖寶,但在考古學者眼中,考古是現代人通過科學研究對古代故事的情景復原活動,通過考古,還歷史以真實。考古不僅能發現我們完全不知道的歷史,更能讓史書記載的東西得以驗證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