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禮縣,第一秦王陵的發現及發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第一秦王陵的發現及發掘
邵旭峰視界
西北師大傳媒學院院長徐兆壽教授
二十世紀後半葉以來,中國考古最大的發現莫過於秦皇陵。
秦始皇是統一中國的第一個封建帝王,但在考古學和先秦歷史學中,有關秦始皇祖先墳墓所在地和秦文化發祥地一直是困擾學人的兩大謎團。
史書中記載,秦王陵有4個。
1974年陝西潼縣西楊村村民抗旱打井時,在陵墓以東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了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
秦陵第四陵——始皇陵園的發現震驚世界,秦陵的發現也從此開始。
1987年,秦人第二雍城陵園和第三陵園芷陽陵園再次發現。
但是,這些發現僅僅揭開了謎團的一部分,即秦人第一陵及其發祥地依然迷濛重重。
考古學界的目力始終在陝西一帶。
而早在1985年的一天,甘肅禮縣大堡子一帶的永興龍槐村的村民在農田裡犁地時,發現了「金娃娃」,於是,圍繞大堡子山,人們開始瘋狂地挖掘文物。
直到9年後的1994年3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禮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才專程進入大堡子山,對被盜掘的墓葬進行搶救性的清理髮掘。
人們驚訝地發現,原因這就是史書中記載的秦人第一祖陵。
這一發現,終於將這兩大謎團解開,史學家李學勤稱「這一發現填補了先秦文化的研究空白。
」
首先,專家們發現,這一陵園,共有中字形大墓四座,瓦刀形車馬坑三座。
此外,附近山上還有規律地分布著200多座中小型墓葬。
陵園坐西向東,墓主頭西腳東,與秦人前三大陵園完全一樣。
從長達100多公尺的中字形墓葬看,這是出自秦人喜建巨陵大墓的習制;從地理位置看,陵園「兩河夾一山」的獨特地勢也符合先秦皇家陵園「風水」取向。
從大的方面,可以斷定,這是秦人陵園。
其次,文物鑑證。
可惜的是,在正式發掘前公墓中的珍貴文物大都被盜走,有的還流失到海外。
人們從海外發現,美國收藏秦公壺,法國收藏有鴟梟形金飾片、金虎,日本收藏有4件有銘文的秦子鍾。
在港台地區也發現了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人陵區出土的秦公鼎、簋。
這些青銅鼎和簋造型獨特,保存完整,上面明確鑄有「秦公作鑄用鼎」、「秦公作寶用簋」等銘文,它們既是中國目前僅有的和最早的秦代有銘青銅器,而且成為禮縣大堡子山古墓是秦公墓的最主要實證。
結合其它的文物,專家們認定,這是秦莊公、襄公或文公的陵墓。
由此,可以斷定,這就是史書記載的秦人四大陵園中的第一陵。
較大的3件又叫鈸鍾,最大的高約70公分,口徑約45公分。
現在,人們可以從這些遺址來猜測2000多年之前秦人的輝煌,特別是東遷陝西之前,在甘肅境內的主要活動。
《史記》載,秦祖先「在西戎,保西垂」,其後人非子「居犬丘」,以善牧聞,遂被「分土為附庸,邑於秦」。
歷史的記載也僅止於此,但「西垂」在何方?秦人與西戎各族又是怎樣爭鬥、融合的?這都成為史家之爭論和考測的疑難之處。
秦人第一祖陵的發現為探尋秦人「西垂」所在地提供了重要線索。
帶著這樣一些疑問,2004年,一支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以及西北大學文博學院5家單位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禮縣大堡子山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並對禮縣西漢水流域的新時器時代至漢代遺址進行了全面調查。
在甘肅禮縣,共調查出各類遺址98處,新發現70餘處,基本確立了西漢水流域從新石器時代至漢代較為完整的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摸清了這一流域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的分布與性質。
其中以周秦文化為主的不同規模的遺址有38處,在西漢水流域中構成了「六八圖-費家莊」、「大堡子山-趙坪」、「西山-石溝坪」三個遺址群,是既相對獨立又互有聯繫的周秦文化分布的中心區。
調查發現的大堡子山、西山和山坪三處古城址對探索秦早期都邑「西犬丘」的地望、秦文化的形成及秦戎關係等學術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
西山城址呈不規則長方形,面積約10萬平方米,廢棄年代大約不晚於春秋早期,首次揭露出大規模且具備城牆和帶有陶水管道的夯土建築的早期秦人聚落遺存,為了解當時秦人的居住形態獲得了新資料。
山坪遺址所在的山頂和山腰發現了300米的夯土城牆,周圍有寺窪文化墓地和周代居址,初步可斷定為周代城址。
這些重要遺址與已此前調查過的鹽土崖貴族墓地、圓頂山貴族墓地共同構成了一個規模龐大、規格很高的遺址群,可以推測這裡是秦人早期的一處重要都邑。
在這些遺址中,還發現一處南北長107米、東西寬16.4米的遺址,四周為夯土圍牆,中間有18個大型柱礎石,每一個直徑都接近1米。
其建築規模宏大,屬歷史罕見。
此建築大約始建於西周晚期,春秋初期戰國時期被廢棄,漢代遭到嚴重破壞,應該是秦人的大型府庫類建築。
從這些發現可以看出當時秦人確在禮縣建立過都邑,縣出現過繁榮的景象。
但是,他們與西戎的關係還是難以獲得更多的資料。
就在此時,在另外一些地區的考古發現擊亮了專家們的眼睛。
2006年開始,省文物考古部門對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境內馬家塬戰國遺址及墓葬進行了全面發掘,揭開了秦人與戎人生活的關係網。
這裡是西周至戰國時期的西戎皇室家族墓地。
從這一區域共查明墓葬59座。
之後幾年共發掘了17座墓葬和1座祭祀坑,出土隨葬獨車舟馬車30餘輛。
這些馬車的漆繪、金銀飾件等極為豪華,顯示了墓主人高貴的身份和等級。
這些實證的出土,可以證實史料記載的西垂之地,正是禮縣、清水、張家川一帶。
墓葬出土遺物中,既有秦文化的因素,又有當地土著——西戎文化的因素。
文化的交融在這裡可見一端。
這些考古的發現,對於研究早期秦人的禮樂制度、祭祀制度、銅器鑄造工藝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為尋找秦文化的淵源、探索秦戎關係等重大學術問題提供了翔實的、科學的依據。
至此,秦人歷史的最後一縷面紗被揭開。
隴南禮縣 大堡子山遺址發現迄今最早秦人宗族墓葬
大隴網-蘭州晨報隴南訊(記者趙匯)7月19日,記者從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禮縣大堡子山項目隊了解到,秦西垂陵園發現迄今年代最早的秦人宗族墓葬。當中發掘出土20件西周晚期陶器,這是繼2006年「秦編...
在西戎 保西垂:參觀甘肅秦文化博物館
我從小生長在秦都咸陽,所以非常熱衷於秦人和秦國的歷史。從秦咸陽城遺址,到秦櫟陽城遺址,再到秦雍城遺址,我很早就跑遍了。2018年4月5日傍晚,清明節假期的第一天,我終於來到甘肅的禮縣,這裡可是秦...
西垂陵園考古發現,是秦人於西犬丘發展壯大的最好證明!
經過8年多時間的發掘和研究論證,於2002年,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發現的古墓群被專家一致認定為秦始皇祖先的第一陵園——西垂陵園;禮縣也被認定是中國古代重要史書《史記》所記載的秦人發祥地「西犬丘」所在...
古道風騷,甘肅禮縣!
禮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據境內出土的仰韶文化文物考證,6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夏、商時氐族、羌族居地,殷末、周時的秦人發祥地;秦文公以前的國都西垂故址,有出土的大量秦代墓葬文物...
隴上奇珍歸故土四大篇章述傳奇 秦韻·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歸特展省博開幕
7月20日,由國家文物局、甘肅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甘肅省文物局承辦,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禮縣博物館協辦的「秦韻·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歸特展」在甘肅省博物館隆重開幕並向社會各界免費...
甘肅禮縣再次出土驚世文物
2004年以來,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國家博物館田野考古部、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聯合組成共作組赴禮縣進行早期秦文化研究和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
我國發現秦始皇祖先的墳墓
經過八年發掘和研究論證,中國考古專家在甘肅禮縣發現了秦始皇祖先的墳墓。「這意味著秦朝雖然定都陝西咸陽,但甘肅禮縣才是秦文化的真正發祥地,」甘肅省博物館歷史考古部主任祝中熹說,中國考古界已就此形成...
魅力禮縣禮縣的啥「坑」竟成了二十一世紀重大考古發現
禮縣,古稱「西垂、西犬丘」,秦人最早的都邑所在地。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先祖在西戎、保西垂,「非子居大丘」,「莊公居其西犬丘」……西垂即西犬丘,是秦人走向中原成就霸業的搖籃。
考古專家揭開大堡子山遺址神秘面紗
光明網07-23 01:12顯示圖片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物質遺存璀璨豐富。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共生互補的發展歷程中,秦人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統一了文字、...
甘肅預投資6億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解說】冬末的禮縣山區還很寒冷,47歲的農民田羊娃默默地看著秦西陲陵園的一號大墓。他是秦西陲陵園的守護人,這是他看守這片墓地的第九個年頭。這片又被稱為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的陵園,就是後來建立秦朝統...
秦人第一寢陵,金玉鋪地奢華無雙,不是秦始皇陵
上世紀90年代初,一位考古人員在甘肅禮縣車站吃飯,聽到旁邊的人說,大堡子山有古墓,探墓的人用洛陽鏟打上來不少金片和玉魚,墓地全是金玉鋪地。說者無意,聽著有心。這位考古人員暗暗記下地點,吃完飯後趕...
秦始皇的先祖西垂陵區出土珍貴文物
2004年以來,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國家博物館田野考古部、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聯合組成工作組赴禮縣進行早期秦文化研究和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
禮縣大堡子山: 秦人第一陵區
這些答案里的大多數,有觸目驚心的一句話「文物大量流失」。細究起來,法國巴黎的集美博物館工藝精美的鴟梟、金虎,美國紐約古樸大方的青銅器秦公壺等,都來源於禮縣。別說文物保護者談起這些扼腕嘆息,連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