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夏克:中亞考古之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讀書者說】
作者:徐文堪(系《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總編審、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研究員)
編者按:絲綢之路文化成為當前學界的熱點,也受到多方的關注。
海外學者的絲綢之路文化研究,對國內相關領域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期《光明悅讀》為讀者推薦灕江出版社近期出版的翻譯著作「絲路譯叢」。
該叢書內容涵蓋了中亞五國絲路考古的最新成果,為我們提供了大量「一帶一路」的文化信息,揭秘了許多歷史懸案,揭示了中國古代文化與中亞諸文化的密切關係。
我們刊發兩篇相關的文章,以饗需要了解海外絲路研究動態的讀者。
碎葉城出土的神祇與駱駝銅牌。
圖片選自《絲路譯叢第一輯·玄奘之旅》
2006年7月28日,馬爾夏克教授在他從事考古工作的片治肯特場地去世,按照當地的習俗,於當天埋在他長年從事考古工作的遺址旁。
十年後,灕江出版社首次引進馬爾夏克著作的中文簡體版,以紀念這位「中亞考古之父」。
馬爾夏克(1933.7—2006.7)生於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
他的父親伊利亞·雅科夫列維奇·馬爾夏克(筆名伊林)是中國讀者非常熟悉的科普作家,同時他也是工程師、兒童文學作家,他的作品譯介到中國已有七八十年的歷史。
影響深遠的青少年讀物《十萬個為什麼》,名稱就是取自馬爾夏克父親伊利亞的作品。
馬爾夏克的伯父也是著名的俄羅斯作家和翻譯家。
美國學者樂仲迪評價道:「馬爾夏克對粟特傳奇、童話、寓言的鐘愛,就是源自其家族的天才基因」。
1954年馬爾夏克21歲,追隨中亞考古學家亞歷山大·別列尼茨基教授參與考古發掘。
1956年,馬爾夏克在莫斯科大學獲得考古學學位,前往塔吉克斯坦科學院任助理研究員,1958年轉到冬宮博物館工作。
1965年在列寧格勒大學取得考古學博士。
1978年升任冬宮中亞和高加索館長,1983年擔任片治肯特考古隊隊長。
他專注於片治肯特城的發掘工作足足有50年,2006年7月28日,在考古現場殉職。
遵從其遺願,他的骨灰被安葬在片治肯特古城城牆之外。
馬爾夏克學識淵博,用俄文、英文、法文寫作,著作等身。
他治學的範圍從地中海地區延伸到中國,尤以對中亞和波斯的金銀器、粟特壁畫和雕塑的研究為學界所稱道,被譽為當世解讀中亞和波斯古代藝術的第一人。
由於馬爾夏克出眾的學術成就,他生前獲得的學術榮譽很多,他獲得過法國金石與銘文學院頒發的吉爾什曼獎章、塔吉克斯坦頒發的友誼獎章、俄羅斯頒發的終身成就獎等。
《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收錄了馬爾夏克和夫人臘絲波波娃的論著九篇,大多是首次與中國讀者見面。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壁畫與娜娜女神》,第二部分是《突厥人與粟特人》,第三部分是《粟特與北朝》。
該書除正文外,還收入了譯者撰寫的對馬爾夏克夫婦的深情回憶文章;並附北京大學榮新江教授紀念馬爾夏克的專文和他所編《馬爾夏克歷年著作》;美國學者樂仲迪所寫的題為《中亞考古之父》的悼念文章;這些資料對於全面了解粟特考古的歷史和現狀,以及馬爾夏克教授的學術業績,是極有幫助的。
本書第一部分三篇文章,著重論述古代粟特藝術的三大中心:即布哈拉古城的瓦拉赫沙宮殿、撒馬爾罕古城的大使廳、撒馬爾罕以東60公里的片治肯特古城。
粟特人建立的國家分布在粟特地區大大小小的綠洲上,其中以撒馬爾罕康國為最大。
粟特人主要信奉源遠流長的瑣羅亞斯德教(祆教、拜火教),從考古發現來看,這一信仰滲透到了曆法、禮儀、建築、壁畫、習俗以及日常生活。
片治肯特城的發掘工作,在世界考古史上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項工作的主要領導者,就是馬爾夏克教授和他的夫人瓦倫蒂娜·臘絲波波娃女士。
對於世界聞名的撒馬爾罕古城大使廳壁畫,馬爾夏克進行了多年研究,他的最終結論是大使廳的創作有兩種可能:一是作於658年,唐高宗加封拂呼縵為粟特王之時;二是作於公元640年,突厥統治粟特時期。
大使廳的四面牆展示了絲路的四大國家:西牆突厥、南牆波斯、北牆唐朝、東牆印度。
本書第三部分,討論了出土於中國,現藏日本美秀博物館的北朝石雕,並與現藏法國、德國、美國的安陽石榻、國內發掘的安伽墓葬和虞洪石槨以及出土于山東青州(益都)的北齊石刻進行比較研究。
3世紀到8世紀之間,由於商業利益的驅使,加上粟特地區戰亂等原因,大批粟特人沿著陸上絲路東行到敦煌、新疆;之後更移民到北朝的長安、洛陽、太原、安陽等地。
在中國新疆,有大量的粟特語文獻出土,內容多是宗教文書,包括佛教、基督教、摩尼教。
除了紙質、木牘和羊皮文書之外,蒙古等地還有一些重要的碑銘出土。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從中國敦煌以西的烽燧中發現了七封「粟特語古信札」,經過著名語言學家亨寧和辛姆斯-威廉士等先後解讀,確定時代為公元313年西晉南匈奴叛亂之際。
「粟特人在北朝」是近年國際絲路學界最熱門的主題之一。
2001年5月,馬爾夏克夫婦來到北京進行學術交流,與中國學界討論粟特人在北朝的祆教遺蹟。
2016年是馬爾夏克教授在中亞場地逝世十周年,他的論文選集《突厥人、粟特人、娜娜女神》以中文出版,是對他最好的紀念,筆者謹在此鄭重推薦。
《光明日報》( 2017年02月21日 16版)
還原絲綢之路上碰撞與交融的壯闊歷史
絲綢之路是眾所周知的古代東西方交流的要道,也是連接不同文明的重要環節。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實施,以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積極響應,加之2014年「絲綢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聯合申遺進入...
中亞藝術考古學家來蘭開展學術講座
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英國倫敦大學絲路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亞藝術考古學家毛銘博士近日應邀到敦煌研究院,作了題為「大夏佛教考古」、「中亞大使廳壁畫:武則天時代的G20峰會」、「尋找消失的白匈奴:從撒馬...
【專訪】考古專家毛銘談中亞考古:胡旋舞、安祿山和被遺忘的國度
2003年夏天,倫敦大學藝術考古博士毛銘第一次來到中亞,她跟隨葛樂耐和馬爾夏克兩位教授,參加了以撒馬爾罕和片治肯特為基地的發掘亞歷山大希臘式穀倉和喀喇汗王朝宮殿壁畫的考古活動,這兩位教授均是粟特...
全國新書發布廳 | 《絲路譯叢》:揭秘一帶一路上的歷史懸案
1999年至2007年間,聯合國考古隊在中亞五國和印度北部「玄奘之路」上收穫重大發掘成果:數百尊佛造像,兩萬平米壁畫,足以再造一個敦煌;同樣的八年,中國北方陸續出土中亞來華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
《絲路譯叢》第一輯近日出版
近幾年關於絲路文化的書籍亮點頻出。12月11日,上海書城一周一期的全國新書發布廳上,灕江出版社首推《絲路譯叢》三本以及期刊《絲路藝術》。發布會現場,復旦大學教授徐文堪、《絲路藝術》執行主編洛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