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人類學探索人類體質變化規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以古今人類體質特徵、類型及其起源和演變規律為研究對象的體質人類學作為一門介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交叉性學科,近年來獲得了長足發展。

近年來,體質人類學在研究方法上有哪些新的突破?它的發展對於如民族性、考古學等人文學科有哪些助益?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近日就相關問題接受了中國社會科學網的採訪。

中國社會科學網:體質人類學以同時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人為研究對象,請您談一談體質人類學的學科定位,以及它的學科發展史。

朱泓:體質人類學(或稱自然人類學、生物人類學)是研究人類的體質特徵、類型及其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規律的科學,其中包括從猿到人的演變過程、人體發育中的體質發展和變化,世界各人種的形成過程、地理分布及其相互關係,等等。

因此,該學科具有明顯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交叉性質。

這種學科交叉性質在學科分類方面也明顯的體現出來。

以我國為例,體質人類學研究在若干不同的學科門類中都有分布:體質人類學的重要分支——古人類學,在理學門類中歸入生物學一級學科下面古生物學的一部分;體質人類學同時又是法學門類中社會學一級學科下面人類學二級學科的一部分;在歷史學門類中體質人類學又屬於考古學一級學科下面科技考古二級學科的一部分。

在西方國家中,體質人類學的發展和它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最重要的時期是在19世紀中葉。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部分外國學者將西方近代體質人類學帶入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網:體質人類學的研究範圍包括哪些領域?

朱泓:關於體質人類學的研究範圍,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各方面的內容:哺乳動物、靈長類、人類的形態學、生理學、生態學和行為學,靈長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及石器文化,進化機制,遺傳學,現代人的生物變異,人種分類,血型學,皮紋學,人體測量學,人類的生長發育和生理適應以及應用人類學等。

總的說來,體質人類學的主要研究範圍應基本上包括如下三個大的領域:

1、現代人體質特徵和類型的研究

又稱作「人體形態學」,這裡所講的現代人的體質特徵不僅僅是指其外部的形態特徵,而且還包括其身體內部的生理特徵和生物化學特徵。

同時還要研究在不同的群體中,現代人的體質特徵和類型在個體間以及性別、年齡上的差異,並探討產生這種變異的原因和規律。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分析社會因素、地理環境、生活條件、風俗習慣、勞動鍛鍊和體育運動等諸多因素對於人類體質結構所發生的影響。

2、人類起源問題的研究

體質人類學是一門歷史科學,我們不僅要研究世界各地現在生存著的人們的體質現狀,而且還要探討他們的歷史發展過程。

由於人類與其近親——高等靈長類動物之間的密切關係,因此我們還需要研究靈長類動物的歷史,同時還要對諸如「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等一系列有關進化機制和進化動力方面的重大理論問題進行探討。

簡單地說,對人類起源問題的研究,也就是對人類及其近親——高等靈長類動物的體質特徵和類型在時間上的變化的研究。

當然,我們也並不否定在人類起源問題上同樣存在著空間差異的可能性,但既然我們談的是起源的問題,那麼我們的著眼點毫無疑問應主要集中在人類體質的時間變化上。

這部分內容通常又被稱作古人類學,化石人類、化石靈長類動物和現代靈長類動物是其主要的研究對象。

3、人類種族變異問題的研究

有關人類種族變異的研究內容又被稱為人種學。

與古人類學研究不同,人種學研究主要著眼於人類的體質特徵和類型在空間上的差異,即對分布於地球表面不同區域內的各人群之間體質特徵方面的異同進行探討。

當然,這裡也同樣並不排斥對時間問題的考慮,因此,我們不僅要對當今世界上各色人種的分類和分布進行研究,還要了解現代各人種的歷史,即探索人種起源和形成的時間、原因和過程。

由於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地域和自然條件,不同的社會環境中的各個人類群體或群體成員,他們在流動遷徙和交錯混雜中會出現許多錯綜複雜的血緣交流和基因重組合現象,從而導致某些新的種族類型不斷湧現,這就需要我們進行大量、細緻的觀測與探索。

除上述三個體質人類學的傳統研究領域之外,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事業的蓬勃發展,應用人類學脫穎而出,得到長足的進展,其中的諸多門類,如工程人類學、法醫人類學、醫藥人類學、優生學、生態人類學、生理人類學、分子人類學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網:體質人類學因其研究對象的雙重屬性,因此與自然學科、社會科學都有相關性,請您談一談它與哪些學科存在交叉性研究關係?

朱泓:體質人類學首先表現在與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之間的關係。

這些學科與體質人類學的關係十分密切,掌握一定的生理學、病理學特別是人體解剖學的基礎知識是學習體質人類學的必備條件。

但這些學科在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上又不同於體質人類學,它們在研究過程上中著眼於人類的個體,注重於人體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而體質人類學則著眼於人類的群體,包括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類與動物,特別是與靈長類動物的區別和聯繫,各人群的特徵和分類,人體的生物變異,性別和年齡差異以及身體各部的尺寸、形式和比例關係等問題。

此外,體質人類學與生物學、地質學、生態學、民族學、考古學之間等學科都存在交叉性研究。

從廣泛的意義上講,體質人類學也可以做為生物科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方法被大量引入到體質人類學的研究之中,並且為當代人類學的發展增加了新的活力。

人類的體質發展,尤其是在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早期階段中,明顯受到自然環境的選擇壓力的制約。

因此,要想對遠古人類的體質進化歷史取得比較全面的認識,就必須了解他們當時的生存環境。

任何一個特定的人群都必然同時具有種族和民族的雙重屬性。

體質人類學的研究成果常常有助於民族識別工作的開展和對族源問題的探索。

考古學可以為體質人類學提供研究資料,而體質人類學的研究也有助於考古學研究的深入開展。

比如對古代人骨的性別、年齡鑑定有利於人們對當時的社會性質、勞動分工等情況的探討;對古代居民人種歸屬的研究可以從一個側面為解決考古學文化的譜系淵源和族屬等問題提出若干可資參考的佐證。

中國社會科學網:體質人類學從其誕生之初,由於科學技術以及社會觀念的不斷發展,其研究方法也不斷更新,請您談一談近年來體質人類學在研究方法上的最新突破。

朱泓:傳統的體質人類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測量技術、形態觀察和統計學分析等三部分組成。

近年來,隨著自然科學的長足進展和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在體質人類學的研究中出現了一系列的新方法,例如胚胎學、組織學、生理學、病理學、群體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方法。

特別是其中的分子生物學方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體質人類學的研究中受到各國學者們的普遍關注。

這些新方法的引入為傳統的體質人類學研究帶來嶄新的面貌。

近年來,在考古學研究中,體質人類學領域在研究方法上的最新突破主要包括(跨學科的研究):分子考古學(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對古人骨和古代動植物遺存中殘存的DNA進行提取、擴增、測序和分析,了解他(它)們的遺傳學結構)、古病理學(對古代人類遺骸進行病理學觀察、檢測、統計和分析,了解這些人群和個體生前的健康狀況、生活習俗和死亡原因)、古人口學(將體質人類學性別、年齡鑑定的結果與聚落考古所提供的人口信息結合起來,對古代人群的人口規模、平均壽命、性比問題進行研究)、骨化學(對古代人類和動物骨骼中的穩定同位素碳、氮、鍶等進行研究,探討古人類的食譜和遷徙等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網:體質人類學領域在研究理論、學科建設、研究方法等方面還存在哪些瓶頸?

朱泓:目前在考古學研究領域,我國體質人類學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主要集中在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

目前,能夠為考古專業培養出博士層次體質人類學研究生的單位主要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吉林大學,遠遠滿足不了考古文博事業發展的需求。

隨著我國大規模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展開,基建考古和遺產保護的任務越來越重,大量的古人骨遺存被發掘出來,因此現場清理、保護、鑑定、樣品採集、實驗室分析的工作量很大,這就要求各省、市、區考古文博部門都應該有體質人類學專業人員從事研究工作,至少要能夠解決現場保護、鑑定、採樣等應急性的問題。

為解決專業人才的培養問題,各高校考古文博專業的本科生教學計劃中都應該開設體質人類學的相關課程,有條件的高校,應設置專業教師崗位,開展體質人類學的科研和研究生培養工作,以滿足學科發展的需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運用考古學探究國家起源

在研究國家起源問題時,通常依據的資料有三大類:歷史文獻記載、人類學實例和考古學發現。前兩類資料的數量有一定限制,只有考古學正在不斷提供新的資料,從而推動研究新的問題、提出新的理論。 上世紀80年...

亞洲動物考古的回顧與展望

內容摘要:摘要:動物考古學是研究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遺存的學科。動物遺存的研究有助於考古學家探究古代人類與動物的相互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對人類及其生存環境的影響,進而更完整地解釋古代人類的棲息環境、...

為考古學學科特色而詠嘆

在春夏之交的日子裡,窗外是江南的秋風細雨,讀著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先生向媒體宣布的信息: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於5月21日至23日在河南鄭州舉行,這次大會的主題是「面向未來的中國考古學、面向世界...

考古學與狹義歷史學不宜混淆

2016年4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報》刊載了王東峰的《王國維「二重證據法」辨析》(以下簡稱「王文」)一文,作者認為「王國維在繼承宋代金石學、清代乾嘉考據學基礎上,在羅振玉大力幫助和引導下,對...

考古學的學科屬性

考古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極其複雜,這種現象難免也會影響到人們對考古學的理解。所以,關於考古學的學科性質問題,國際考古學界也存在著不同的認識。比較普遍的認識就是把考古學歸入人文社會科學的範疇,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