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宗頤去世:什麼樣的人才配稱「國學大師」|沸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谷卿

饒選堂宗頤先生今晨(2月6日)仙逝,哲人其萎,學林藝林同聲哀悼。

1.饒宗頤治學博泛無匹,匯通古今

在近三十多年間,內地知識界和文化界對饒先生的評價有過一些變化。

改革開放初期,文化學術逐漸復興,隨著眼光轉向外界,人們發現竟有這樣一位久居香港的學者和藝術家博通至此,舉凡人文學科的各個門類,其人幾乎無不涉及。

1990年代「傳統文化熱」,饒宗頤因與錢鍾書、季羨林等學者成為偶像級人物,「南饒北錢」、「南饒北季」的稱譽由此出現。

「博通」符合傳統文化的審美與想像,但卻不是現代學術的常態。

中國內地經濟騰飛之後,文化發展與學術進步自與以往不能同日而語,由本土培養的學者也紛紛走向世界,今之視昔,文化自信洋溢,因有《被高估的民國學術》之類文章熱傳。

學術精細化、科學化之風盛熾,「通人」錢鍾書的偶像地位被「專人」陳寅恪取代,饒宗頤也不再成為學術界頂禮膜拜的對象,晚年更以文人藝術家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

假如能夠歷史地看待選堂(饒宗頤號選堂)的學術生命和成就,或不至於將他捧上神壇,也當對他獲膺「國學大師」冠冕予以理解。

饒宗頤先生一生治學所及,博泛無匹,可視為20世紀人文學術之顯學與新學的全息縮影。

他對學術史的發展有非常明確的認知,對自己在潮流和大勢中所處的位置和起到的作用也相當自覺。

▲饒宗頤。

農京早攝,作者供圖

2.饒宗頤預20世紀學術之流,得風氣之先

2003年,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內地版則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於2009年推出,共14卷20冊,別為史溯、甲骨、簡帛學、經術禮樂、宗教學、史學、中外關係史、敦煌學、潮學、目錄學、文學、詩詞學、藝術及文錄和詩詞等。

這套學術文集的分類和編排是否合理姑且不論,但大體上呈現了饒宗頤學術世界的面貌,據之足以了解選堂治學的路徑與轉捩。

文集之特意加上「二十世紀」四字,實際也體現了饒先生本人對學術史和自己學術生涯的看法,他在小引中指出:

二十世紀為中國學術史之飛躍時代,亦為返哺時代。

何以言之?飛躍者,謂地下出土文物之富及紙上與田野調查史料之大量增加。

由於考古學之推進,可徵信而無文獻紀錄之歷史年代,已可增至七八千年之久。

返哺者,謂經典舊書古寫本之重籀,奇字奧旨,新義紛披,開前古未有之局。

饒宗頤看到了近百年學術史舊學發潛、新知遞生的趨向,令他感到幸運和欣慰的是,他出生的1917年,正是王國維考證先公先王之年,而甲骨面世迄於世紀之交,恰當期頤,他不無自豪地說:

「當代學術之顯學,以甲骨、簡帛、敦煌研究之者成就最高,收穫豐富,影響至為深遠,余皆有幸參預其事。

他若楚辭與楚學之恢弘、滋大,而垂絕復興之賦學與文選學,余皆曾致力,不無推動之績。

至余所開拓之新業,如潮學,比較史前文字學與悉曇之學,則亦薄著微勞」。

李澤厚從《登幽州台歌》中看出陳子昂內心那種「得風氣之先的偉大孤獨感」,饒宗頤預20世紀學術之流,身處其間,自然而然有「得風氣之先」的感受。

而世移勢易,前輩同輩漸次凋零,那種「開先」的孤獨感則未免轉為「獨守」的孤獨感了。

▲饒宗頤。

農京早攝,作者供圖

3.晚年常來往內地,增進內陸香港間文化交流

好在饒先生是個「能夠享受孤獨的人」,而久居香港也使他得益於這「偷來的時間和地點」。

饒宗頤的學術之路由董理父親遺囑和鄉幫文獻肇端,因有機會參與粵籍前輩葉恭綽主持的《全清詞鈔》輯錄編修工作,在香港大學獲得教職後,他一面關注嶺南古史,一面研究古典藝文,今天看似龐雜無比的學術成果和著述,其實當年也是由一道道鏈條藉助種種因緣接綴而成。

彼時香港與海外漢學界聯繫密切,交往頻仍,饒宗頤先生利用各種訪學、預會、客座任教的契機,與歐美及日本、印度等國的學人商略切磋,同時留心著錄各地新見文獻,如《巴黎所見甲骨錄》《歐美亞所見甲骨錄存》《敦煌曲》《敦煌白畫》《唐宋墓誌:遠東學院藏拓片圖錄》等,既為自己和相關領域的研究者輯存難得的史料,也成為他與各國學界同人交往的最好見證。

1980年代以後,饒宗頤多次受邀訪問內地,參與學術研討、考古發掘和文化考察,增進了兩地學術與文化交流。

至於其間以書畫詩文紀游酬答,更是不可勝數,所謂「學藝雙攜」之譽,自非虛誇。

千禧之初,選堂即已感慨,晚近以來地不愛寶,新寫本不斷出土,學術界當另有新境界、新事業展開,「古典重溫,新義滋起,或可能導致未來之文藝復興,謹拭目以俟之」。

先生今歸道山,語猶諄諄,希冀在焉,來者可待。

文/谷卿(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編輯:新吾 實習生:嘉木 吳庸 校對:王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追憶一代通儒饒宗頤

請點擊標題下方的「光明微教育」關注我們,了解更多~不得不揮手說再見。生住異滅,人事更迭。在這個年關,送別宿白先生後,今天,饒宗頤先生也離世西遊,享年101歲。饒先生「業精六藝,才備九能」,被譽為...

國學大師饒宗頤去世,一個時代的結束

2月6日,101歲的國學大師饒宗頤在香港辭世。許多人或許並不了解他的學問,卻不可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饒宗頤被稱為「業精六藝、才備九能」,作為著名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古文字學家,先後與錢鍾...

十種書,認識饒宗頤先生之學問

饒宗頤先生作為國學泰斗,深受國內外學術界景仰,他的逝世是民族的巨大損失。但由於饒先生的大多數著作專業性太強,文字過於艱深,一些讀者不得不望而卻步。而且,饒先生著述宏富,據鄭煒明、胡孝忠兩位先生...

饒宗頤去世:什麼樣的人才配稱「國學大師」

藝文容止饒宗頤先生一生治學所及,博泛無匹,可視為20世紀人文學術之顯學與新學的全息縮影。饒選堂宗頤先生昨日凌晨(2月6日)仙逝,哲人其萎,學林藝林同聲哀悼。在近三十多年間,內地知識界和文化界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