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文化360(總第60期)」奈曼旗文化遺存(十五)奈曼旗大沁他拉紅山文化遺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奈曼文化360】了解這片熱土上曾經的歷史,小編今天將為你介紹奈曼旗文化遺存。

(十五)奈曼旗大沁他拉紅山文化遺存

1974年至1975 年間,學者朱鳳瀚先後兩次對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時代遺址進行了調查,四年後,在《考古》第3期發表了「吉林奈曼大沁他拉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對這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的基本情況作了介紹,對其文化特徵和內涵進行了歸納和分析。

大沁他拉遺址位於內蒙古奈曼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鎮北1.5公里處,教來河在鎮東7公里處由西南流向東北。

河與城鎮之間分布著沙丘和教來河衝擊而成的平原,距鎮北約1.5公里處橫亘著一片東西連綿數里的沙丘。

遺址即分布在這片沙丘的南緣,面積約10平方公里。

朱風瀚在調查中除對有線索的遺蹟進行普遍查看外,重點是調查了魚場、福盛泉、烏根包冷以北的沙丘和舍塘、南嘎什土以西的沙丘這五個地點(代號依次為X、 F、 W、 S、 G)。

這處遺址地表分布著許多細黃沙構成的帶狀流動沙丘,含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物的固定沙丘大部分被覆蓋在下面,另外少部分未被覆蓋的固定沙丘,由於幾千年時間風力和其他自然力的侵蝕破壞,在其上面形成了許多大小不一凹陷較深的沙坑使之殘破不全,或成為孤立於沙坑中的土台。

在風蝕坑底及由於風剝而變低的土坎或土台的地表,散布著大量的石器、陶片等遺物。

大沁他拉遺址所處的固定沙丘的地層可從斷崖狀風蝕坑壁得以分辨,共分三層:上層是黑沙土,中間是灰褐色沙土層,下層是由細小均勻的白色石英顆粒組成的凈白沙。

為搞清地層堆積情況,在烏包冷北沙丘進行了小面積試掘。

以W3T1為例,該探方開在一地表約25平方米呈斷崖狀的土坎邊緣,面積2×2平方米。

第一層:黑沙土層,厚10-60厘米,此層不含遺物;第二層:灰褐色沙土層,厚70厘米,此層內出土少量的陶片和石器,陶片為夾砂紅褐陶和夾砂灰褐陶,原器形為罐、盆,除素麵外飾有線劃紋、連續折弧線蓖紋;石器為石磨盤殘塊。

第三層為凈白沙層。

小面積試結果非常清楚,即第二層的灰褐色沙土層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層。

調查中發現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蹟多處:在烏根包冷北沙丘W6地點有殘碎的獸骨,密集堆積在風蝕坑底,有些還黏結在被風蝕後所剩無幾的灰褐色沙土層中,面積約500平方米獸骨中夾有石器、骨器、陶片及裝飾品;在南嘎什土西沙丘G2地點,固定沙丘被風蝕成土台狀,在斷壁上可見在黑沙土層下有厚約60 厘米的灰褐色沙土層,其中夾雜黏結著殘碎的獸骨,周圍的風蝕坑底暴露著大量的遺物、獸骨及貝殼;在福盛泉北沙丘F5地點,面積約50 平方米的風蝕坑底,布滿著打擊製作細石器時從石材上剝落下的碎屑。

成形的細石器很少,似為製造細石器的遺址。

大沁他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種類繁多、數量較大,分別為石器、骨器和陶器,另有少數獸骨標本,儘管僅少數為試掘出土的,多數為採集的,但其文化特徵還是比較明顯的。

經調查者分析、辨認,認為屬紅山文化系統遺存。

(1)石器:293件,包括有打制石器、磨製石器和細石器三類。

其中打制石器38件,石材主要是礫石,泥板岩等;磨製石器73 件;細石器182 件。

(2)骨器:12件,其中骨鏃3件,骨錐4件,器柄4件,另有扁平狀骨器1 件。

(3)陶器:236件,大部分為殘片。

其中能復原和辨認出器形的有47件,另有部分陶質小器具。

這些陶器按陶質可分為夾砂灰褐陶、夾砂紅褐陶、泥質紅陶、泥質灰陶、泥質紅褐陶和泥質灰褐陶六種,皆為手制。

據調查者辨析,在採集到的陶器標本中,夾砂紅褐陶和夾砂灰陶組成的夾砂褐陶系約占75%,其中前者約占41%,後者約占34%。

另一特色是陶肪中均羼有較大的白色石英砂料,個別器物羼有骨渣及蚌殼窪,火候較高,陶質堅硬,有的器物表面顏色不純正。

亦有的內表面呈顯黑色。

紋飾有劃紋、篦紋、橫紋,附加堆紋多為繩索狀或鏈索狀裝飾帶。

器形主要有罐、盆、缽、瓮和碗,另有紡輪、帶孔小陶棒和線軸狀器。

(4)禽、獸骨:經初步鑑定確認,能辨出種類的以飛禽骨為多,此外有牛、豬、兔和魚骨。

調查者依據出土和採集到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器物的特徵個性,對大沁他拉新石器時代文化內涵和特徵提出認識:第一,大沁他拉遺址的遺物中有石鏟、石刀、石錘、石斧和大量的磨骨器及石杵等,都與農業生產有密切關係,說明原始鋤耕農業可能在當時的生產活動中占較大的比重。

細石器、骨器、網墜及遺址中發現的獸骨、貝殼等,表明這裡的原始先民在經營農業的同時也兼營原始的畜牧業和漁獵,後者是前者的重要補足。

紡輪、骨錐及施於陶器上的編織紋或從其演化出來的各種紋飾,陶器底部的箅痕等,標誌著原始的紡織和編織技術在當時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陶器尚處於手制階段,但已具有一定的規格和多種紋飾,且已能燒制薄胎的陶器以至彩陶,反映出當時制陶技術的進步。

遺址的遺存還表明,新石器時代大沁他拉在當時還是一塊非常適於原始人類生存的溫度適宜、水草豐盛的區域,這為研究我國北方地理和氣候的變遷提供了實物資料。

第二,比較已發表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資料,大沁他拉遺址的遺物在種類與形制上同赤峰紅山後、錦西沙鍋屯遺址有許多共同點:如石器群中打制石器、磨製石器與細石器共存,細石器中的石鏃以凹底三角形為主,磨製石器中都有大量的磨光器存在;陶器以夾砂陶和泥質紅陶為主,器形多為深腹的罐、盆以及缽,紋飾多為連續折弧線篦紋或劃紋,泥質紅陶,有的也飾以這種紋飾,並且均帶有黑色彩繪的彩陶。

依據這些特徵,大沁他拉新石器時代遺存似應屬於紅山文化系統。

但調查者也同時提出,大沁他拉遺址和赤峰紅山後遺址在遺物上又有一些不同點。

如:石器方面,打制、磨製石器的種類和形制上有某些不同,其中大沁他拉沒發現紅山類型的耜、有肩鋤;陶器方面,大沁他拉的夾砂褐陶器形與紋飾均較紅山后豐富,其中圓腹罐、斂口微折頸罐,口內合斜弧壁罐、元寶形盆等為紅山後所不見或少見。

紋飾陶有與紅山相同的連續折弧線紋外,還有多樣其它形式的直線、弧線劃紋及附加堆紋、模紋,相對紅山後來看,大沁他拉的「紅頂缽」、「紅頂碗」在泥質紅陶中占比例較大。

第三,紅山文化是我國北方地區較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它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受到仰韶文化的深刻影響,但已發現的幾處屬於紅山文化的遺存在類型上、文化面貌也有一定差異,大沁他拉紅山文化遺存可能受後種類型仰韶文化影響較深,這些情況也反映出紅山文化本身具有深厚豐富的內涵。

進入20世紀90 年代以後,隨著田野考古工作的深入,紅山文化的研究資料日益豐富,在此基礎上有的學者對大沁他拉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陶器性質的定性提出質疑,認為「由於報告發表的材料多系採集,沒有共存關係和地層依據,當時可比較的材料亦缺乏縱橫聯繫的環節,所以妨礙了對其文化性質的準確判斷」。

他們把大沁他拉陶器劃分為五類遺存,通過類型學比較認為,大沁他拉陶器不是一個時代的遺物,也不單純為一種考古學文化。

通過對陶器的分析,參考有關考古發現研究成果,證明它們分別屬於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和素麵筒形罐代表的遺存。

基此產生的認識是:奈曼旗大沁他拉所在的科爾沁沙地南部,在新石器時代並不像現代自然景觀那樣荒涼,包括遼西地區已確認的幾乎所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都曾分布或達到那裡。

這種認識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信隨著燕山南北、內蒙古東南部新石器時代文化考古的不斷深入,這一遺址文物遺存的性質會逐步明晰。

奈曼旗文化志編寫組供稿

本文編輯/唐曉寶

點擊下面條目閱讀更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新疆疏附縣烏帕爾石器遺址略述

20世紀50年代以來,新疆考古在天山南北的調查發掘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迄今尚未發掘過明確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或墓葬,新石器時代考古仍是空白領域。在農業、冶金與城市等文明起源要素的探索成為中國...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馬廟鎮孫家城遺址

史前古城——孫家城遺址前 言孫家城遺址位於縣境西北部的馬廟鎮,處於桐、懷、潛三縣(市)結合部。地處薛家崗文化分布區域的北緣。遺址東、南、西部均被土城所圍,北臨大沙河,大沙河自西向東穿過,並沖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