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年前人類就開始種植水稻了,是真是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今天的我們應該很難想像的到人類最早時期的生活情景,位於浦江縣黃宅鎮渠南村的浦江上山考古遺址公園讓我們可以了解到10000萬年前的上山文化,這是遠古以來從未提及的一段史前文明,更是發現了人類最早的栽培稻遺存。

上山考古遺址公園位於錢塘江支流浦陽江上游的浦江縣黃宅鎮境內,面積2萬多平方米,已經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已出土的文物中,有約80多件陶器,大多數器形為大口盆。

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盤等珍貴物品。

上山遺址代表了更為原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2006年,這種被稱之為「上山文化」。

上山考古遺址公園分為AB兩個展館,及陳列布展,稻作文化體驗區。

雖然展館面積不是很大,但是足以讓人們了解到最早人類的故事及其稻作農業景觀。

而這裡也是現在眾多遊客來到浦江必去的景點之一。

上山遺址的發現將長江中下游栽培稻的歷史上溯至9000—11000年前,證明上山遺址所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世界稻作農業的起源地之一,為世界稻作農業的起源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而木構建築遺蹟的發現也證明了上山人已經進入較為穩定的農業定居生活階段。

在這裡的浙江省地圖上,在很多本地市級周邊都有發現的遺址,但是上山遺址的發現相比其他的遺址歷史更加久遠,發現的及存在的價值更高。

在上山文化遺址群內普遍發現稻作遺存,包括浮選出土的炭化稻米和稻穀小穗軸,陶器製作坯土羼合料中摻入的大量稻殼,紅燒土塊中包含的炭化稻殼,文化堆積中提取的稻穀植矽體等等。

10年來,通過對出土的各種稻遺存形態特徵的綜合研究發現,上山古稻已經出現了馴化特徵。

在2001年2月至5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浦江博物館在此進行了考古發掘,在一個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土丘上清理了相當於良渚文化中期的古墓44座,這些墓葬的墓向,葬具,葬俗,隨葬品組合上具有共同的特徵,為一個氏族公共墓地,距今約4500年。

在上山遺址出土的夾碳陶片的表面,發現較多的稻殼印痕,胎土中夾雜大量的稻殼。

對陶片取樣進行植物矽酸體分析顯示,這是經過人類選擇的早期栽培稻。

這一結論表明,上山遺址是迄今發現的,保存豐富栽培稻遺存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這證明了上山遺址所在的長江下游地區是世界稻作農業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中國迄今發現的萬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以洞穴,山地遺址類型為主,而浦江的上山遺址位於浙中盆地,四周平坦開闊。

這是人類早期定居生活的一種全新選擇。

遺址發現了結構比較完整的木構建築基址,這反映了長江下游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定居生活發生,發展中的優勢地位。

當初河姆渡遺址出土7000年的人工栽培的水稻,曾將世界稻作農業起源的研究熱點引到長江下游地區,而上山遺址又將這一記錄提前了3000多年。

上山遺址的發現是中國早期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將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類文明發展史大大推前,也進一步證實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

在這裡對於上山文化可以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之外,還能夠通過多媒體設備構建的虛擬場景,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萬年前的上山人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的真實面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上山文化遺址群 中國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浙江的新石器文明起源在哪裡?熟悉考古的讀者可能都知道,是位於浦江縣境內的上山遺址,其年代從距今11400年一直延續到8600年,是長江下游及東南沿海地區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

河南舞陽賈湖文化,燦爛中原文化!

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始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初,保護區面積5.5萬平方米,是一處規模較大、保存完整、文化積澱極為豐厚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賈湖遺址呈近圓形,...

玉蟾岩,「蛤蟆洞」

玉蟾岩遺址,位於湖南道州壽雁鎮玉蟾岩,俗稱「蛤蟆洞」,又被譽為「天下谷源、人間陶本」。洞穴西北方向有個開口,洞口有石刻「玉蟾岩」。

距今一萬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穀——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是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餘姚市的河姆渡鎮金吾廟村首先發現,故命名為河姆渡遺址。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

稻作農業起源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浙江浦江召開

原題:「上山文化」命名十周年暨稻作農業起源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浙江浦江召開 11月22日上午,由中國考古學會、浙江省文物局、浦江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