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陶寺就是堯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社記者 于振海 晏國政

4月15日,一場堯文化暨德廉思想的研討會在山西省臨汾市舉辦,會上,多位專家學者表示,陶寺就是堯的都城在考古學界已形成共識,「堯都平陽」的說法已成定論。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駑說,中國歷史上有兩大至關重要的歷史疑案,一個是何以「中國」?另一個是堯都何在?或者說堯舜禹真實存在嗎?

始於1978年的陶寺遺址考古在幾年前已經解決了第一個疑問。

陶寺遺址位於山西南部臨汾市襄汾縣城東北約7公里的陶寺鎮,在考古發掘中出土了漆圭尺。

「陶寺圭尺地中刻度,從物證的角度說明最初的『中國』的含義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國。

從目前來說,陶寺就是最初的『中國』。

」何駑說。

那麼,第二個疑問該如何破題?文獻中沒有確鑿無疑地記載堯都在今天何地。

《水經注》言「堯都平陽」,傳說在今山西臨汾一帶。

然而,堯都地點還有其他含糊的文獻記載,眾說紛紜。

何駑說:「考古探索成為尋找堯都的唯一可行的辦法。

」就是要從考古發掘與研究中確定遺址的都城性質,再將相關考古資料與堯都相關文獻記載系統對比,多角度考古證據指證堯都,最後綜合得出結論。

在臨汾地區發現的龍山時代晚期超大型遺址陶寺由此進入考古學者的視野。

考古專家表示,都城考古判定都城遺址的標準有城牆、宮殿區、大型宗教禮制建築、王陵區、工官管理手工業作坊區、政府掌控的大型倉儲區和普通居民區。

「陶寺遺址都城考古實際上就是考古尋找上述都城功能區劃的證據。

」何駑說。

1978年至1984年,陶寺遺址考古發掘了居住區和墓葬區。

2000年和2001年,又發現和確定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的北牆、東牆和南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由此得以確定。

2013年以來,考古專家又對陶寺早中晚期城址有了更進一步了解。

何駑說,考古發現,大約20萬平方米的陶寺早期城址,已經初步具備了雙城制都城模式。

280萬平方米的中期城址,已成為典型的「回」字形雙城制都城,都城內功能區劃齊備且明確。

其中,宮城居城中偏北,東南小城為中期王陵區和郊天祭日的祭祀區,城外北偏西是祭祀地祗的「澤中之方丘」及其附屬建築,工官管理的手工業區在城內東南部,大約從事農業的普通居民區則設置在城內西北部。

陶寺晚期則出現扒城牆、毀宮殿、搗王陵等特徵顯著的政治報復現象。

除了考古探索之外,陶寺遺址還出土了朱書扁壺「文堯」二字,是陶寺城址為堯都平陽的文字自證。

此外,通過與《尚書·堯典》等歷史文獻的系統對比,也出現諸多契合之處。

何駑說:「綜合來看,陶寺就是文獻中所說的『堯都平陽』。

『堯舜禹傳說時代』不是傳說,而是真實存在的信史。

在研討會上,相關歷史研究學者也從歷史文獻與考古學結合的角度佐證了陶寺即堯都。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震中認為,唐堯最初居於今河北唐縣一帶,然後自北向南遷移,中途經過晉中太原,最後定都平陽。

「陶寺」與「堯都」在時空、龍崇拜、陶寺觀象台遺址與文獻天文曆法以及文明發展高度等方面相吻合。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說:「陶寺就是堯都。

我們有責任讓所有人都知道堯都就在陶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山西襄汾陶寺是最初的"中國"

以「溯中國源頭 尋華夏之根」為主題的山西·臨汾帝堯古都文化旅遊節於4月1日在臨汾市舉辦,本次活動共持續24天。作為文化旅遊節上規格較大、層次較高的一項活動,4月15日,堯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討會在帝...

專家:陶寺遺址與堯都有相當高契合度

本報訊 據人民日報報導:1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局等聯合主辦的「陶寺遺址與陶寺文化」暨《襄汾陶寺——1978—1985年發掘報告》出版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專家和學者認為,陶寺...

夏朝是否存在 到底是不是最早的朝代

在教學課本上,夏朝被當作中國第一個王朝,夏商周「三代」一脈相承。司馬遷寫的《史記》,詳細地記載了夏朝世系和夏代興亡的歷史過程。這為中國古代史學家所確信無疑,然而到了近現代,有人對夏朝的存在產生了...

臨汾陶寺讓世界矚目

帝堯之都中國之源開欄語山西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聯合我省文物部門,對襄汾陶寺遺址進行了長期的考古發掘,證實陶寺為帝堯之都、中國之源,使堯舜...

陶寺是最初的「中國」 陶寺是堯都平陽

中國網山西 綜合編輯 觀點提示:陶寺中期王墓出土圭尺,其地中刻度,從物證的角度說明最初「中國」的含義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國。陶寺是最初的「中國」。陶寺是「堯都平陽」。中國最早的國家社會不是夏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