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精品丨首都博物館館藏西周早期青銅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西周早期伯矩盤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高11厘米 徑33厘米


盤內底鑄有銘文"癸伯矩作寶 彝"。

此盤造型古樸,紋飾精湛,是一件具有商末遺風的文物精品。

西周早期父丙分襠鼎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高26厘米 徑20.5厘米


分襠鼎的三足膨大呈袋狀,以增大受熱面積、提高炊煮效率。

此鼎巧妙地利用三個袋狀足作為三個獸面的面部。

腹內壁鑄有銘文"父丙"。

西周早期伯簋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此簋雙耳作鳥形,以4個外卷長鼻象首為足,蓋與器身裝飾4組象紋,造型與紋飾相得益彰,華美而不失莊重,是燕國青銅精品中的一件代表作。

蓋內與腹內底鑄相同銘文:"伯作乙公 簋"。

西周早期父乙盉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高22厘米 徑10.3厘米


此盉蓋內及腹外壁鋬間均鑄有銘文"亞父乙"。

西周早期堇鼎


通高62厘米,口徑47厘米


1974年房山琉璃河M253出土


口稍內斂,口沿外折,方唇,直耳,鼓腹,三蹄足。

器內底有三個圓形淺洞,分別與三足相對。

兩耳外側各飾一組相對的夔龍紋,口沿下飾一周以扉棱為鼻的六組獸面紋,三足跟部各飾一組獸面紋,其下有三道凸弦紋。

鼎腹內壁鑄有銘文汪候令堇飴太保於宗周,庚申,太保賞堇貝,用作太子癸寶尊枘[行26字。

記載了堇飴奉匽候之命去宗周向召公奉獻食物,並受到召公賞賜之事。

此鼎造型雄渾凝重,紋飾簡潔古樸,是北京地區出土青銅禮器中體形最大最重的一件,代表著北京地區青銅文化發展的高度水平。

西周早期見簋


通高16厘米,口徑19.8厘米


首都博物館徵集。

侈口,頸微束,鼓腹,兩側各置一半環形獸首耳,耳下有小鉤珥,圈足有階。

口沿下兩獸首耳間各置對稱突起的獸耳,其兩側分別以獸首、兩耳為軸的鼻、額組成四組獸面紋,圈足飾一周獸面紋。

腹內底鑄有銘文「見作寶尊」,4字。

西周早期獸面紋貫耳壺 北京昌平白浮村出土 高30厘米

西周早期獸面紋方座簋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高22.1厘米 徑18.9厘米


器內底鑄有銘文"□作文祖寶彝"。

西周早期獸面紋鼎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高36.8厘米 徑29.9厘米


此鼎以細膩的雲雷紋為地紋,襯托出主紋飾獸面紋與鳳鳥紋的瑰麗與神秘這種以細密的雲雷紋做地紋、高浮雕動物為主紋飾的做法,是中原地區青銅器紋飾最具代表性的裝飾方法。

此鼎腹、耳及足底的編織物殘痕,是墓葬中鋪墊於隨葬品下面的茵席留下的痕跡。

西周早期母已爵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通高18.8厘米


鋬內、腹壁上鑄有銘文"母已",意即此爵是為祭祀母親"己"所鑄。

西周早期揚鼎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高17.7厘米 徑13.8厘米


扁足作夔龍形龍口承鼎,龍尾為足。

器內底鑄有銘文"揚作父辛寶 彝",意思是貴族"揚"鑄此鼎祭祀其父"辛"。

西周早期攸簋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高28.5徑20.3厘米


此簋以象首、象鼻構成雙耳,三虎足,造型甚為罕見。

器蓋與腹部均裝飾絢美華麗的帶冠鳳鳥紋。

器蓋內壁與器底鑄有銘文"侯賞攸貝三朋,攸用作父戊寶 彝,啟作綨記述了貴族"攸"受燕侯賞賜三朋30枚貝幣,鑄簋為念。

西周早期圉甗


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


高41.5厘米 徑25.7厘米


腹內壁鑄有銘文"王於成周,王賜圉貝,用作寶彝"。

意思是周王在成周(今洛陽)舉行""禮(祈福、祈豐收的宗教儀式),賜貴族"圉"貝幣,圉鑄甗為念。


近期熱文連結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邦之夢」——吳越楚青銅器

吳王余眜劍春秋晚期通長57.5厘米,寬4.8厘米2014年徵集蘇州博物館藏「一」字形窄格,圓莖帶兩道箍,圓盤形首,劍脊隆起,寬斜從,近鋒處明顯收狹,雙刃呈弧曲形。銘文在劍脊兩側,每側各一行,共7...

百件河南國寶傾囊而出,準備震懾京城

●●●12月30日,由河南博物院承辦的「大象中原·河南歷史文化展」將在北京國家博物隆重揭幕。去過國博的朋友都知道,國博收藏的河南的文物已不算少數,此次展覽,究竟有什麼東西,敢往中國最頂級的博物館...

江漢湯湯——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

2014年9月2號,我來到國家博物館,來感受湖北先民給我們留下這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江漢湯湯」是《詩經•江漢》中描繪先秦時期湖北大地江河縱橫的詩句。先秦時期的湖北,北接中原,南通百越,西達巴蜀...

國之重器,探訪中國國家博物館之青銅盛宴

青銅人類歷史上一項偉大發明。它是紅銅和錫、鉛的合金,也是金屬治鑄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銅發明後,立刻盛行起來,從此人類歷史也就進入新的階段-青銅時代。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