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萬曆皇帝龍袍:出土五十年破敗不堪,一接觸空氣就會風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歷史文物,其實是要好好保護的,不過很多歷史文物都是在陵墓之內,而且這裡面的文物也非常珍貴,非常多,畢竟陵墓大都是帝王之家的,所以裡面東西自然是非同一般,故此很多人想要開挖帝陵。

在建國之後,很多文物研究學家,也都想挖掘帝王陵墓,主要是考察當時的民族文化,對當時的歷史進行研究,搶救性挖掘~

在1956年的時候,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便跟一些人對明十三陵定陵進行發掘,這個定陵乃是明朝時期萬曆皇帝的墓穴。

不過開挖這個墓穴的時候,有個叫夏鼐說現在科學技術不發達,如果貿然開挖,勢必會造成一些沒必要的損失,但是他的努力最終是化為泡影,定陵最終是被開挖,而夏鼐則是成為了當時開挖的總指揮。

雖說夏鼐並不是太樂意開挖定陵,但是命令沒辦法違抗,所以便開始挖掘了。

經過一年多挖掘,最終打開了定陵地宮墓門,經過一番勘察,發現定陵內規模不小,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地宮內的陪葬品十分繁多,而且也飛鏟更珍貴,根據統計最終挖掘出來的寶物一共有三千多件呢,只不過當時的技術條件有限制,無法對這些文物全部進行保護,所以不少文物是沒能保存下來。

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在墓穴裡面呆了很多年,墓穴裡面空氣很少,幾乎可以稱之為真空,所以這些文物沒辦法跟氧氣接觸,等跟氧氣接觸的時候,便產生氧化作用,最終是瞬間化為虛無。

所以從這次事件中,得打了一個教訓,那就是不能隨便開挖帝陵,國務院也下發了不少通知政策。

但是隨著事件的推移,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旅遊經濟的發展,所以很多地方覺得這些墓穴都是經濟點,所以開挖的勢頭慢慢抬起來,故此,國務院在1997年再次下令,對帝陵的開挖暫不進行。

不過時隔多年,之前郭沫若先生倡議開挖的帝陵,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因為國務院規定,要將定陵的一些文物給重新放入十三陵地宮,要在這裡面建立一個地下文物庫房。

因為這些文物被放的地方,並不是恆溫狀態,加上潮濕效果,所以很多東西最終是遭受到很大損失。

這裡可以拿明朝萬曆皇帝的龍袍作為案例來說,當時這個龍牌被弄出來之後,就已經開始碳化,畢竟很多年沒被拿出來,重見天日之後,便受到氧化作用,從而失去了原來色彩,如今呢,更是有些地方已經開始發黑碎裂,所以這些之前被開挖的文物最好還是放入地宮之內,面對造成巨大損失。

故此,開挖帝陵之事,小編覺得要慎重考慮,不僅是對文物的保護,也是對祖先的尊重,對傳統文化的尊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

這麼多寶貝都毀了!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下葬之所,這裡埋葬了十三位明朝皇帝,還有皇后,皇子,妃子等百餘人。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墓群,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清朝東陵幾乎已被毀於一旦,現存的中國各代皇帝陵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