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全國動物考古學研討會」會議紀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2015年11月28日,第六屆全國動物考古學研討會在重慶師範大學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國考古學會動物考古專業委員會、動植物考古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重慶師範大學主辦,重慶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承辦。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國家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重慶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山西大學、安徽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國內科研院所與高校的50餘位學者同仁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重慶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院長常雲平教授主持,重慶師範大學副校長楊新民教授首先致辭歡迎與會代表並祝賀會議順利召開,還簡要介紹了重慶師範大學的歷史學科的發展情況。

隨後,常雲平教授宣讀了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尼古拉?額羅茲諾夫院士賀電,對本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

重慶市文物局辛軍局長致辭歡迎各位學者聚會重慶,並對三峽工程在中國考古學研究中的作用和價值進行了高度評價,隨後在介紹重慶市近些年來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工作之後,辛軍局長表示希望各位專家今後更加關注和支持重慶市考古文博事業的發展。

中國考古學會動物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袁靖研究員對本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並對2015年中國動物考古研究工作進行了總結和盤點。

他認為,2015年中國動物考古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新資料的出土、新文章的發表、新觀點的提出以及科研人員的增加、國際交流日趨頻繁的開展說明動物考古這一學科的重要性與旺盛的生命力。

此後,袁靖主任又鼓勵大家今後的工作要繼續以考古學問題為導向,在科學精神的推動下努力實現資料搜集的科學性、研究方法的科學性、研究思路的科學性,開拓動物考古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本次大會特邀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員和中國考古學會人骨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吉林大學朱泓教授做主題演講,他們分別從各自視角向與會學者分享了他們對於動物考古研究的思考,以便加強不同學科間的溝通與了解,這是本次大會的一大亮點。

王仁湘研究員以「與人同行:動物考古的另類思考」為題,從精神文化的角度,向大家介紹了他從動物類素材探討中國古代早期藝術、宗教與神話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心得與創見。

朱泓教授則從方法論的角度,以蒙古族源問題的生物考古考察為例,向與會學者分享了如何將形態學、古DNA、穩定同位素分析方法融入考古學研究之中,解決具體的考古問題,這是多學科研究的典範之作。

本次會議共有20位學者做了學術報告,內容涵蓋對理論方法的思考、新方法新技術的探索、研究個案的剖析、基礎工作的建設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展示了中國動物考古學研究近年來取得的成就。

重慶師範大學武仙竹教授向大家介紹了他在小哺乳動物考古研究方面的思考。

結合具體研究案例,他指出小哺乳動物在對認識遺址的結構與人類行為模式方面具有重大潛力,今後要有目的地開展專項研究。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同號文研究員介紹了古生物學對動物考古學的貢獻,他認為埋藏學對理解動物遺存的形成狀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科學的研究方法則可以幫我們更加全面的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

動物考古研究中,動物遺存鑑定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侯彥峰副研究員、王娟博士與鄭州大學李凡博士分別向與會學者分享了腹足綱動物與瓣鰓綱動物、未成年山羊與綿羊、黃牛與氂牛在骨骼形態方面的鑑定特徵,這些工作對於今後相關動物遺存的鑑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安徽大學戴玲玲博士以下王崗遺址豬群結構M2牙齒的幾何形態測量為題,向大家報告了幾何形態測量在家豬馴化、品種培育與種群遷徙方面的應用潛力。

四川美術學院周宗凱教授做了題為「絕滅動物復原工程」的講演,向與會者展示了三維復原的絕滅動物,他呼籲要將科學與藝術高度融合,將絕滅動物資源重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張蕾副研究員分享了近些年來動物標本三維圖像製作的心得體會,並重點介紹了數碼製圖的技巧。

吉林大學碩士研究生張哲匯報了吉林大安後套木嘎遺址2012IVG2的動物考古學研究,她認為該遺蹟中的動物骨骼絕大多數屬於野生牛科,而如此眾多的骨骼遺存則應是短時期內大規模宰殺行為和宴饗活動所致。

西北大學李悅博士對新疆石人子溝與西溝墓地馬骨脊椎的異常現象進行了分析,她認為脊椎病變特徵對於認識早期騎馬技術的出現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李志鵬副研究員介紹了河南洛陽伊川徐陽東周車馬坑祭祀用牲研究的初步結果,認為該車馬坑中發現的「頭蹄葬」與殉馬並存現象體現了中原文明與遊牧文化禮俗的融合併存,並結合先秦文獻提出該墓地很可能與春秋晚期活動於中原地區的陸渾之戎有關。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呂鵬副研究員以安徽何郢遺址為例探討了商周時期祭祀用牲制度的演變過程,他認為商代中期祭祀用牲制度逐漸由豬優位向牛優位轉化,而作為普通聚落的何郢遺址沒有資格用高規格的祭祀禮儀,因此祭祀犧牲仍以豬為主。

西北大學碩士研究生侯富仁報告了對陝西咸陽聶家溝骨坑的初步分析結果,他根據骨坑出土成品和廢料分析了西漢早期制骨作坊選料、取料、制坯、打磨精修等一系列流程和當時制骨手工業的性質與特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趙欣博士根據對殷墟出土家馬遺存線粒體DNA的研究,發現殷墟家馬線粒體的遺傳多樣性較高,但從毛色上看卻只有栗色與棗色,這種現象可能表明商人選育家馬時對毛色的偏重,由此論證中國家馬起源外來說。

中國科學院大學楊益民教授的演講題目為「新疆古墓溝墓地的牛奶資源利用」,他根據紅外光譜和蛋白質組學檢測出的牛奶酪蛋白指出,古墓溝墓地已經開始對牛奶製品進行開發,而奶製品的利用對於新疆史前人群更好的適應當地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陳相龍博士匯報了遼寧大連小珠山遺址動物骨骼穩定同位素研究的最新進展,他根據穩定同位素測試結果認為小珠山三期時家豬已經開始出現。

山西大學侯亮亮博士對商族早期的生業經濟進行了研究,根據對河北滏陽營與河北村動物骨骼的穩定同位素結果的分析,他認為兩遺址家畜飼養方式差異很大,這應是先商時期生業經濟多樣化的一種體現。

南開大學張國文博士以「北魏畜牧業探討」為題作了演講,從考古發掘與歷史文化的角度探討了拓跋鮮卑從遊牧社會到北魏建立,再到遷都洛陽家畜飼養的演變,並結合同位素分析方法,分析了家畜的飼養策略以及在拓跋鮮卑人群食物資源中的地位。

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馬姣匯報了廣西地區晚更新世亞洲象攝食行為與生態環境研究的最新進展,她根據穩定同位素結果認為亞洲象以C3植物為攝食對象,但攝食對象可能存在個體差異和季節性差異。

中國科學院大學胡耀武教授分享了他對我國動物考古研究中穩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現狀的思考。

在總結了穩定同位素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之後,他指出今後的工作一方面要繼續深化基礎考古學和動物考古學的融合,另一方面要積極開拓新方法,開展碳、氧與氫、氧同位素分析工作。

在談到家養動物起源研究時,他認為穩定同位素研究可以在探討動物馴化機理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應該與形態學、古DNA研究一起形成家畜起源研究方法論的三足鼎立之勢。

閉幕式由重慶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蔣紅副書記主持、常雲平院長致答謝辭。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馬蕭林研究員首先做大會總結,他指出本次會議報告涉及時間跨度大、研究地域廣,新的研究領域不斷出現。

他認為,從近些年的發展來看,動物考古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研究方向不斷拓展,研究內容逐漸豐富,學科的交叉不斷加深,今後的工作可以在借鑑西方研究方法的同時,發揮國內資料豐富的優勢,多出優秀成果、多發西文論文,加強國際對話,擴大國內動物考古研究在國際上的學術影響力。

最後袁靖研究員感謝重慶師範大學對於本次會議成功舉辦付出的努力,並對重慶近些年來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績表示欽佩和祝賀,激勵大家要以前輩學人為榜樣,紮實做學問,為中國動物考古研究的明天共同努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隆重開幕

10月29日上午,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在湖北省天門市隆重開幕。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

「早期夏文化探索」課題籌備會會議紀要

為了探索早期夏文化研究,「早期夏文化探索」課題籌備會於2016年12月18日上午在鄭州市召開,會議探討了課題的申報立項等相關問題。會議由鄭州市嵩山文明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張建華主持,出席會議的嘉賓...

「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紀要

10月14-15日,在為期兩天的「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上共有近50名專家學者發言,其中10位進行大會主題報告。主題報告會和三組分組討論分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何駑、葉...

強化課題意識 增進學術交流

動物考古學是考古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內容主要是通過鑑定和分析考古遺址中出土的動物遺存,以認識古代存在的動物種類、自然環境、古代人類與動物的各種關係及古代人類的行為特徵。中國動物考古學研究肇始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