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留下「真彩秦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夏寅正在修復兵馬俑的色彩 記者 謝偉 攝

這是一支濃墨重彩的地下軍團,在它們身上,還發現了失傳已久的「中國藍」和「中國紫」……

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橫空出世。

44年來,一大批文保工作者為守護這批珍貴的文化遺產嘔心瀝血,用不懈的探索,為世界留下了「真彩秦俑」。

而這斑斕的色彩,也見證著改革開放40年來,科技和文保水平的飛速發展。

探索

這是一支濃墨重彩的地下軍團

兵馬俑給大多數人的印象是青灰色的陶人,但2014年,一個名為「真彩秦俑」的展覽卻讓它的顏色驚艷了世界。

當年展覽中的37件(組)經過修復保護之後的兵馬俑一經展出,就聚焦了觀眾的目光,粉紅的臉、朱紅的甲帶、褐色的鎧甲讓世人嘖嘖稱讚,驚嘆不已。

從44年前兵馬俑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起,它的保存環境便發生了變化,光照、空氣等自然因素使原本多彩的秦俑瞬間「黯然失色」。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在考古發掘的同時,必須即刻對每個陶俑進行現場保護。

但當年因為彩繪保護技術的欠缺,很多色彩都沒能留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保護部主任、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副主任夏寅,在博物院工作超過20年。

日前在實驗室中,他站在一尊正在修復的軍吏俑旁說:「兵馬俑原本就是一支濃墨重彩的地下軍團,在兩千多年的埋藏中,經歷了大火焚燒、俑坑坍塌、地下水侵擾……使陶俑陶馬身上的大部分色彩被破壞。

如今俑身上僥倖遺留下來的色彩殘跡,如果出土時不及時採取保護措施,極易損壞。

」而夏寅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守護兵馬俑的色彩。

這些年來,留住兵馬俑的色彩,一直是夏寅和他的同事們探索和攻克的難題。

夏寅說經過多年的研究,文保人員已經知道了彩繪脫落的真相。

根據陶俑出土情況看,兵馬俑表面的彩繪由生漆、礦物顏料、調和劑三類材料組成。

生漆是一種天然塗料,兵馬俑身上的彩繪則是礦物顏料,而調和劑是將顏料黏附在一起的膠料。

尋找

如何才能留住2000多年前的色彩

是什麼導致了那些彩繪的脫落?脫落的過程又是什麼樣的?如何戰勝這些複雜的原因,留住兵馬俑的彩繪?

夏寅說,早期的工作人員觀察了出土後自然乾燥過程中彩繪的損害現象,大致可以分為:生漆層和顏料層出土之時便整體從陶俑上脫落,粘在周圍的填土裡;顏料層和生漆層分離;多層顏料層的層次之間發生分離;同一顏料層內部發生分裂;顏料層輕擦掉粉、輕壓就散;生漆層出土後,在乾燥過程中,很快發生強烈的收縮、龜裂、起翹、捲曲、脫落,乾燥後變得極易碎裂,一碰就斷,一捻就成粉多種情況。

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科技和保護水平的進步,國內外學者使用了微量化學法、氣相色譜法、酶聯免疫吸附測定等對兵馬俑表面的彩繪調和劑進行分析,但由於調和劑流失、老化以及顏料的干擾,只能鑑定出調和劑為蛋白類物質,未見油類、脂類、多糖類。

此外,文保專家發現兵馬俑表面的彩繪工藝是髹漆 彩繪工藝,即先在燒制好的兵馬俑陶體上塗生漆,然後將顏料研磨充分後,加入調和劑調成顏料漿,然後用此在生漆層上進行彩繪。

依照上面的材料和工藝,兵馬俑彩繪的結構一般是生漆底層 表層顏料的結構。

不過從出土實物看,兵馬俑表面的彩繪,也有兩層生漆一層顏料的,還有一層生漆兩層顏料的。

據了解,早年間有文保專家做過一次模擬實驗。

將一塊已經脫離陶體的生漆層碎片置於載玻片上,從相對濕度100%的環境中,放入相對濕度60%的室內環境中,觀察到漆皮在4分鐘內發生了嚴重的起翹、捲曲。

這一實驗表明,生漆層對環境濕度的變化非常敏感。

當時文保專家們還做了另一個實驗,將6片保存有彩繪的剛出土陶片,放在不同相對濕度的恆濕器中。

結果表明,在相對濕度為44%、57%、67%的條件下,25天後彩繪開始脫落;在相對濕度為76%、83%的條件下,65天後彩繪開始脫落;相對濕度93%的條件下,100天後彩繪仍完好無損。

如此看來,出土的秦俑如果不進行及時保護,彩繪在出土時就會從陶體上脫落,或者在新的環境中失水乾燥脫落。

那麼要保護兵馬俑的彩繪,固色的時間和對濕度的把控都是技術的關鍵。

突破

利用顯微鏡看到色彩斑斕的兵馬俑

為了突破彩繪固色的科研難題。

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的科研團隊,將兵馬俑表面漆層與現代新制的漆膜進行對比。

在顯微鏡下觀察,古代漆層表現出嚴重的氧化和老化。

顏料中的調和劑也大多降解或流失,彩繪各層之間、底層與陶體之間以及顏料層內部的結合力都很微弱。

正是因為如此「虛弱」的結構,才導致兵馬俑出土後彩繪很難維持原狀。

既然彩繪是兵馬俑身上最難守護的細節,那兵馬俑身上究竟有多少種顏色呢?夏寅說,這些年來經過廣泛的採樣分析,已經可以確定兵馬俑彩繪使用的顏料既有天然礦石加工後的色彩,也有人工合成的礦物。

常見的顏色有白色、綠色、藍色、紅色、紫色等。

這些顏料色彩斑斕,在顯微鏡下,呈現出別樣的姿態。

夏寅指著實驗室里一尊正在修復的兵馬俑說:「硃砂是兵馬俑表面常見的紅色顏料,很多將軍俑的甲帶上都能看到硃砂的紅色。

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發現,兵馬俑表面的硃砂礦料當時應該揀選嚴格,研磨得十分充分,色澤純正鮮艷。

除了硃砂的紅色外,綠色在兵馬俑彩繪中也很常見。

近期正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寶展廳展覽的「綠臉俑」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綠臉俑」臉上的綠色是一種叫石綠的顏料。

夏寅說它是中國古代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綠色顏料,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上就存在大量石綠。

兵馬俑表面還有大量白色和粉色,經過檢驗分析,夏寅的研究團隊發現,這兩種顏色中應用了大量骨白。

這種顏料一般是由動物骨骼高溫下燒製得來的,這是一種人造的白色礦物顏料。

目前中國古代骨白顏料應用的實例,在秦代咸陽宮和阿房宮的壁畫以及秦陵地區與漢陽陵的陪葬坑中均有發現。

夏寅說,近些年來在前輩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科研基地利用偏光顯微鏡及相關的儀器設備,開展了大量的顏料分析工作。

這些分析並不局限於兵馬俑表面的彩繪,還包括大量不同時代與區域的古代顏料。

研究人員希望利用偏光顯微分析,建立起中國古代顏料歷史發展的脈絡。

在對兵馬俑表面色彩的探索過程中,文保人員通過微觀建構宏觀,利用顯微鏡,架起了溝通古代與現代的橋樑。

發現

找到「中國藍」和「中國紫」實物

這些年在守護兵馬俑的彩繪中,也有一個重要發現。

夏寅首次在兵馬俑上發現了失傳已久的「中國藍」和「中國紫」實物。

夏寅說,「中國紫」應該起源於春秋時期,「中國藍」起源於戰國中期。

從西周到戰國時期,人們就將這兩種顏色混合使用在料器、玻璃和其他裝飾品上,此後被用於壁畫和彩繪陶器上。

目前已知的使用「中國藍」和「中國紫」的地區包括陝西、河南、湖北、甘肅、江蘇等。

從襄公建秦國到秦二世滅亡,秦國的都城從甘肅禮縣到陝西咸陽共經歷了八次遷移,這些地區都分布在秦勢力範圍內,沿途的遺址中也都發現了這些顏料。

儘管秦漢時期的戰爭造成了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巨大動盪,但秦的政治體制和技術卻被漢朝所繼承。

在漢朝的河南洛陽、山東省、江蘇徐州北部也都有「中國藍」和「中國紫」發現。

東漢後,「中國藍」和「中國紫」的製造與使用突然消失了蹤跡。

夏寅說,「中國藍」和「中國紫」是由早期秦人發明創造的,這些顏料的使用軌跡恰恰與秦國從諸侯國向秦帝國發展的路線吻合。

如此看來,人工合成的「中國藍」和「中國紫」,可能是早期秦人掌握的一項「硬科技」。

這項技術在漢代得到繼承,之後卻因各種原因而失傳了。

但幸運的是,這種已經消失上千年的色彩,被夏寅和他的團隊從兵馬俑的身上找到了,他們不僅為兵馬俑留住了色彩,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色彩的絢爛。

如今,兵馬俑的彩繪保護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再也不會發生當年發掘之初色彩就會消失的情況。

而這些都得益於改革開放40年來科技水平的進步,和文保專家們心中一直不曾放下的「真彩秦俑」。

首席記者 張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科技保護,為秦俑「定妝」

秦俑修復保護現場。資料圖片今年5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啟動了兵馬俑二號坑的第二次發掘,兵馬俑中最為神秘獨特的「綠臉俑」,就出土於二號坑。出土10餘年來,彩繪「綠臉俑」始終沒有「卸妝」,這有賴於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