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挖墓,曹操和郭沫若誰更厲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民間一直有著這樣的傳聞,就是曹操個人非常的喜歡挖掘別人的墳墓,總是會把別人墓中的金銀財寶挖出來充當軍費,甚至著名的「摸金校尉」就是曹操的部下。


當然了,也有很多人說這是空穴來分。

曹操盜墓是由陳琳編寫的檄文最先提出的,而陳琳在當時卻是袁紹的手下,很多人推測,陳琳所寫是受到袁紹的命令才寫了檄文來抹黑曹操。

但是不論這究竟是真是假,咱們暫且假設這是真的,那麼咱們就把這盜墓鼻祖的曹操和郭沫若來比較一下,二人的掘墓技術誰更厲害?

郭沫若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他對歷史有著一套自己的研究方法。

他認為在古人的墳墓中會有這非常重大的發現,因此他就想要把歷朝歷代的王公貴族們的墳墓都挖出來研究研究。

在一九五五年的時候,郭沫若曾經想要把朱棣的墓穴挖開來研究,但是並沒有成功,因為當時技術有限,怕挖出來之後沒有良好的技術保存其中的文物。

但是最後郭沫若還是挖了,上面也說了,當時技術還不夠發達,於是郭沫若之挖了一點就只能無功而返。

朱棣的墓穴沒有挖成功,這不,郭沫若有打上了萬曆皇帝墓穴的注意。

在一番勘察挖掘無果之後,郭沫若再次失望,卻沒想到峰迴路轉,一個人偶然發現了萬曆皇帝墓穴的入口,郭沫若很興奮地進入了萬里皇帝的墓穴,他在其中看到了很多的珍貴文物,但是絕大部分都已經毀壞,原來是因為空氣大量湧入導致其中的文物氧化了。

郭沫若這一生中也算是挖了不少王公貴族的陵墓,曹操挖的也不少,那麼大家覺得這兩人誰更厲害些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摸金校尉的老祖宗是曹操,你信嗎!

摸金校尉們幹活,凡是掘開大墓,在墓室地宮裡都要點上一隻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棺摸金,死者最值錢的東西,往往都在身上帶著,一些王侯以上的墓主,都是口中含珠,身覆金玉,胸前還有護心玉,手中抓...

盜墓攻防術:古代盜墓需要啥技術?

隨著《盜墓筆記》和《鬼吹燈》這兩大挖墳小說相繼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人們再次燃起了對「挖墳」話題的興趣。在古代,不管是中國,還是地球另一端的埃及,有錢有權的人都傾向於「厚葬」,即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