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農業文化起源再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摘要】中國史前農業起源和發展一直是考古界所關注的重要問題,其中稻、粟兩種文化是農業文明發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稻作文明和粟作文明分別在南、北方起源並形成各自發展區域,從祖本植物、地理環境、氣候環境、水源等方面分析,均可找到適應稻、粟起源及傳播的軌跡,故有"南稻北粟"之說。
但是近年來考古發掘材料顯示,稻、粟作物在南、北的生產區域是互有重疊的,並在黃淮地區出現稻、粟混作區,這便為研究稻文明與粟文明傳播途徑提供了新的論據。
以此為研究背景,結合《國語》《說文解字》等文獻史料,從考古發現和史料研究兩個層次分析北方粟文化與南方稻文化在史前農業文化起源中產生的關聯,得出稻文化與粟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常出現"稻亦是粟,粟亦是稻"現象及"此消彼長"態勢,為探究中國早期農業文化起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早期農業起源 粟文化 稻文化 交融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1期
讓牛河梁告訴世界中華文明五千年
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而有據可查的歷史只限定在距今四千年,之前的一千年即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由於缺乏考古實據一直廣受質疑。位於遼寧、內蒙古、河北三省區交界的牛河梁大型史前祭祀遺址群的出現,以...
聚落考古揭示中華文明起源脈絡
20世紀中葉興起的聚落考古考察人類棲居形態的特點和變化,在了解社會結構的特點與演變軌跡等問題上顯示出其潛力。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山東省文物局主辦、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
古脊椎所等在稻作起源研究中取得進展
稻作起源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主要研究內容涉及水稻馴化的起始時間、地點和動因。以往研究發現,我國南方新石器早期遺址似乎不利於水稻大植物遺存的保存,難以成為探討這一重要科學問題的可靠...
廣東出土1.4萬年前稻作遺存 或成稻作文明源頭
農業起源是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在低緯度地區,農業起源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稻作起源。早年間,受限於技術的考古科學研究者只能發現距今6000—5000年的農業遺存——碳化合物,而這...
解讀紋飾:培育考古學科增長點
許倬雲、李學勤等學者曾經從全局角度出發,對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進展進行過總結,他們都傾向於認為考古學是其中進步最顯著的學科。這個判斷和認識是符合實際的。總體來說,目前考古發掘的規模和基本情...
中華文明起源新論:長江流域是中原文明發祥地
作者:中山大學、台灣中正大學歷史系 郭靜雲學界一般認為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二里頭就是夏都,而所謂鄭州商城、偃師商城是商王朝早期都邑,位於武漢附近的盤龍城不過是商人南土。筆者搜集資料,循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