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曆七月初一 那些關於「七月為鬼月」的傳說你知道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七」,在中國的數字當中,是一個奇數:七巧、七星、七彩、七律;而七巧又稱「乞巧」也稱七夕節,為七月初七,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民間傳說陰曆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

古俗在這天晚上,中國女孩們要穿針乞巧。

鵲橋相會歌頌了中國勞動人民忠貞不渝的愛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

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基督教也有「七天創造宇宙」之說,甚至七天一周,每周日要上教堂做禮拜一次;在佛教里則有禪七、凈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無限的意思——「七」是一個變化無窮、蘊涵無盡的數字。

然而,長久以來,中國的七月一直被認為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

因為以訛傳訛,於是把七月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門、不可開刀、不可結婚、不可購屋、不可搬家等等;民間的七月,仿佛「鬼影幢幢」。

其實在佛教里,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

所謂佛歡喜日,源自於佛世時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來臨,所有僧侶皆不外出托缽,只在山中林間打坐經行,專心修持,此稱為「結夏安居」。

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到了七月十五日這天,也就是安居結束之日,所有僧眾一一把自己的修行體悟向佛陀報告,等待佛陀的印可,這一天就叫做「僧自恣日」,又稱「佛歡喜日」。

從古到今,每逢七月,一般寺廟大都會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而信徒則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所以佛光山一直提倡七月是乃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功德月」「報恩月」「孝道月」「福田月」「僧伽月」。

經過長期的倡導,現在社會大眾已能普遍認同,並且接受七月為「孝道月」的觀念,甚至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會長吳伯雄先生更提倡七月為「慈悲月」。

七月其實不就是一年十二個月當中的一個月份嗎?相傳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一會的日期;美國的國慶日也在七月,甚至全世界的名人當中,七月出生的更是不計其數。

現在的學校大都在七月舉行畢業典禮,聯考發榜也是在七月;即使是中元普渡或盂蘭盆法會,也是慈悲救濟的意思。

七月到底有什麼不好?為什麼大家要醜化七月呢?

七,本來是一個好的數字,但因民間牽強附會,大家七嘴八舌,搞得一般社會大眾到了七月倒反而「七上八下」,認為諸事不宜。

其實,佛教講「日日是好日,月月是好月」,應該在七月成辦的事什麼都可以去做,實在不必為了無稽之談而自亂生活步調,甚至因為疑神疑鬼而徒讓心靈蒙上陰影,何苦來哉呢?

盂蘭盆節的由來

盂蘭本意「倒懸」。

盆為「救器」。

盂蘭盆節緣於佛經故事《目蓮救母》。

目蓮是指當年釋迦牟尼佛的一個弟子大目犍蓮。

他是個很了不起的大孝子,他在修證佛法的過程中開發出了智慧和身體的潛能,有「神通第一」的美稱(即有了特異功能),能夠用「天眼」觀察世界。

他發現自己過世的母親一直在地獄裡吃苦,卻無力救贖。

便在釋迦牟尼佛跟前悲泣和求法,佛便告訴他,須集天下佛弟子的慈悲和智慧功德的和合之力,感召他母親回心向善才行。

這等於是說,神通改變不了因果業力。

一個人不從凈化心識上下功夫,就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

只有凈化心識才能轉化業力和改良因果。

佛教導目犍連:「農曆七月十五日那天,僧眾經過三個月的結夏安居,很多人戒、定、慧具足,得道證果,福德很大,你要用最虔誠的心來供僧;結合這麼多人的心力為你母親祈福,你母親就可以脫離餓鬼道了!」

於是,在七月十五日的解夏之時,目犍連尊者以最虔誠的心供養佛、法、僧三寶,為母親超度回向,藉此僧眾的功德力,地獄的刑具當下平息,許多餓鬼道的眾生也因這分福德而解脫得救。

目犍連尊者的孝行流傳在人間,後代佛教徒因此於每年此時舉行盂蘭盆會,供養三寶以報父母恩,所以七月也是佛教的孝親報恩月。

當時佛陀也由於這個因緣,而講了一部《盂蘭盆經》。

由此可知,七月十五日,能設齋供佛及僧,其功德真能超薦七世父母之罪業。

靈佛網全體員工請大家在這報恩月,多做善事、說好話、辦好事、誦經、念佛、供燈…… 將一切善法之功德回向給我們的父母, 以報現世及累世父母恩德。

阿彌陀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農曆七月來了,如何安穩度過這個「鬼月」?

這周,我們進入了農曆七月。眾所周知,農曆七月十五是民間傳說中的鬼節,大概是因為在民間人們通常在七月初一到十五這半月的時間裡給先人燒紙錢和祭祀,這種人魂對話的氣氛,使得人們產生了鬼的節日傳說。但其...

恭迎農曆七月,孝親報恩佛歡喜

今日是農曆七月的第一天,很多人認為這是諸事不宜的鬼月。佛教沒有鬼月的說法,佛教認為農曆七月其實是吉祥月、歡喜月、感恩月和孝道月。從古到今,每逢七月十五,寺院大都會啟建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而信徒則...

七月十五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 (2018年8月25日)盂蘭盆節(佛歡喜日)多做功德、吃素念經、戒殺戒淫、禮佛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