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書冰說定遠:光耀千古的定遠漢畫像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光耀千古的定遠漢畫像石
董書冰
經考古學家鑑定,定遠縣永康鎮境內發掘出土的古墓最早的為漢代墓葬。
定遠縣博物館漢畫像石展覽廳展出的86塊漢畫像石,大多刻畫的是車騎、參拜、宴飲、娛樂場景,也有龍、鳳等珍禽異獸,還有西王母等神話故事,反映漢代民眾與官吏的生活與風俗情況,也代表當時繪畫與雕刻藝術水平。
這些漢畫像石都是從永康鎮出土的漢墓中發掘、徵集而來的。
漢畫像石的發現打破了我國史學界「淮河以南無漢畫像石」的定論,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意義。
❖歷史學家馮其庸在定遠考察
一、86塊漢畫像石出土古陰陵城周圍
靠山集街北村漢墓,位於永康鎮靠山集街北村東邊的王山南麓,距離古城集(即古陰陵城)東北十里左右,當地人稱「石棺材」,在街北四隊農田境內。
該墓所倚之山,人稱「王山」,此山名可能與墓主人有關,或是王姓富人,或是個地位很高的貴族王爺。
因墓頂上的石板平著耕地,影響田間作物種植,四隊社員於1976年秋季挖掘。
當年四隊隊長、發掘負責人趙增年說,整座墓室約4米對方,有半間房子大小,挖掘時發現墓室已倒塌,室內填滿了泥土。
整座墓室全部用大石條與石板砌成,石條最長的約有8尺,寬約2尺,厚約1尺。
石條一面刻有車馬圖案,是漢畫像石。
石板為方形,有大桌面大小,約1米對方,長石條每塊重約一噸,石條、石板共計近20塊。
當時,只發掘出一把寶劍,一面護心鏡。
寶劍全部生鏽,長約80公分,劍、鏡都已損壞。
墓室主人可能是武官身份。
墓室石料都來自於王山,現仍有當年的採石坑,石坑的石壁上仍留有開鑿的痕跡。
墓石挖出後,被生產隊全部拉回來,長的搭小橋,短的用於生產隊修建蓄糞坑,少數用在建烤菸炕房的牆基中。
後來,有的漢畫像石被縣文化部門徵收,大糞坑如今已被村民填埋建房,那些漢畫像石也埋在其中。
宴飲圖
靠山集歪崗漢墓,位於永康鎮靠山集西側黃圩村西邊的歪崗地點,在黃圩村三隊農田裡,距離古城集西北五里左右。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被生產隊老牛隊耕田時發現。
因古墓影響耕地,生產隊就把它挖掘開。
此墓挖掘時,整座墓室完好,墓室高約6尺,墓門為二扇石板,是雕有龍形花紋的漢畫像石,門頭石長約8尺,寬約2尺。
墓室內有碎骨、護心鏡、陶罐、盆、碗、盤、銅錢等陪葬品,挖掘時就都被砸壞了。
共挖出大石條6塊左右,有少量的紅片石和帶花紋的磚頭。
該墓室沒有被挖掘完,後又被填平。
墓中的漢畫像石被生產隊拉回來,有的鑿成了驢槽,有的被砸爛,剩下的漢畫像石大多數被縣文化部門徵收。
據當地村民講,耕地里不只一座墓,可能是一批漢墓群。
朱雀鋪首銜錢
龍王廟漢墓,位於永康鎮靠山集西南三里古城村邵家莊,在莊南的龍王廟遺址處,在古陰陵城遺址東北三里左右,西邊為「霸王灣」,東面為古城壩上遊河流,緊靠河沿。
因古墓在河沿邊被雨水長期沖刷,露出墓石而被發現。
挖掘此墓時間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墓石規格都在一丈對方,均有漢畫像石。
墓石被拉回,有的用作搭橋,有的砌入生產隊炕房、倉庫的牆基,部分漢畫像石被縣文化部門徵收。
白虎、蹶張、豼熊等力士
李巷村漢墓,位於永康鎮陳圩村李巷生產隊境內,在古陰陵城南邊八里左右。
該墓被生產隊群眾挖掘,墓室里出土的漢畫像石大多數也被縣文化部門徵收。
農科村漢墓,位於古陰陵城南二十里的永康鎮街北,該墓發掘出土了一批珍貴的漢畫像石。
二、古陰陵城存在漢畫像石的緣由
據歷史記載,「陰陵」,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楚恭王時期,已是有名的戰略城邑;秦置陰陵縣,屬於九江郡;漢初,項羽在此迷失道;高帝時六年(前201年)時還把騎將傅寬封為陰陵侯。
《史記》文本誤作「陽陵侯」,因功臣傅寬封侯時西漢尚無「陽陵」地名。
唐司馬貞《索隱》云:「《楚漢春秋》作陰陵。
」陰陵侯國都陰陵城,在安徽省定遠縣西北六十里。
陰陵侯國傳四世:景侯傅寬-頃侯傅精-恭侯傅則-侯傅偃。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因陰陵侯傅偃參與西距50千米外所奉壽春邑上級長官、淮南國王劉安謀反,事敗受牽連,世襲的陰陵侯國被除。
王莽篡政後,改九江郡為延平郡,改定遠陰陵為陰陸,改曲陽為延平亭,置入陰陵縣,改東城為武城。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延平郡復為九江郡,屬揚州(初治歷陽,今和縣歷陽鎮,後改治壽春),九江郡移治陰陵,即在今定遠縣永康鎮古城村。
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劉延不斷違法,由淮陽王遷徙為阜陵王后,又被降為阜陵侯,還被官吏監管。
孝章帝劉炟於章和元年(87年)八月巡行九江郡,在揚州治壽春接見其叔叔、阜陵侯劉延。
之後復封阜陵侯劉延為阜陵王;又以阜陵多水潮濕,賜遷阜陵王國都至「壽春邑」,食邑由原來的一個阜陵縣,增加到五個縣。
阜陵王國復置於章和元年,而《後漢書·郡國志》所載東漢郡國為順帝永和五年(140年)簿籍,其時阜陵王國存在,不知何故未作記載,以致於當代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編著《中國歷史地圖集》時,在「東漢時期圖組編例」中說:「章帝章和元年置阜陵國,永和時見在,而《續漢書》竟不載。
」在「揚州刺史部」圖幅中,他只把阜陵縣標在九江郡範圍內,縣治位於今全椒縣東南。
而阜陵王國所領5縣中,除原有的阜陵縣和新遷都的壽春縣外,其餘3縣未作明確記載,當在九江郡所轄的十四城中,陰陵城附近。
此後阜陵王國都又建置在何處?研究表明,後來,阜陵王國都又遷移建置在定遠城西北30千米,同繁華的九江郡治陰陵城同城而治,類似於西漢淮南王劉安國都與九江郡治同治於壽春邑;以至於范曄《後漢書·郡國志》只記載九江郡所轄十四城,而不便記載只領五縣、不上不下規模的阜陵王國。
回顧歷史記載:東漢建武十七年(41年),漢光武帝封其子劉延為淮陽王,後於永平十六年(73年)遷徙封他為阜陵王,食二縣,置入九江郡。
建初元年(76年),削劉延為阜陵侯,食一縣,置入九江郡。
章和元年(87年),復置劉延為阜陵王,食五縣,置入九江郡,遷徙阜陵王國都於壽春縣,之後又遷徙王都到九江郡政治中心、郡治陰陵城。
永元二年(90年),劉延去世,諡曰「質王」,其子殤王劉沖繼位;兩年後劉衝去世,無子,封其兄劉魴為阜陵王;劉魴死後,其子劉恢繼位;劉恢死後,其子劉代繼位。
永憙元年(145年),劉代去世,無子,阜陵王國廢除。
建和元年(147年),劉代的兄長劉便親被封為阜陵王,在九江郡治陰陵城復置阜陵王國。
劉便親死後,其子劉統繼位;劉統死後,其子劉赦繼位。
建安十一年(206年),劉赦去世,無後,阜陵王國廢除,併入淮南郡。
由此可見,在陰陵城曾設置過中、高級政權機構——郡、侯、國治與都,其中有西漢陰陵侯國、東漢九江郡治、東漢阜陵王國、蕭梁北譙郡治和東魏北譙郡,長達八百年時間。
《辭海》注「九江郡」:治今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西、安徽、江蘇至東海的廣大地區。
九江郡相當於現在的省級機構,這裡聚集一批高官顯貴,具備了建造一批高等級陵墓的政治條件和經濟條件。
尤其是,地位顯赫的西漢4位陰陵侯和東漢8位阜陵王坐過陰陵城,還有定遠縣境內秦末立都東城的楚王襄強、西漢孝文帝八年(前172年)封東城侯劉良、漢武帝封東城侯劉遺、漢武帝封東城侯居股萬戶,西漢河平二年(前27年)封大司馬王根為曲陽侯、封賞一萬一千七百戶(侄子王莽做了皇帝)等,秦末與兩漢共有17位王侯在古定遠縣境內活動過。
這些達官顯貴與王侯去世後,很可能就安葬在陰陵與東城、曲陽三縣境內,成為高等級的漢墓。
今在定遠縣博物館展出從古陰陵一帶漢墓出土的86塊漢畫像石,蘊藏著大量的歷史信息。
從漢畫像石圖案來看,墓葬主人都是侯王一級的人物,與之相對應的有:定遠城東北40千米,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為「晉獻公驪姬墓」的大雙墩(2017年7月滁州市政府公布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和小雙墩、馮墩,定遠城東南30千米,唐李泰《括地誌》記載為「虞姬墓」的孤堆(2017年7月滁州市政府公布為市文物保護單位)等,共有6座大型古墓,還有古陰陵城四周地下埋藏著的大量漢代古墓群,以及陰陵城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情況,都值得後人去很好地思考探究。
定遠大雙墩古墓
定遠虞姬墓
三、關於古陰陵漢畫像石的研究
所謂漢畫像石,是指漢代埋藏地下墓室、墓地與祠堂、墓闕、廟闕等建築上雕刻畫像的建築構石。
漢畫像石內容豐富,取材廣泛,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狀況、風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藝術品,也是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資料。
《辭海》說:「迷信者認為,人死後精靈不滅,稱之為『鬼』。
」《說文解字》解釋:「鬼,人之歸也。
」《古漢語字典》「葬」解釋:「表示把屍體埋於草(土)之中。
」古人認為人最終都會死去,他就成了另一類精靈,稱其為「鬼」,就到了另一個世界去生活了,他的屍體只能埋葬起來。
古人就仿照此人生前的生活方式在地下為他修建了地宮,同時,也把死者生前生活和工作時用過的物品一併放在墓葬里,稱為陪葬品。
漢代有厚葬的風俗,漢墓大都有很多陪葬品。
那時的陪葬品到了今天便成為文物。
在古代,墳和墓不是同一概念:「墳」,指高出地面的土堆,俗稱土谷堆,下面沒有安葬死人。
「墓」,才是安葬死人的地方,但普通人的墓上面沒有土谷堆,古時稱「不封不樹」,今天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族依然沿用漢代葬禮風俗,只有王侯級別的人物墓才有資格封土成丘。
漢畫像石所描繪的撲朔迷離的宇宙空間,具有一種盪人心魄的巨大震撼力。
這種深沉、博大的藝術氣魄,是特定時代的產物。
兩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燦爛輝煌的時代,在強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寬闊歷史舞台上,各類生機勃勃的英雄人物應運而生。
漢畫像石就是從這片英雄時代的沃土上生長出的一株藝術奇葩。
專家認為,漢畫像石的發現和研究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即金石學階段、考古資料積累階段和綜合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為金石學階段,時間上大體上從北宋末年到二十世紀初。
這一階段的特點,主要是非經系統科學調查和發掘的零散著錄。
第二個階段是考古資料積累階段,約從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這是一個用近代考古學方法積累漢畫像石資料的階段。
在調查中,用考古學的科學方法進行了測量和記錄,從而使漢畫像石的研究開始走出金石學家的個人書齋,進入到考古科學的領域。
研究方法也不再是簡單地著錄圖象或孤立地進行畫像題材內容的考證,而是將漢畫像石作為考古學的研究對象,力圖從整體上加以考察。
但這一階段的研究,忽視了對社會關係的注意,對漢畫像石本身的發展序列,同一建築內不同內容畫像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對墓室畫像與祠堂畫像之間的有機聯繫還沒有給予關注。
因此,這一階段只能認為是一個資料積累的階段。
第三階段即綜合研究階段,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漢畫像石的研究進入到對漢畫像石進行分區和分期的研究。
在此基礎上,對漢畫像石各個方面進行研究,諸如雕刻技法、圖像內容的解釋和考證、圖像的配置規律、各類題材內容畫像之間的聯繫;漢畫像石所反映的漢代禮制、風俗、宗教信仰;漢畫像石所屬建築的復原等專項研究也相繼展開,有的還進行復原零散畫像石,進而進行整體建築的復原。
漢畫像石稱得上是古典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完美結合的典範。
一方面,它必須正視和尊重社會禮制和風俗,把當時祭祀祖先的場面加以提煉加工,儘可能準確、真實而又細緻、鋪張地描繪出來;另一方面,它又力圖表現人們對生命戰勝死亡的渴望,將個人的生死放到宇宙世界的永恆變化中去進行表現;用遠古神話去描繪宇宙世界,使漢畫像石具有一種撲朔迷離的神秘魅力,充徹著一種古拙、樸野、奇詭的力量。
在二百餘年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漢畫像石所取得的巨大藝術成就,使它不僅成為漢以前中國古典美術發展的巔峰,而且對漢以後的美術發展也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四、如何理解和鑑賞漢畫像石
漢畫像石記錄兩漢社會的方方面面。
漢畫像石通常被使用在墓葬,或者墓葬的地面附屬建築物中,如祠堂、闕、碑之中。
劉漢王朝盛行「靈魂不滅,事死如生」的喪葬理念和風俗,崇尚與實施「以孝治天下,以孝選賢能」的用人政策。
因此,不僅諸多王公貴族把墳墓修得像生前宅邸一樣豪華氣派,就連不太富足的中下層地主也流行傾家蕩產厚葬逝者,以博得孝名,躋身於仕途。
漢畫像石畫面題材涉及祥瑞異獸、神話典故、百業實錄、闕樓橋樑、車騎儀仗、舞樂百戲、奇花異草、宴飲庖廚,等等,幾乎無所不包。
對於研究漢代社會的構成與風俗民情、建築、家具、器物、服飾、髮式等,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是考察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和藝術發展的珍貴史料。
在我國建館最早、藏品最多的漢畫像石雕刻藝術博物館是「南陽漢畫像石館」,收藏約2600件漢畫像石(磚)。
漢畫像石構圖簡潔、洗鍊而氣魄雄強。
在不同地區發現的畫像石(磚),在題裁與造型上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處,充分顯示了漢王朝是一個封建大一統的國家。
但由於地區習俗的不同,漢畫像石內容、藝術形式和雕刻技法等方面又各有特點。
漢畫像石(磚)的圖像中採取的藝術手法極其多樣而鮮明——以常青樹象徵靈魂不死,以乳丁紋象徵子孫興旺,以羽人象徵升仙,以四神象徵星象……這些採用的都是象徵手法。
有的把舞蹈人物概括成一個人形的模糊動態,把人物的四肢概括成一條線,運用的是概括性法則。
許多幾何紋,如米字紋、菱形紋、回字紋、盤長紋、三角紋等都屬於抽象造型的範疇。
還有很多類似於西方立體主義特徵的形象。
魯迅對漢畫像就非常鍾愛,先後收集到241張南陽漢代畫像石拓片。
他曾說:「唯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唐人線畫,流動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闢一境界也。
」這批漢畫像石拓片現藏於北京魯迅博物館,後被精選編輯成《魯迅藏漢畫像》,由上海美術出版社於1986年出版。
了解了漢畫像石的基本知識,對照來看定遠縣永康鎮古陰陵一帶出土的86塊漢畫像石,基本上完備地具有了上述特徵。
定遠縣出土的漢畫像石表現的題材十分豐富,有神話故事、奇禽異獸、車騎出征、樂舞百戲、狩獵放牧、宴飲儀式等眾多內容,構圖與雕刻都十分精美。
當前,對進一步深入細緻地做好定遠漢畫像石的研究和利用工作很有必要,很有價值。
因為年代久遠,漢墓亦多有被盜,後人將漢畫像石用於其他在不同的建築物中,也是許多漢畫像石出土之後的遺憾命運。
我們的宣傳和文化部門對漢畫像石應進行搶救性地徵集,把散落於民間的很多漢畫像石,以及其他與之相應的文物及早完整地搜集起來,以便有利於作進一步的研究,如,出土的漢墓葬主人為哪些人?墓葬有何裝飾和規格?墓葬里每塊漢畫像石之間有何聯繫?如此等等,都亟待人們去作深入細緻地挖掘、研究與整理。
(2017年9月19日,參考定遠陳厚章同志、滁州倪陽同志資料)
...
作者簡介:董書冰——定遠縣政協文史委員、安徽省作協會員
原創視頻、微文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2000年時發掘的寧夏中寧龍坑漢墓群
龍坑,全稱叫「龍坑溝」,人們習慣上將古城子至茶坊廟的這段溝道簡稱為龍坑。龍坑溝是明代以前為了分流清水河的洪峰而開挖的一條人工河道。它自風塘溝的北端築壩,開口向西北方向引流,途經白土梁,古城子南...
徐州漢畫像石:體會劉邦故里「大風歌」的遺風
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桑梓故里,兩漢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近一個世紀以來,徐州地區發現的大量漢畫像石、漢畫像石祠堂、漢畫像石墓葬,為國內外學者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圖像資料。徐州漢畫像石已經成為歷史學、考...
一座色彩絢爛的漢代藝術宮和歷史博物館(家在鄭州連載50)
家在鄭州 點讚家鄉 張老師帶您游鄭州(五十)作者:張宏傑中國最大的漢墓——「中華東漢第一墓」一座色彩絢爛的漢代藝術宮和歷史博物館一卷行走在地下的漢代
中國古代大漢帝國衰敗一個重要原因是厚葬?
漢代國力的強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厚葬成為有漢一代的整體風氣。正如《潛夫論·浮侈篇》所云:「今京師貴戚,郡縣豪家,生不極養,死乃崇喪,或至金鏤、玉匣、檽梓、梗、楠。多埋珍寶、偶人、車馬,起造大...
大漢氣象,齊魯行之漢代畫像石展
大漢氣象漢代畫像石是中國漢代畫像石藝術的傑出代表,他以質樸深沉的民族本土意識成為世界古代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漢代畫像石是漢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等建築上雕刻畫像的建築構石。漢代人以石為第,以刀帶...
鮮為人知的銅奔馬出土之謎
文物,在博物館中永遠是孤寂的。它們冷漠,沒有生氣,任由人觀賞。然而,那些國寶背後卻往往有著一個個火熱的令人心潮澎湃的故事。國寶級文物銅奔馬的出土,背後就有這樣一個故事。銅奔馬,1969年9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