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史冊豐富多彩的陶寺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健民(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參與陶寺遺址發掘工作)

中國網山西 綜合編輯 觀點提示:陶寺遺址的地理、年代以及文化內涵,為正當其時的「堯都平陽說」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佐證,在中國早期國家起源和形成的探索中具有重大學術意義

陶寺遺址出土的大量精美遺物和重要遺蹟,生動再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大型聚落的社會面貌。

2014年出版的考古學恢弘巨著《中國考古學大詞典》新石器時代末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條目中,有關陶寺文化的條目多達16條,除「陶寺文化」外,另有「陶寺遺址」「陶寺墓地」「陶寺M3015」「陶寺大墓ⅡM22」「陶寺半圓形特殊建築」「陶寺齒輪形銅器」「陶寺朱書文字」「陶寺彩繪雲雷紋陶壺」「陶寺蟠龍紋陶盤」「陶寺鼉鼓」「陶寺石磬」「陶寺彩繪木器」「陶寺彩繪陶器」「陶寺銅鈴」。

在「陶寺遺址」條目下介紹陶寺遺址有「早中期城址、宮殿區、倉儲區、手工業作坊區、早中期大型墓地及祭祀區內的觀象台遺址」。

可見,陶寺文化豐富多彩,蔚為壯觀。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述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的事跡。

上述五帝,史學界普遍認為屬於古史傳說時代,並非信史。

近年來,為承傳中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各地政府競相舉辦學術研討會,從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資料論證當地與相關五帝傳說的密切聯繫,這是十分可喜的高端文化現象。

但實際上相關文獻記載準確,並得到考古資料佐證的,卻多難以認證,乃至紛爭不斷。

唯有陶寺遺址的考古發掘卻獨樹一幟,以充足的實物資料,充分證實史書記載「堯都平陽」即今臨汾之說很可能是信史。

陶寺遺址的地理、年代以及文化內涵,為正當其時的「堯都平陽說」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學佐證,因而在中國早期國家起源和形成的探索中具有重大學術意義。

(堯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討會專家發言摘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

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宣漢舉辦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齊澤垚 楊陽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齊澤垚 楊陽)中國四川有巴山蜀水之稱,古代巴文明是四川地區區域...

中華祖地,紅山牛河梁!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 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遼西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松嶺山脈及努...

兩周封國暨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在臨汾舉辦

(記者孟苗)1月6日,由中國考古學會兩周考古專業委員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學北方考古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兩周封國暨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在臨汾舉辦。研討會上確立了晉國和晉文化與周文化有密切...

專家說:陶寺就是堯都

新華社記者 于振海 晏國政4月15日,一場堯文化暨德廉思想的研討會在山西省臨汾市舉辦,會上,多位專家學者表示,陶寺就是堯的都城在考古學界已形成共識,「堯都平陽」的說法已成定論。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

用考古學方法探索文化、追尋文明

十一月初,天氣漸冷、寒霜將至。「晉界」講壇第二期最後一講也在本周日與觀眾們如約而至,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曉毅老師將與觀眾一起,用考古學的方法探索文化發展的脈絡、追尋古代文明的遺蹟。 何謂文化...

臨汾陶寺讓世界矚目

帝堯之都中國之源開欄語山西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聯合我省文物部門,對襄汾陶寺遺址進行了長期的考古發掘,證實陶寺為帝堯之都、中國之源,使堯舜...

稻作農業起源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浙江浦江召開

原題:「上山文化」命名十周年暨稻作農業起源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浙江浦江召開 11月22日上午,由中國考古學會、浙江省文物局、浦江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承辦...

跨學科文化闡釋實證性考古學證據

石峁遺址的發現改變了學術界對新石器時代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認識。龍山時代至夏代早期是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過渡的重要階段,也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時期。石峁遺址的發現不僅為以往出土的石峁文物年代、文化...

「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紀要

10月14-15日,在為期兩天的「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上共有近50名專家學者發言,其中10位進行大會主題報告。主題報告會和三組分組討論分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何駑、葉...

「錢山漾文化」命名昨正式公布

光明網11-17 08:45顯示圖片記者昌銀銀本報訊「錢山漾文化」成為湖州這座城市擁有的首張「考古學文化」名片。歷經多個階段的考古發掘和嚴謹的學術研討,「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暨錢山漾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