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故都統萬城發現中亞粟特人壁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網西安7月9日電(記者馮國、李樹峰)匈奴故都統萬城的考古發現往往引起海內外注目,考古人員研究發現在北朝時期(約距今1500年)的墓葬壁畫中意外發現信奉拜火教的中亞粟特人的形象,為絲綢之路研究提供重要資料。

統萬城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城北58公里處的白城子村,是東晉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

近年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古城遺址進行了持續性發掘,出土了一批從北朝到北宋時期的珍貴文物。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統萬城遺址考古隊隊長邢福來說:「我們在北朝墓葬的清理中發現了一批壁畫,它們包含的人物有佛教徒,也有來自西域的粟特人形象。

粟特人原是生活在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一帶的古老民族,從中國的東漢時期到宋代,一直活躍在絲綢之路上,以擅長經商聞名於歐亞大陸。

根據壁畫中高鼻深目等人物特徵,尤其是拜火壇等拜火教(即襖教)物品,都顯示出其身份來源中亞粟特人。

邢福來表示,經過多年來考古研究發現,統萬城在歷史上曾是絲綢之路北線上的重要城鎮。

它處於黃河幾字型內,西通河西走廊,東接山西大同,在鮮卑北魏時期地處要衝,佛教、拜火教(即襖教)等僧侶及其文化也駐足於此,從而留下了如今豐富的絲路珍品。

史載,統萬城在大夏政權滅亡後,統萬城作為北方重要城鎮,仍舊被西魏、北周、隋唐、五代等幾個朝代延續使用。

直到北宋初期,由於西北党項族勢力的崛起,宋太宗下令把居民內遷到今天的綏德、米脂一帶,統萬城被焚毀,隨後消失在沙漠深處。

800年後的清朝道光時期,又重新被人們發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亞藝術考古學家來蘭開展學術講座

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英國倫敦大學絲路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亞藝術考古學家毛銘博士近日應邀到敦煌研究院,作了題為「大夏佛教考古」、「中亞大使廳壁畫:武則天時代的G20峰會」、「尋找消失的白匈奴:從撒馬...

張無忌、小昭和絲綢之路有什麼關聯

絲綢之路是眾所周知的古代東西方交流的要道,也是連接不同文明的重要環節。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實施,以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加之2014年「絲綢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聯合申遺進入...

還原絲綢之路上碰撞與交融的壯闊歷史

絲綢之路是眾所周知的古代東西方交流的要道,也是連接不同文明的重要環節。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實施,以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加之2014年「絲綢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聯合申遺進入...

馬爾夏克:中亞考古之父

【讀書者說】作者:徐文堪(系《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總編審、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研究員)編者按:絲綢之路文化成為當前學界的熱點,也受到多方的關注。海外學者的絲綢之路文化研究,對國內相關領域研究具有一定...

《絲路譯叢》第一輯近日出版

近幾年關於絲路文化的書籍亮點頻出。12月11日,上海書城一周一期的全國新書發布廳上,灕江出版社首推《絲路譯叢》三本以及期刊《絲路藝術》。發布會現場,復旦大學教授徐文堪、《絲路藝術》執行主編洛齊以...

陝西統萬城遺址出土精美宗教壁畫墓

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在對匈奴故都——統萬城遺址進行勘探發掘時,意外發現了一座被盜擾的精美壁畫,為人們了解其時的宗教、習俗、藝術和建築等提供了珍貴資料。統萬城遺址地處陝西與內蒙古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