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諾亞方舟 --寫在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成立三十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光明網12-04 11:06顯示圖片
文明的諾亞方舟
——寫在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成立三十年
國家圖書館縮微文獻閱覽室內景
縮微中心工作人員在為讀者講解閱讀器使用方法
貴州省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檢查膠片
美國國會圖書館送給國立北平圖書館的善本圖書縮微膠片,現藏於縮微中心國家母片庫。
縮微膠捲
莊 建
劉丁軍又一次來到國圖,徜徉在縮微膠片之海。
在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縮微課程的他,對這裡再熟悉不過了。
這一次,他要找尋一份上世紀50年代的報紙,於是徑直奔到這裡。
他心裡清楚,找原件困難,但縮微閱覽一定沒問題。
果然,他如願以償。
「縮微膠片保存時間長,穩定,使用不受那麼多限制。
即便停電,所有數字資源無法正常使用,縮微膠片也可以使用放大鏡或用肉眼直接觀看。
如今,很多過去的報紙、書籍已不再提供閱覽,也無相關數字影像,縮微品閱讀,大大補充了研究資料。
」
劉丁軍說出的是縮微品使用者共同的感受。
1985年,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以下簡稱縮微中心)成立,從此掀開了在全國圖書館系統內利用縮微技術對文獻進行再生性保護的序幕。
30年來,縮微工作者寄甘苦在鏡頭前,注心血於膠片內,成功搶救珍貴文獻近15萬種,並開發、拓展多項衍生業務,將浩瀚的中國珍貴文化遺產載上文明的諾亞方舟。
歲月無法遮蔽回望的目光
1839年,英國光學家約翰·丹瑟於曼徹斯特實驗室中,將攝影技術與顯微鏡結合使用,採用銀板照相法,將邊長20英寸的文件攝製成1/8英寸的縮微品。
當時的他不會想到,由此發端的縮微技術將為人類文明進程做出怎樣的貢獻。
世界上最早進行有組織的縮微攝影,是法國攝影師達格龍。
1870年普法戰爭中,他成功地利用縮微技術傳遞了11.5萬封信件。
上世紀初,日漸成熟的縮微技術開始在珍貴文獻保護與出版中使用。
在這一領域,中國並不是姍姍來遲者。
30年代,王重民、向達等學者遠赴英、法等國,拍攝並帶回千餘種敦煌遺書照片,入藏國立北平圖書館,使國人首次一睹這批敦煌經卷的容顏,此時,距這些經卷被斯坦因、伯希和劫掠已經過去了20餘年。
1936年,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擬在我國國立北平圖書館和美國國會圖書館各設一台縮微攝影機,國立北平圖書館拍攝館藏善本書,美國國會圖書館拍攝最新科技書刊,兩館交換各自拍攝的縮微品。
此時,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戰火已在中國大地上蔓延,因戰局緊張,縮微設備只得暫時安裝在北平協和醫院。
但傾國之下安有完卵,戰亂中,這套設備只拍攝了一部分醫學類善本書,就於1940年被日軍掠走。
1943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將國立北平圖書館運到美國的館藏善本書攝製成縮微膠片,歸還國立北平圖書館。
1948年,北京圖書館購入一套美國產縮微攝影設備。
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用這套設備開始有規模的複製珍貴文獻。
但在全國範圍內,縮微技術並未普及。
「我們利用新中國成立前遺留下來的縮微設備,沒有洗片機就用沖洗罐來沖洗30.5米長的膠捲,利用舊車庫做車間。
就是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開始拍攝館藏的善本書、報刊、手稿等,還接待讀者,隨時拍攝讀者需要的各種書刊資料。
」 那些留在老館員黃煥霖記憶中的往事,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
1957年,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將英藏敦煌寫本的縮微膠片與北京圖書館藏敦煌寫本的縮微膠片進行交換。
1979年,法國巴黎圖書館也與北京圖書館互換館藏敦煌遺書膠片……
在我國縮微複製事業蹣跚前行的同時,縮微技術在世界一些已開發國家卻深受青睞,成為各國圖書館保護珍貴文獻時的首選,被廣泛應用。
一位學者的卓識與情懷
1982年7月,山東曲阜暑熱難耐。
在孔府檔案館查閱檔案的著名學者任繼愈的心情喜憂參半。
老先生因查閱檔案「收穫不少」而喜。
「曲阜孔廟保存著從明清兩代直到民國時期的一批完整的檔案材料,總數不下二十萬件。
內容包括政治、社會、哲學、宗教、宗法制度許多方面。
這批檔案材料不僅詳盡地記錄了孔府的歷史沿革,同時也反映了明清和民國時期的整個社會狀況。
由於它是連續幾百年記錄下來的第一手材料,其史料價值極高,是我國文化的一個寶藏。
」憂則源自這些寶藏的損毀嚴重:「天下只此一份孤本,一旦損失,將無法彌補。
我們這一代如未能充分利用它,也沒有保存好,就會犯歷史性的錯誤。
」
似乎是聽到了珍貴文獻在塵封蟲咬摧殘下的呻吟,返京後,任老即以學者的責任心、哲人的卓識,致信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胡喬木,建議採用縮微攝影技術對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進行搶救。
當月,胡喬木對任先生的建議給予批示,並指示相關部委從速辦理。
積蓄已久的激情如火山噴發,搶救祖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時不我待,新中國以縮微技術大規模進行文獻保護由此啟動,出發的步履急急又匆匆。
1983年4月,由文化部組織的北京縮微攝影技術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就圖書館文獻搶救工作的組織機構、管理辦法及人員培訓進行可行性研究。
5個月後,文化部公共圖書館縮微攝影技術工作座談會在成都召開,北京圖書館及上海、四川、重慶、遼寧、吉林、南京、山東、山西、湖南、廣東11家省市圖書館成為第一批縮微拍攝館。
1984年3月,文化部先後組織兩個考察團赴日本考察縮微攝影技術及設備。
僅僅3個月後,文化部在北京舉辦縮微攝影技術培訓班。
1985年1月,文化部圖書館事業管理局在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工作會議,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成立。
「雜役」打響「赤臂之戰」
20世紀80年代初的圖書館對古籍的保護基本上沿用老祖宗的辦法,以修補為主,條件好的有專門的庫房,用樟木箱或樟木櫃放置古籍,條件差的則任其自生自滅。
當時圖書館比較現代化的設備就是打字機、油印機,連複印機都很罕見,用現代技術保存和保護古籍還停留在文獻中。
而此時中央提出以縮微複製的方式保存和利用古籍無疑為圖書館引進現代技術設備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如果不抓住,圖書館的現代化還將推遲若干年。
「當紙質文獻資料逐步損壞不斷滅絕之後,子孫後代一定會深深感到我們保留下來的這批縮微遺產是多麼珍貴,我們現在所做的工作是多麼重要。
」國家圖書館館員邊維華的話發自肺腑。
「今天,我們感嘆我們的祖先給後人留下了如此珍貴如此豐厚的文化遺產,為現在的人們了解、研究我們民族的發展歷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窗口。
而多少世紀後,我們的後人在感嘆古籍文獻已成為歷史文物,可望而不可即之餘,亦會慶幸他們的祖先同樣為他們留下了一份豐厚的遺產——珍貴文獻的縮微品。
他們也會感謝當初做出利用縮微保護與保存文獻的決策者以及為這項『流傳萬世的事業』奉獻一生的人們。
」正是秉持和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原主任李健一樣的信念,一代又一代縮微工作者孜孜矻矻貢獻著心血與智慧。
事業初創的日子令人難忘。
「每個縮微工作者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都有一串串說不完的故事。
外出補缺的艱難與勞頓自不必說,縮微品製作過程中的每一個工序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
資料整理除清點、著錄、編卷外,破損要修補,折皺要熨平,合訂本要拆裝,大量的書刊資料上架下架,取、還、運送等雜務勞動都要干,因此資料整理工作被風趣地稱為『雜役』。
夏季一到,有時拍照間室溫超過30度,小伙子們只好赤膊上陣,戲稱『赤臂之戰』。
拷貝工作需暗室操作,工作間面積小且全封閉,空氣不能流通,稱之為『關禁閉』。
他們寧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繼續干『雜役』『關禁閉』,津津樂道於『赤臂之戰』。
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也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沒有憤世嫉俗的牢騷,也沒有自怨自艾的嘆息,然而他們所做出的貢獻令人欽佩,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為縮微搶救貢獻了壯年時光的邊維華,為我們描繪出了草創時期的歲月。
為珍貴文獻的搶救,很多公共圖書館向縮微拍攝工作打開了一向封閉的書庫,無私地提供館藏;縮微中心的工作人員殫精竭慮,足跡遍及鬧市僻壤。
從北京出發,去天津、寧波、溫州、杭州、福州等圖書館補缺,9天奔波11地,卻無一天在旅館留下住宿記錄的往事至今被傳為佳話。
縮微中心第一任主任李競,是推動文獻搶救工作的功臣。
每每工作遇到關係全局的問題,都是他親自出馬解決,以和風細雨、娓娓道來的溝通藝術,攻無不克的協調能力,為縮微工作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裴兆雲,從零起步時的文獻縮微隊伍中就有他的身影。
處理技術難題、設備引進、人員培訓……每天他都是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地點。
工作起來從不知疲倦的他,是全國縮微領域出了名的「老黃牛」。
劉世華,曾是縮微中心副主任工程師,也是新中國縮微技術的元老,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現在各館的技術骨幹大多直接或間接聽過他的教誨,許多還是他手把手帶出來的學生。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延續典籍的生命
30年來,先後有24個公共圖書館成為縮微中心成員館,同時有多家圖書館成為縮微中心資料館,用縮微技術搶救文獻的工作,如火如荼。
報紙是最難保存的文獻之一。
上世紀80年代,很多老報刊原件在歲月的侵蝕下已是滿目瘡痍。
1861年在上海創辦的中國最早的商業性報紙《上海新報》,1815年創辦的中國最早的中文宗教性刊物《察世俗每月統計傳》,清末維新派在華北出版的、由嚴復等主編的《國聞報》,1872年出版的《申報》等一大批瀕臨損毀珍貴文獻進入搶救視野。
在搶救拍攝歷史文獻的同時,經縮微中心規劃協調,在全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文獻補缺工作。
數年間,各館因歷史原因殘缺不齊的1180種224萬餘版報紙,上千種近2萬期期刊得以補充,不僅提高了文獻的史料價值和館藏質量,而且完善了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
到目前為止,全國圖書館系統利用縮微複製技術搶救善本古籍31759種,報紙4378種,期刊15230種,民國時期圖書98493種,共計近15萬種,6700萬餘拍,拍攝膠片長度達3534公里,超過了北京到曼谷的距離。
其中,《隋書》、《分類補註李太白詩》、《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資治通鑑》等傳世之作均位列其中,縮微文獻被4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家單位收藏。
利用各圖書館已搶救拍攝的縮微膠捲,縮微中心還以影印方式還原文獻300餘種,形成了「中國文獻珍本叢書」「中國佛學文獻叢刊」「中國邊疆史地資料叢刊」「西藏學漢文文獻叢書」「中國公共圖書館古籍文獻珍本彙刊」及其他類文獻等六大系列,彌補了學術出版方面的缺憾,為研究工作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頗受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與歡迎。
彩色縮微技術研究的突破,使真實呈現彩色圖文成為現實。
至今,已有40餘萬頁彩色文獻成功轉換為彩色縮微膠片,圖書館收藏的成千上萬彩色圖文不再「無顏」面對後人。
第3代可攜式數碼縮微閱讀器的研發成功,更使得縮微膠片走入千家萬戶的夢想成為可能。
30年中,縮微中心先後組織、參與制定、修訂多項國家標準,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推動科研工作,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建立了國家縮微品母片庫和拷貝片庫,對文獻進行深入的開發和利用,開展資料庫建設工作。
目前,縮微中心擁有了十分成熟的縮微膠片數字化加工體系和技術團隊,應用結合了縮微膠片長期保存與數字信息方便利用優勢的數轉模技術,實現了數轉模膠片40餘萬拍的年產量。
同時帶動10餘家公共圖書館有聲有色開展縮微文獻數字化工作,預計2015年將實現年產量超過1000萬頁。
縮微中心搶救的15萬種各類文獻,現已全部實現了書目數據轉換,讀者不僅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縮微文獻,更可以通過網絡實現縮微文獻的數字化閱讀。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魏大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數字縮微已經成為我們縮微事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國家圖書館作為我國圖書館界縮微工作的牽頭單位,必須要進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研究和推廣數字縮微技術,聯合全國圖書館共同構建數字縮微體系,充分發揮縮微工作在傳承和保護中華文化、推動文化發展繁榮中的作用。
」
魏大威道出的,是文獻縮微在新時期面臨的新挑戰,新任務,更是新機遇。
「縮微事業匯通古今,利在社會,功垂久遠。
」做出這一評價的任繼愈先生已經離我們遠去,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他的遠見卓識。
中華悠久綿延、璀璨絢爛文化典籍的傳承,賦予文獻縮微工作者神聖使命,任重道遠;新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不斷展現文獻保護令人驚異的前景,催人奮進。
背負著歷史重託,聽從時代的召喚,中國文獻縮微工作者已經踏上實現夢想的新征程。
來源: 中國文化報
全國圖書館長蘭州探討館藏古籍啟動「數字化」保護
「古籍數字化,就是與時間賽跑,目前很多少數民族古籍數字化領域是空白」。蘭州大學圖書館館長沙勇忠10日表示,在「文化強國」背景下,全國古籍以「數字化」形式挖掘保護、高效利用,已迫在眉睫。當日,全國...
全國20多個省的文獻專家「會師」廣州,他們要談什麼?
盛世修大典,太平纂鴻帙大洋網訊 進入21世紀以來,全國各地掀起了新一輪規模、力度前所未有的地方文獻編纂出版熱潮。經十年磨一劍的《廣州大典》,通過系統搜集整理和搶救保護本土文獻典籍,接續了廣州的歷...
學者沈津:現代社會古籍文獻保護不能僅靠個人
南方日報2014-07-12 09:12:41 我們常常以藏書來判斷其人的文雅和知性,藏書與否,藏書多少,顯示的不僅僅是興趣的雅度,更顯示思想的深度、人生的厚度以及理想的豐滿度。在過去沒有電腦的...
古籍保護,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本報記者王紅軍22年前,在天津圖書館一間10餘平方米的小屋裡,一張簡陋的閱覽桌上,萬群獨自一人開始了自己古籍修復的工作。現在,這間辦公室已經發展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古籍保護中心,萬群也從「一個人...
山西古籍的保護與傳承
燦爛的三晉文化為山西留下了上百萬冊珍貴古籍,其數量和質量都位居全國前列,這些浩如煙海的古籍善本既是三晉悠久歷史的驕傲,同時也意味著山西古籍普查保護和研究的任務艱巨並且緊迫。近日,記者來到山西省古...
下月 川圖珍貴古籍可免費查閱拷貝
昨日,由中國國家圖書館主辦,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四川省圖書館承辦的「傳承文明·服務社會——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工作成果展」在四川省圖書館開展。成都晚報記者從川圖獲悉,目前,川圖的《洪武南藏...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工作成果展在四川省圖書館開展
人民網成都8月23日電(王波)23日, 由中國國家圖書館主辦,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以下簡稱「縮微中心」)、四川省圖書館承辦、縮微中心各成員館協辦的「傳承文明.服務社會——全國圖書館文獻縮...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工作成果展 昨日開幕
本報訊 記者李越報導 由國家圖書館主辦,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和遼寧省圖書館共同承辦的「傳承文明,服務社會——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工作成果展」昨日在遼寧省圖書館開幕。 據介紹,縮微技術是通過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