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課題意識 增進學術交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動物考古學是考古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內容主要是通過鑑定和分析考古遺址中出土的動物遺存,以認識古代存在的動物種類、自然環境、古代人類與動物的各種關係及古代人類的行為特徵。

中國動物考古學研究肇始於20世紀30年代,於90年代逐步形成自身的學科體系,其開創和發展的歷程是中國考古學學科發展的縮影。

動植物考古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2010)和中國考古學會動物考古專業委員會(2014)的設立,有助於從組織機構上引領中國動物考古學的學科導向,整合研究力量,提升研究水平,推進廣泛而深入的國內外學術交流,掌握國際學術話語權。

由此,中國動物考古學邁入了一個穩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在此,我們系統回顧中國動物考古學在2016年的學科發展狀況,並對其今後5年學科發展進行設想。

專題研究深入

本年度,國內動物考古學研究論文共發表71篇,開展專題研究的有50篇,涉及生業、骨器、馴化、同位素等10個方面。

生業研究在對具體遺址乃至特定區域獲取動物資源方式研究的基礎上,重點關注生業方式與中華文明形成之間的關係。

其中,袁靖認為,中原地區龍山文化時期所形成的多品種家畜飼養方式和農作物種植方式為該地區文明化的起源和早期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

趙志軍等人從鹽業資源、農業生產、畜牧業、陶製品和玉器工藝等方面,揭示了中華文明形成階段的技術與生業的指標性特徵。

骨器研究呈現出兩個鮮明特點:一方面,對骨器本身所做研究愈加精細,對骨料選用動物種屬、部位、製作工藝等詳加考察,並藉助於實驗考古的方法復原骨器製作流程,如陳全家等人對內蒙古哈民忙哈遺址出土骨器所進行的研究,侯彥峰等人對蚌刀和蚌鐮等的製作方法進行模擬實驗考古研究;另一方面,從宏觀角度對制骨作坊和手工業及其生產性質進行考察,如陳國梁等人通過對二里頭遺址制骨遺存(作坊和骨器)進行梳理,對骨器製作流程和技術、制骨作坊「官工」性質等進行探索研究。

動物馴化研究繼續關注傳統意義上的「六畜」,如武莊等人對中國最早家犬源於河北南莊頭遺址進行多角度分析,尤悅等探討了新疆地區家養綿羊出現和早期利用。

同位素研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碳氮穩定同位素所揭示的動物餵飼策略,陳相龍、戴玲玲、凌雪等學者就陝西渭河流域考古遺址、河南新砦遺址和新疆石人子溝遺址出土家畜遺存的食性進行分析,揭示了各地區在各文化階段對不同動物所採用餵飼方式的異同;二是鍶同位素研究所揭示的家養動物的地區來源,以趙春燕為代表,就青海喇家和陝西石峁遺址動物牙釉質進行鍶同位素比值分析,以探討家畜是本地還是外地飼養。

祭祀研究主要集中於對祭牲的考察。

一方面是微觀考察,如對內蒙古涼城縣窯子和小雙古城墓地祭牲進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宏觀把握,或以較長的時間跨度為縱線,如呂鵬以安徽何郢遺址為切入點,探討了祭牲禮制化的形成進程,或以特定時代為剖面,如對西周墓葬隨葬車馬及其制度、秦墓中的動物頭骨隨葬與社會等級的關係等進行研究。

主持召開國際學術會議體現了中國動物考古學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增強。

2016年10月,「2016國際動物考古協會理事會暨全球發展與中國視角動物考古學術研討會」在河南鄭州舉行,這是國際動物考古協會(ICAZ)首次在歐美以外的國家和地區舉辦國際理事會,此次會議充分肯定了中國動物考古學過去十年在實驗室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和長足發展,與會者還就加強國際動物考古學者與中國同仁的交流與合作等議題達成廣泛共識。

「兩庫」建設卓有成效

中國動物考古「兩庫」包括標本庫和資料庫。

標本庫收藏量穩步擴增。

依據「將今論古」的原則,現生動物標本的收集和收藏是做好考古遺址出土動物遺存鑑定工作的基礎條件,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動物考古實驗室為例,本年度新增完整哺乳動物骨骼標本6架,其中包括汗血寶馬等珍貴品種;此外,還新增6處考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遺存,其中包括河南殷墟和廣東南海一號等重要考古遺址。

資料庫建設發展迅速。

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動物考古實驗室為例,自2012年啟動動物考古資料庫建設至今,建設動物遺存鑑定原始資料庫共100餘個,現生動物標本基礎信息資料庫1個(數據2300餘條),動物考古學研究參考文獻資料庫1個(數據1000餘條),動物標本三維數字化處理資料庫開始起步,使用數字攝影測量與多視角三維影像重建技術對動物骨骼進行三維影像重建,自然科學測試和分析資料庫正在數據匯總,涉及碳氮同位素分析、鍶同位素分析和古DNA分析3個資料庫。

學科發展前瞻

中國動物考古學在2016年取得不俗的成績,這是需要肯定的主要方面,同時,我們也應反思在學科發展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以「發揚成績、反思不足、力爭創新」為座右銘,中國動物考古學今後可以從以下7個方面加強工作。

1.強化課題意識。

圍繞動物考古學的前沿、熱點和空白研究課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研究工作,樹立課題意識,堅持原創性原則,組成可以長期協作的研究團隊,相互交流、共同促進、合力共贏,從而積累實踐經驗,推進研究水平。

2.重視方法論的建設。

提高動物遺存的鑑定水平,推廣統計學方法的科學應用,突出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有機結合自然科學方法,通過系列採樣和系統測試,形成可以相互比對和印證的多重證據鏈或數據流,深入關於古代社會資源、技術和生業的研究。

3.加強研究隊伍建設。

用心做好青年學者的培養,形成良好的「傳幫帶」人才培養模式。

開展動物考古技師隊伍建設,提高其動物遺存鑑定水平,著力培養優秀者提高研究水平。

4.打造動物考古「兩庫」建設。

動物標本的收集和收藏、資料庫的建立和共享等耗時耗力,但作為推進動物考古學學科發展的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我們必須常抓不懈,藉助專業學術網站及時公布最新資料庫資源,通過資源免費共享的方式推進整體研究實力的提升。

5.增進國內外學術交流。

嘗試藉助現有多種網絡平台隨時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討學術問題。

提高國際學術課題的參與度,逐步完成由資料提供者向研究參與者(甚至主持者)的轉化。

積極參加(甚至組織)國際學術會議,讓國際學術界聽到來自於中國的聲音,掌握中國動物考古學研究的話語權。

6.發表高質量原創性研究論文。

2016年度發表的71篇論文中僅有3篇為英文論文,今後應強化英文文章的發表,提升中國動物考古學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同時,除動物遺存鑑定報告外,應加大綜合性、專題性研究論文的發表。

7.開展公眾考古工作。

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動物考古實驗室在北京大學塞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成功舉辦國內首次動物考古學專題學術展覽,受到大眾一致好評,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啟發,今後需要努力將學術成果帶出書齋,積極向大眾展示中國古代在家畜飼養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發明創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李伯謙先生的主要研究領域和學術成就

構建青銅文化結構體系 1926年考古學家李濟發掘了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這是中國學者自己主持的第一次考古發掘工作。1928年,在傅斯年的努力爭取下,剛剛組建的中央研究院設立了歷史語言研究所,下設考...

鄒衡先生的主要學術貢獻

鄒衡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學術成就巨大。先生最大的學術貢獻是創立了中國夏商周考古的學術框架體系,從而使幾代學子從中受益,被譽為「學術大師」「夏商周考古第一人」當之無愧。其學術貢獻主要體現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