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分別藏於山西與上海博物館,有什麼情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悉歷史文物的朋友都知道,上海市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來自山西的晉侯蘇鍾,出自晉候墓。

但是這樣一件本該屬於山西的文物,怎麼會跑到上海去呢?

晉侯蘇鍾,西周時期金屬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晉侯穌鍾14枚藏於上海博物館,2枚藏於山西博物院。

晉候墓位於山西曲沃縣北趙村的晉候墓,共九代19位晉侯及其夫人已在這個小村莊的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

隨著19座晉侯及其夫人墓的發現,證實了兩千年前這裡曾是晉國最早的都城。

然而,因為晉國都城的原因,這座不起眼的小村莊卻迅速地"著名"起來,不少文物走私者聞風而至,以高價收購這些被盜的珍貴文物,而這座村莊也因而迅速致富,被人稱為"小香港"。

在某位晉侯的墓地中隨葬有一組精美的編鐘,共有16件,可惜其中的一部分在正式的考古發掘之前,就被盜墓賊竊走,流落香港。


晉侯蘇鍾,銑間距12.9厘米。

該編鐘總計16件,其餘14件由上海博物館從境外購回入藏。

編鐘分兩組,三種式樣,非同時鑄造,測音卻和諧,是標準配律。

16件鐘上共刻有355字的長篇銘文,完整記錄了西周厲王三十三年,晉侯蘇率軍參加周厲王親自指揮的討伐東夷的戰爭。

晉侯蘇因戰功,多次受賞,因作此編鐘。

晉侯蘇鐘的發現與馬承源有著巨大的關係。

馬承源(1927-2004),浙江鎮海人。

1954年起就職於上海博物館,歷任保管部副主任、青銅研究部主任和上海博物館館長。

主要從事青銅器、簡牘研究和鑑定。

曾任上海博物館顧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顧問、保利藝術博物館顧問、中華世紀壇名譽館長。

20世紀50年代中期,馬承源和他的同事到處徵集文物。

一次,他在美國好友范季融先生陪同下來到古玩街,在一家小店櫥窗里看到一隻鼎,不覺眼睛一亮。

取出來一看,雖然表面土銹甚多,但從銹跡斑斑的銘文中,"晉侯"二字依稀可辨。

他反覆地觀看,似乎有點愛不釋手。

但馬承源身上的港幣不多,隨行的范先生見狀,料定這是一件非同一般的文物,就訊問店主美國信用卡是否可用,在劃卡成功後就將此鼎買下,隨手交給馬承源,捐給上海博物館了。

從此,這個文物就進入了上海博物館。

經過清洗去銹,鼎身現出了43字銘文。

西周時代鑄銘晉器在此之前基本上沒有發現過,此鼎便成為當時發現的西周中期鑄有長篇銘文的惟一的晉器,彌足珍貴。

後來,馬承源回憶時曾說:

"我當時馬上告訴香港這個古玩店,'這14件鐘,你不要給別人看古玩行有這個規矩,給人看了以後,只有不要了以後,才可以給第二個人看。

'我跟我的同事們商量一下,這套鍾是了不得的東西,我們趕緊要把它寄回來。

大概寄了十二三個箱子,裝的大箱,裝回來了,裝到上海博物館。

打開一看,這確實是非常早的晉侯墓編鐘。

"從此,晉侯蘇編鐘成了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晉候蘇編鐘是我們中國燦爛文化的表現,值得驕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上海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什麼是山西的文物

熟悉歷史文物的朋友都知道,上海市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來自山西的晉侯蘇鍾,出自晉候墓。但是這樣一件本該屬於山西的文物,怎麼會跑到上海去呢?晉侯蘇鍾,西周時期金屬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你不知道的國寶故事(二)

在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64件頂級國寶文物之中,有一件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一套編鐘,共有16件,其中14件於1992年由上海博物館從香港一個古玩肆購回,另外2件後來出土。所有編鐘都是甬...

又分又合的稀世珍寶——晉侯蘇鍾

晉侯蘇銅編鐘是近年發現的最有價值的青銅器之一,是曲沃縣北趙晉侯墓地 8 號墓即晉侯蘇墓的隨葬品。鍾銘文標有周王紀年與很多曆日,為探討西周年代學的若干問題提供了新的材料。一、又分又合的稀世珍寶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