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行唐故郡遺址入選2017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8年伊始,河北考古傳來好消息!1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石家莊行唐故郡遺址成功入選2017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發現:填補冀中地區同期考古空白

故郡遺址位於石家莊市行唐縣南橋鎮故郡村北,地處太行山東麓山前地帶,東依大沙河。

目前確定遺址面積約50萬平方米。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5至201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石家莊市文物研究所、行唐縣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對墓地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及發掘。

已探明遺址中心區域面積超50萬平方米。

方圓兩公里內調查有六處新石器及戰國-隋唐時代的城址、墓葬、遺址。

迄今發掘8000平方米,清理東周墓葬37座、車馬坑7座、水井49眼、灰坑520餘座、窯2座、灶2座、灰溝兩條,出土銅、金、玉、陶、蚌、骨角器上千件(組)。

初步認定為春秋晚期至戰國前期北方戎、狄族群的貴族墓地和戰國前期居住址。

墓葬以積石墓為主,有5組相對集中,各有墓葬3到5座及車馬坑1到2座。

部分墓葬壁龕置銅器或殉羊頭蹄,個別填土有豬、狗殉牲,腰坑隨葬銅器。

葬具有一棺一槨、單棺和無葬具等幾類。

葬式為仰身直肢或側身直肢。

遺物有銅鼎、瓠壺、壺、豆、敦、匜、盆、舟、勺、劍、戈、鏃、帶鉤、當盧、金盤絲耳環、金箔片、綠松石、瑪瑙觿、環、佩、管、水晶珠等。

出土陶器

去年行唐故郡遺址的發掘引發媒體和大眾高度關注,原因之一就是這裡特點鮮明的車馬坑。

譬如考古隊命名的二號車馬坑,東西長20.85米,東西縱列擺放1輛小車和4輛駟馬車。

小車置於最東端,未見系駕動物;4輛駟馬獨輈車,16匹馬殺死後擺放在車輛系駕位置。

車輪卸下扣置於車輿上或放置在車輿下。

4輛車車輿表面或以紅黑、紅黑白色漆繪,或貼飾金箔。

坑底中部兩側各有一個壁龕,內各殉一成年男性。

東側還有殉獸坑,坑內分三層埋放牛羊馬頭蹄,初步確定至少有羊頭260個、牛頭26個,馬頭22個。

二號車馬坑西側的主墓東西長3.7米、南北寬2.7米。

對此考古隊相關人士稱,「二號車馬坑內用五輛車組成出行車隊陣列,規模宏大,是先秦時期車馬陣容的珍稀標本;用不同方式裝飾不同車輛及馬匹、不同構件及方式編串清晰可見的鞁具與挽具,為復原先秦時期車馬系駕方式提供了罕見的實物資料;車馬坑前葬有單獨的殉獸坑,坑內分層埋放大量的牛、羊、馬頭蹄,形制獨特,是考古中首次發現,為先秦時期的喪葬祭祀用牲乃至賵賻助喪制度提供了全新資料。

車馬坑

故郡遺址發掘填補了冀中地區同期考古空白。

墓葬狹深積石、動物頭蹄葬及銅鍑、直刃匕首式短劍、金盤絲耳環、瑪瑙飾品、飾有綯索紋的青銅器,殉人、大量殉牲,別具一格的車馬裝飾,在同期中原各國極為罕見,是北方族群自有特色;同時,車馬埋葬制度,青銅器、陶器紋飾、造型、器物組合等又顯現深受晉、燕等中原文化影響。

為研究戎狄等北方族群的華夏化進程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解讀:行唐故郡遺址發現並非偶然

行唐故郡遺址的發現並非偶然,這片土地歷史深厚文化燦爛。

故郡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春長,圍繞本次發掘撰文《行唐故郡》回顧了行唐從古到今的輝煌。

行唐原名「南行唐」,張春長寫道:「是『唐(堯)南行』的倒裝句,源於聖人的傳說,意為唐堯從北邊領地『唐』出發詣平陽即位,南行途經此地。

」北魏去「南」字為行唐,此後經久延傳,成為今天行唐縣名。

南行唐初為邑,只是居民聚居之處,周赧王二十四年(前291年)始建城。

「單從大秦帝國公元前221年設縣開始算起,至公元517年行唐遷治犢乾城,故郡作為行唐縣治和郡城不下700年。

行唐故郡曾是鮮虞、白狄故地。

夏商周時代的鮮虞——中山國,是中國歷史上光彩奪目的一段。

「順著歷史上溯,太行山東麓這個小國,起初倒無驚天之舉,但代之的白狄延續其名,卻攪起陣陣攻伐風暴,成為華夏雄國的大患。

煙雨明滅的『鮮虞』,公元前503年淡出江湖,但精彩方才啟幕。

繼續的中山,在燕、趙、齊間幾度興亡。

」張春長文中提到,三起三落的鮮虞中山在先秦時代的強國夾縫中,創造了絢爛文明,「故郡就是中山人世代生活的腹地和靈魂棲息的故園。

」現代史上的故郡,也曾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1937年開挖的數百米地道,至今依然蜿蜒在這片田野,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絕好題材。

此次故郡遺址發掘印證了這片土地的神奇,張春長寫道,「故郡墓葬的車馬坑最值一提。

它在河北省本就罕見,要論保存最佳,故郡車馬坑可拔頭籌。

五輛車串排的陣列,漆彩貼金的車輿,華美絕倫的絡轡,代表了墓主的尊貴,殉人現象和殉獸坑昭示著迥異中原的戎狄作風。

」遺址出土的文物也很搶眼,「就像那隻奇特的鳥蓋瓠壺,它是一種動物和一種植物,即鳥和葫蘆的巧妙合體。

鳥爪抓蛇,喙可開合。

整壺輪廓像一隻報曉雄雞,神采奕奕,恰似古天文星象中『瓠瓜星』亦即『天雞』之象,遠非普通用品,而是只有特定身份才能使用的禮器。

鳥蓋瓠壺

隨著發掘的深入,諸多謎團也引發了考古人的濃厚興趣——墓葬形制不同是年代差異、還是族屬有別?積石墓、三馬車是否帶有中山國的鮮明特色?……對此張春長昨天說,此次能入選2017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大家都很欣喜:「通過此次入選,能引起全國文物界專家以及社會各界對故郡遺址的關注,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深感榮幸。

」目前考古隊工作人員依然堅守在一線,考古發掘一直在有序進行。

他還表示正向國家文物局申報2018年工作規劃,「繼續科學、有序地進行故郡遺址的考古發掘。

幕後:重大考古發現展示舞台備受矚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創始於200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被學術界譽為「中國最新考古信息的交流平台」和「重大考古發現的展示舞台」。

評選出的「六大考古新發現」是由論壇評審委員會從全國各考古機構推薦的最新考古新發現中,經過嚴格篩選產生。

有業內人士稱,「六大」的評選標準主要看其學術價值及蘊涵的歷史和文化信息是否重要,是否運用了考古發掘的新方法、新理念。

此次與河北行唐故郡遺址一起入選年度「六大」的還有新疆吉木乃縣通天洞遺址、山東濟南市章丘區焦家新石器時代遺址、福建明溪縣南山遺址、湖北京山縣蘇家壟周代遺址和吉林安圖縣寶馬城金代遺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故郡遺址入選 2017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填補冀中地區同期考古空白■河北保存最完好車馬坑很罕見稿件來源:石家莊新聞網□本報記者 黃鎣2018年伊始,河北考古傳來好消息!1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故郡遺址之價值篇|驚喜遠遠超出想像

行唐故郡村的巨大發現被評為2017年全國六大考古發現時,被命名為「行唐故郡遺址」,這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故郡村被發現是因為掘出來許多文物,進而挖出了戰國時期的古墓,那麼為什麼又被命名為「遺址」呢...

行唐故郡遺址入選國家級考古發現

去年6月8日,本報整版刊發一篇題為《行唐故郡考古發掘出春秋戰國貴族墓葬》的報導,帶領讀者近距離了解了近年來河北省考古界的一次重大考古項目的進展。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7年中國考...

河北行唐發現東周時代古墓群

光明日報訊(耿建擴、郝子朔)6月8日,河北行唐縣南橋鎮故郡村北,考古隊員小心翼翼地在大小不一的探方里忙碌著。這是一處約有50萬平方米的古墓群,經專家初步確定,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貴族墓地以及戰國...

行唐故郡考古映現戎狄華夏化進程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5年至201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石家莊市文物研究所、行唐縣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對故郡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及發掘,發現了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

我市行唐故郡遺址成功入圍

稿件來源:石家莊新聞網本報訊 (記者 劉迪) 2月26日,由國家文物局主辦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在入圍終評的26個項目中,我市行唐故郡遺址成功入圍。 行唐故郡遺址位於行唐...

考古專家在河北行唐故郡墓地獲重要發現

新華社石家莊6月6日電(記者曹國廠)考古專家目前初步確定,位於河北省行唐縣南橋鎮故郡村北墓地年代為春秋晚期——戰國早期貴族墓地,以及戰國早期的居住址。專家認為,這對進一步探尋鮮虞、中山國的歷史、...

行唐故郡考古有新發現

本報訊(記者龔正龍)6月4日,由省文物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石家莊市文物研究所、行唐縣文物保護管理所主辦的河北行唐故郡考古發掘現場工作會在行唐縣舉行,來自省文物局、北京大學、中國社會...

行唐故郡遺址

故郡村是河北省中部的一個村莊,隸屬石家莊市行唐縣南橋鎮。史書記載「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割真定地置南行唐縣,治所在今故郡村,屬鉅鹿郡。二世元年(前209年)武臣立為趙王,...

2016年秦文化考古大事記

湖北棗陽郭家廟墓曾國墓地再出重大考古發現郭家廟墓地隸屬於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一、二組,坐落在漢水支流滾河北岸。總面積達120萬平方米以上。文化堆積以東周時期墓葬為主,也有戰國晚期、明清時期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