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漢墓發掘,重現一段灈錦江邊兩岸花的流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時光倒流回西漢年間……在一台3米高的大型紡織機前,機杼聲聲,一位長髮及腰的美麗織女手起手落之間,一段段華美如雲彩的蜀錦在織機下延伸著。

2012 年至2013 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組,對老官山的四座西漢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的考古發掘。

當一座漢墓被打開時,考古人員驚呆了!這個2 號墓葬的木槨上鋪了一層棕墊。

墓主人是一位50 歲左右的女性,而在她的棺木底部陪葬著4 台結構複雜木質織機模型。

其中一台較大的織機如果按照真實比例復原,竟然有一個20 人的會議室那麼大,那將是歷史上的巨無霸織機。

在織機模型周圍還有15 個彩繪木俑,木俑的左胸上佩戴有不同的銘牌來區別其職務,形同於現在的上崗工作證。

從這個場景,我們可以想像出漢代蜀錦紡織是何等的興盛!

老官山出土織機模型

「錦」是11 種絲織品中最高級的奢侈品,只有皇室貴族、達官貴人才能使用。

「織彩為紋曰錦」,古人稱錦,即金也,意思是其價如金。

蜀錦與南京雲錦、蘇州宋錦、廣西壯錦齊名,位居四大名錦之首。

四川古稱「蠶叢」,早在原始時期就有了養蠶的傳統,是我國的蠶絲業發祥地之一。

蜀地的蠶絲,質地優良,由此促成了蜀錦的誕生。

揚雄在《蜀都賦》中說:「爾乃其人,自造奇錦」。

左思的《蜀都賦》也說 :「百室離房,機杼相和。

貝錦斐成,攫色江波。

」蜀錦的歷史,至少應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三星堆出土了大量來自印度和緬甸的貝幣,則足以說明古蜀地區早在張騫通西域之前,就已經開闢了通道與中亞沿海地區有了經濟往來。

所以,當公元前2世紀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夏(今阿富汗境內)看到了從身毒(古印度)運銷來的四川土特產——邛竹杖和蜀布。

正如季羨林先生指出,成都所產的蜀錦經南方絲綢之路國內段傳到緬甸,再由緬甸傳到印度。

《華陽國志》中記載蜀地寶物,便將錦、繡與金銀珠玉同列。

正因為如此,三國時期,頗有商業頭腦的諸葛亮把蜀錦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物資的高度。

他下達了《言錦教》,語重心長地教育老百姓:如今蜀國窮得叮噹響,我們要想脫貧致富只有依靠蜀錦!他親自動手在府邸周圍種桑 800 株進行示範,以鼓勵人們生產蜀錦。

這樣一來,蜀錦不僅近銷魏、吳兩國,還遠銷東南亞,為蜀國的發展掙了大量的銀子。

漢代是成都織錦業的一次巔峰。

成都建有織錦工場,設有錦官督造,故稱「錦官城」。

織女們「濯錦」之江稱為「錦江」,織錦工人的聚居地稱為「錦里」,來往官客商驛站稱為「錦官驛」,成都簇橋稱為「簇錦鎮」,可見當時織錦之盛。

電視劇《漢武大帝》中的有一段很精彩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故事,很多人以為那純屬虛構,然而,新疆尼雅遺址出土的一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實物,卻告訴人們這一典故確有其事。

據考古學分析,這件織錦就來自四川,古蜀人的星象觀念與傳奇預言在冥冥之中居然不謀而合!也許這可以說明古蜀人不僅織錦工藝精湛,而且天文學水平也無比卓越。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

蜀錦工藝發展到唐代,迎來了最鼎盛的輝煌時期,出現不少巧奪天工的精品。

詩人劉禹錫曾有詩詠蜀錦:「灈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

唐玄宗時,一件耗用百金以絲線織成的「蘭亭序」文字錦,被當作國寶珍藏在宮中。

唐中宗時,其愛女安樂公主出嫁,四川供俸的一條「單絲碧羅籠裙」,其工藝水平精細到令人髮指,上面織就的小鳥圖案只有米粒大小,卻眼睛鼻子嘴巴具備,視力不好的人要用上放大鏡才看得清楚。

那時,外銷的蜀錦價值連城,收藏在日本的正倉院和法隆寺的「蜀江小蟠」、「蜀江太子御娟傘」的殘片,被日本人視之為珍寶。

在新疆出土的許多織錦殘片也是蜀錦。

敦煌出土的文書記載了在敦煌銷售的各種絲綢,其中就有來自四川的織成錦、軟錦、紅川錦、紫錦等。

唐代外銷織錦

到了明清時期,「方方」、「雨絲」、「月華」三種織錦工藝被稱為「明清三絕」。

尤其是「雨絲」、「月華」兩種蜀錦,飄渺迷離如無邊絲雨灑落花叢,如夢如幻似朗月清輝傾瀉人間,其精湛的織造技藝令人拍案叫絕。

成都名為「錦官城」,這座城市跟蜀錦有著深刻的淵源。

徜徉成都街頭,你會發現很多街道、店鋪都以「錦」命名。

蜀錦發展到現在,主要靠口傳心授進行手工織錦。

2006 年,蜀錦織造技藝被國務院命名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成都的蜀錦織繡博物館,坐落在杜甫草堂附近,這裡不僅有大型蜀錦織造工場,還陳列了歷代錦繡紋樣藝術品和清代花樓木織機。

漫步博物館,從秦漢到唐宋再到明清,歷代的錦繡紋樣在射燈照耀下煥發出熠熠神采,每一幅織錦都如此精緻美麗,每一個紋樣都如此鮮活細膩,讓人不禁想像,是什麼樣的巧手慧心才創造出了這麼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博物館現存的清代織錦大花樓織機6米長、5米高。

織錦時由拽花工和織工兩人配合,拽花工坐在花樓上提升經線,織工在機下負責穿緯線,兩人配合稱為「挑花結本」。

提一次經,打一次緯,循環往復千萬次,才能織出雲霞雨絲一般的蜀錦。

據織錦師傅講,一般的蜀錦,即使是最熟練的職工,一天還織不到一尺,「寸錦寸金」之說果然不虛啊。

大花樓織機(蜀錦織繡博物館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萬縷千絲織蜀錦

「咱們嗩吶也是匠活兒,是匠活兒,就得有人把責任負起來。」依稀記得,這是電影《百鳥朝鳳》中的一句對白。影片中,陶澤如飾演的焦三爺把自己學徒時的第一把嗩吶傳給了徒弟天明,這一幕讓多少觀眾為之動容。2...

如果你了解了蜀錦,就了解了中國歷史!

春秋戰國至更早春秋戰國至甚至更早,就已經初步形成了「南方絲綢之路」,這條路上商人們把蜀錦和其他貨物銷往印度、緬甸,繼而又轉運中亞。從成都出發至印度的一段被稱為「蜀身毒道」,由於它始於絲織業發達的...

非遺Time|蜀錦織造技藝

蜀錦,又稱蜀江錦,是指起源於戰國時期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所出產的錦類絲織品,成都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漢族手工織錦技藝在這片土地上已延續了兩千多年。它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並稱為中國三大名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