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楚國組玉佩研究 (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第三節璜、珩
周代組玉佩的造型、形式是多樣的1,但以璜為組件的佩玉一直是學術界討論的重心,尤以「璜」、「珩」的名實問題爭訟紛紜。
其中陳夢家、唐蘭、孫機先生側重於考辨西周金文材料中的「黃」字2。
賈峨先生以文獻結合出土玉器分析了從史前到漢代璜的形制變化3,吳棠海、孫慶偉先生著重考證於「璜」、「珩」兩器的區別,後者更提出了戰國時期珩替代璜的觀點4,于成龍先生則結合楚簡文字提出戰國時期璜仍在使用5。
筆者認為,「珩」所指器形大致與璜相似,孫慶偉先生用以所區別二者的關鍵在於器身穿孔的數量與位置。
從考古出土概況來看,珩的起源當與璜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中間的轉變,是在於璜作為周代組玉佩的其中一件,因後者佩戴方式的轉變,璜才隨之改制。
其實個中關鍵處,已被上述前輩學人考證詳實,本文旨在對相關細節和爭議處稍作縫聯,以期梳理璜形器在周代的演變。
關於璜的器形,《說文》曰:「璜,半璧也。
」鄭玄註:「半璧曰璜」,即是說璜是一種半環形玉器。
關於璜的形制歷來爭議不大,但通過考古發掘我們可以看
1關於周代組玉佩的類型,參見孫慶偉:《周代用玉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78頁。
2分見陳夢家:《西周青銅斷代》,《考古學報》1956年1-4期;唐蘭:《毛公鼎「朱韍、蔥衡、玉環、玉瑹」新解——駁漢人「蔥珩佩玉」說》,《光明日報》1961年5月9日;孫機:《周代的組玉佩》,《文物》1998年第4期。
3賈峨:《說璜》,收入楊伯達主編:《出土玉器鑑定與研究》,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347頁。
4吳棠海:《春秋玉器概論》,《中華文物五千年集刊·玉器篇四》,故宮博物院,1995年,第127頁。
孫慶偉:《周代用玉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7頁;另著:《兩周「佩玉」考》,《文物》1996年第9期。
5于成龍:《關於戰國楚簡中「禮玉」、「佩玉」的幾個問題》,《中國玉文化玉學論叢·四編·下》,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702頁。
贊同其觀點的還有楊小博:《東周楚地玉器的分類、分期、分區與用玉制度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到更多細節的改變。
自紅山、良渚至春秋時期墓葬中發現的玉璜,其弧度有圓周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等不同形狀,但大體不變,一般器身兩端有穿孔,供系帶之用,而在戰國早期開始出現器身中端鑽孔的璜形器。
以山西長治分水嶺古墓群為例,M269號為春秋晚期墓,出土玉璜1件(編號M269:100),兩端穿孔1。
而M14號戰國早期墓所出璜形器,均為器身中端鑽孔,其中編號為M14:20-1的兩件,中端穿孔,兩端均琢成龍首下垂狀,龍張口圓眼(圖1-1,1)。
該玉璜中端弧頂鑽孔應當是在原有基礎上改制而來,因為這種變化在楚地墓葬中也有類似發現,如湖北棗陽九連墩M1號墓所出玉璜(圖1-1,2)2,與分水嶺M14這件不同的是,九連墩出土玉璜中端並無鑽孔,九連墩楚墓系戰國中晚期墓,而出自戰國晚期的澧縣新洲M1號墓所出4件,中央則出現圓形鏤孔(圖1-1,3)3。
這表明這種龍首玉璜在戰國早期北方地區已將其改制,在其器身中端鑽孔,而南方楚人在戰國中晚期仍保留原有風格,至戰國晚期才進行改制。
1孫慶偉先生在統計周代組玉佩第二等級墓葬列表中將長治分水嶺M269號墓所出璜形器列為玉珩,根據其界定,珩應該為中端穿孔器形,而在長治分水嶺考古報告中,M269號墓所出為一件玉璜,兩端穿孔,編號M269:100。
也就是說,春秋晚期至少在分水嶺墓中是沒有出現所謂「珩」器的,且就筆者所見,在春秋墓葬中沒有發現此類玉器,所以「珩」大概出現在戰國早期。
詳見孫慶偉:《周代用玉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71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著:《長治分水嶺東周墓地》,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336頁。
2圖片轉引自楊小博:《東周楚地玉器的分類、分期、分區與用玉制度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第44頁圖八。
3湖南省博物館等:《湖南澧縣新洲一號墓發掘簡報》,《考古》1988年第5期。
關於澧縣一號墓的年代問題,楊小博先生在其碩士論文中認為是戰國早期,而鄧紹輝先生列舉湖南省博物館一批流散文物館館藏玉器,認為其與安徽長豐楊公墓、澧縣新洲一號墓等隨葬玉器有諸多相似處。
筆者認為安徽長豐楊公墓系戰國晚期墓,則澧縣新洲一號墓應該也屬於戰國晚期。
參見楊小博:《東周楚地玉器的分類、分期、分區與用玉制度研究》,第44頁;鄧紹輝:《湖南省博物館藏戰國楚玉器》,《江漢考古》2002年第1期。
關於「改制」不僅見於上述舉例,長治分水嶺M60墓所出兩件素麵璜形器(圖1-1,4、5),器表兩端原各有一孔,已被截掉,而其中間弧頂則鑽有一孔,很明顯是將原有兩端鑽孔的玉璜改制成中間鑽孔的璜形器。
除去這種改制的類型,在戰國以後出現更多的是僅在器身弧頂鑽孔,考古報告中通常稱之為「珩」,無論是在中原或楚地早期墓葬中均有發現,不贅述。
從春秋的「璜」到戰國時期的「珩」,吳海棠先生認為其區別在於佩系方式的不同,「璜」兩端有孔,佩戴時是將凹面朝上,凸面向下,而「珩」中間鑽孔,則為凸上凹下2。
「璜」、「珩」配系方式的不同應與佩玉方式的改變有關。
石榮傳先生總結過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與楚系用玉制度,在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的中原諸侯國,其高等級貴族佩玉一般以多璜為中心的組合串飾為主,大部分為項上串飾,標誌著以項上串飾為中心的周式佩玉禮制的成熟。
至春秋中晚期,楚國勢力擴展到黃河以南,以環或璧、璜為主的組合胸腹佩飾對周式佩玉產生了影響。
而到了戰國以
1賀占哲:《分水嶺出土玉器製作工藝分析》,山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2吳棠海:《春秋玉器概論》,《中華文物五千年集刊·玉器篇四》,故宮博物院,1995年,第127頁。
後,這種組合胸腹佩飾逐漸出現較為一統的局面1。
經孫慶偉先生考證,璜出土的位置多在於人的胸部2。
以石榮傳先生之說,春秋中晚期至以前流行的項上串飾,其佩戴時垂下至於人體胸部,則與孫意見相合。
比較周式佩玉與楚式佩玉的不同,前者以項上組合串飾為主,則佩玉下端必須連接起來,所呈現的是U形,所以人們會將玉璜兩端鑽孔,凹面朝上,凸面朝下,製作為環形項圈,如西周虢國君王虢季墓所出的七璜聯珠組玉佩(圖1-2,1)3。
而楚式佩玉繫於帶上,在胸腹之間,使其垂下,其下分為兩行或單行,末端通常各以環或璜結束(圖1-2,2)4。
在時間比較上,周式佩玉流行於春秋中期以前,楚式佩玉在春秋中晚期開始向北產生影響,在戰國早中期占據了主流地位。
這些都與璜、珩的交替相符。
孫慶偉先生指出珩是璜的替代,筆者則認為兩者本是一種玉器,雖然戰國時期組玉佩的佩戴方式逐漸改變,璜的佩系方式隨之由U形改為倒U形,但璜的稱謂是並未改變的,如新蔡葛陵簡甲三137:「禱備(佩)玉,各璜。
」又簡乙三44、45:「佩玉,于山一璜。
」5可見戰國時期倒U璜形器仍被稱之為「璜」,稱「珩」之例則尚未見。
1石榮傳:《三代至兩漢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第177頁。
2孫慶偉:《兩周「佩玉」考》,《文物》1996年第9期。
3圖片引自李秀萍:《西周虢國君王七國聯珠組玉佩》,《收藏家》2000年第2期。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5陳偉等:《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那麼「珩」又是指什麼呢?唐蘭先生認為「珩」即古之「璜」,漢以後學者通常將「蔥衡」誤釋作「蔥珩」,其實「蔥衡」為系帶,「璜」、「珩」指佩玉。
只不過「璜」是古字,「珩」是春秋以後出現的新字1。
孫慶偉先生在此基礎上認為璜形器在戰國時稱「珩」,認為戰國時珩興而璜廢,且在戰國中山王墓出土數件龍形佩,其器身均有墨書「珩」字,且器身中間拱部有一穿孔,其器外形可作為「珩」的參考2。
然玉龍佩器身雖自書為「珩」字,但于成龍先生指出,此「珩」又自名為「琥」,「衡」、「珩」是言器用,而非說其器形3。
此說值得深思,只是須指出的是「衡」既非指佩玉,也不是器用4。
筆者前文已提出,戰國時期璜形器依然被稱為「璜」,「珩」所指與璜形器無關。
于成龍先生認為「珩」是「衡」的假字,是佩玉上端的一個構件,「衡」義取佩玉之上橫樑的作用。
其說在此之前就已有唐蘭先生考證,「衡」是帶,理解成「橫」的意思是沒有錯的,但與「珩」不是一物,參照賈公彥等訓詁家所說「珩」、「衡」是玉佩上方一塊橫的玉無疑是錯誤的。
綜看各家異說,雖互相辯駁,其實各有其可取之處。
「衡」是指帶,與
1唐蘭:《毛公鼎「朱韍、蔥衡、玉環、玉瑹」新解——駁漢人「蔥珩佩玉」說》,原載《光明日報》1961年5月9日,後收入《百年學術——北京大學中文系名家文存(語言文獻卷)》,第154頁。
2孫慶偉:《周代用玉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78頁。
3于成龍:《關於戰國楚簡中「禮玉」、「佩玉」的幾個問題》,《中國玉文化玉學論叢·四編·下》,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710頁。
4「蔥衡」二字幾經考辨,詳見孫慶偉:《周代用玉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83頁。
「珩」相異,不指佩玉,這是可信的。
春秋戰國時期璜形器一直被稱作「璜」,無關乎「珩」,亦已被考。
至於「珩」的器形,孫慶偉先生舉例戰國中山國墓中的佩玉,認為其就是「珩」的實物,筆者以為此件玉佩更可能稱「琥」(圖1-3)1。
「琥」在望山二號墓遣冊中亦有記載,簡2:50的內容有「環」、「雙璜」、「雙琥」、「玉鉤」、「革帶」。
而出土玉器有玉璧、玉璜、龍形佩、玉帶鉤、瑪瑙環。
除了龍形佩與簡中的「琥」不符外,其餘皆能對應上,所以這種龍形佩只能是「琥」。
關於玉器「琥」的實指,《周禮·春官·大宗伯》賈公彥疏:「謂以玉為虎形,猛屬四方,是象秋嚴也。
」琥是雕為虎形的玉器,《說文·玉部》曰:「琥,發兵瑞玉,為虎紋。
」琥又被認為是器表刻有虎紋的玉器。
清人吳大澂以為虎形或虎紋的玉器皆稱作琥2。
80年代時夏鼐提出「刻有虎紋的玉器應該依器定名,前加『虎紋』二字。
至於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稱為虎形玉佩,無孔的當為玩器或陳列品,可稱玉虎。
」3春秋時期河南黃君孟夫婦墓、淅川下寺墓中出有不少虎形器(圖1-4)4。
1圖片引自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舋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541頁。
2(清)吳大澂:《古玉圖考》,清光緒十五年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第72頁。
3夏鼐:《商代玉器的分類、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第5期。
4河南信陽地區文管會等:《春秋早期黃君孟夫婦墓發掘報告》,《考古》1984年第4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由圖可見,春秋早期的黃君孟夫婦墓中出有為數不少的玉虎,形式也分為多樣。
而春秋晚期的淅川下寺M1兩件玉虎,均為低頭弓背,尾下垂而尾尖上卷,口尾處均有圓孔。
虎的形狀和黃君孟夫婦墓中的I式虎大致相同,弓背弧度則更類似IV式虎,值得注意的是,黃君孟夫婦墓中除了I式虎這種較方較寬的虎頭型以外,所出IV式玉虎頭部形狀更細長,已經接近戰國時期的S形龍形佩。
龍形佩流行於春秋晚期以後,而與此同時,虎形器在戰國時期楚墓中出土非常少。
楊小博將玉虎、玉觹和玉龍佩對比繪製了玉龍佩的演變圖,從圖中可以看到玉虎的頭部逐漸演變成玉龍的頭型(圖1-5,1)1。
戰國時期中山國自名為「珩」的玉件,獸頭型類似於龍形佩,器身穿孔,尾部下垂而尾尖上卷,口尾兩處形成圓孔,且其身上又書「琥」字,無論是從器形還是從器表自名的「琥」字來看,這件玉器就是「琥」的實物。
而望山M2中的龍形佩(圖1-5,2、3)2,雖然動物形狀已與春秋時期楚墓中所出的虎形器有差異,頭和嘴部尖長,更似龍形,但遣冊上仍稱之為「琥」,可見龍形佩是由虎形器轉化而來,在戰國時候獸形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仍稱之為「琥」。
1楊小博:《東周楚地玉器的分類、分期、分區與用玉制度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4年,第48頁。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第二章戰國時期楚國佩玉結構
第一節隨葬玉器與佩玉
因文獻材料稀缺,而出土的玉器豐富大量,結合出土材料分析的方法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戰國時期的大中型楚墓在墓主內棺中普遍有隨葬玉器,所以不少學者研究周代組玉佩時會將出土玉器納為參照對象,至於這些佩玉是否能夠作為周代貴族生前佩玉結構的參考,于成龍先生曾對此提出質疑1。
筆者認為以生前佩玉作為死後隨葬之物,在文獻中也可找到相關記載,例如《呂氏春秋·安死篇》曰:「魯季孫有喪,孔子往弔之,入門而左從客也,主人以璵璠收,孔子逕庭而趨,歷級而上,曰:『以寶玉收,譬之猶暴骸中原也。
』」高誘註:「璵璠,君佩玉也。
昭公在外,平子行君事,入宗廟佩璵璠,故用之,肆行非度。
」2這件事在《左傳》中也有記載,定公五年,魯國季平子卒,其家臣陽虎要以寶玉「璵璠」斂屍。
杜預註:「昭公之出,季孫行君事,佩璵璠祭宗廟。
」「璵璠」是國君所佩,季平子既行君事,又佩璵璠舉行宗廟祭祀,去世以後其家臣還要以璵璠斂葬,可見佩玉作為主人生前佩飾,死後亦可作斂葬之用。
但考古所見諸多墓中隨葬玉器的數量、放置位置等諸多細節不盡相同,這可能是由於佩者身份高低、職事不同等原因造成。
接下來我們以戰國時期不同級別墓葬內棺玉器分布圖為例分析:
(一)楚國上大夫或封君級別墓葬中多有發現盜洞,隨葬器物並不完整。
相對完好如戰國晚期的包山M2號墓,中室共出有玉璧6件、玉璜2件、碎玉3顆,其中有一件玉璧脫落立於中棺的底板上3。
所以墓主棺內共有5件玉璧、2件玉璜。
根據考古報告中的內棺隨葬器物分布描述,「彩繪內棺中東北角放一玉璧,並有
1于成龍:《關於戰國楚簡中「禮玉」、「佩玉」的幾個問題》,《中國玉文化玉學論叢·四編·下》,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第711頁。
2(漢)高誘註:《呂氏春秋》卷五《孟冬紀·安死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48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346頁。
3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9頁。
三顆碎玉,南放一骨笄,人骨頸間部放兩個玉璜,腰下放兩塊玉璧,西北角疊置兩塊玉璧」。
如圖所示1:
(二)1.在大夫級別墓葬中如戰國早期的長沙楚墓M89(長沙瀏城橋M1),棺槨保存完好,墓主人生前地位相當於大夫級2。
墓主頭向朝東,內棺隨葬玉器分布如圖:
2.戰國中期的望山M2出土玉器較多,且保存完好。
望山M2墓主為女性,墓葬規模與望山一號墓大致相同,墓主身份據推測等同於一號墓,為下大夫3。
二號墓中所出玉石器共有玉璧8件、玉璜12件、龍形佩5件、玉帶鉤1件、瑪瑙環1件、水晶珠20件、石璧2件、石璜12件、石佩4件、石管飾4件。
而根
1圖片來源:《包山楚墓》,第95頁。
2湖南省博物館等:《長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14頁。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15頁。
據考古報告描述,棺內隨葬玉器為:「人骨架旁所置玉器,數量較多且有一定規律,頭部頂端有大玉璧一塊,其下壓著一件玉璜,頭部右側放玉璧1件,胸部骨架上有玉璧、玉璜各1件,左肩部有玉璧1件,胸腹部右側有玉璜、玉璧各1件,腹部骨架下面有3件玉璜,在腹部上面左右各有龍形玉佩2件,腹部左側下面有玉璜2件,左上腿骨有玉璜2件,在腳趾骨下面有大小玉璧2件,以上共放置玉璧7件、玉璜12件、玉佩5件。
⋯⋯,玉飾品上都有小穿孔,在入葬時應是穿飾於死者衣著上的組玉」,如圖所示1:
望山M2中還出有記載隨葬器物的遣冊,關於玉器部分的簡2-50記載:「一革帶,佩:一□□□,一韘,一耑環。
一緄帶,一雙璜,一雙琥,一玉鉤,一環。
」2簡中「環、璜、琥、鉤」,與內棺中的玉器種類大致相同。
2.墓主身份屬同一級別的望山M1,內棺隨葬器物描述為:「內棺置少量兵器和服飾器,頭部左側有一件大型金銀鐵帶鉤,墓主骨架的上下均有玉瑗和玉環等,骨架的左側有越王勾踐劍和銅削各1件,右側置1件漆木弓和4件銅鏃。
」3如圖所示:
1圖片來源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2頁。
2劉國勝:《楚喪葬簡牘集釋》,科學出版社,2011年。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9頁。
發掘人員認為,秦家山M2隨葬有玉覆面,並非楚墓所應有的葬制,但玉覆面的臉型、五官等顯然是以當時的楚人為藍本,通過葬制和隨葬品推測,秦家山M2的墓主可能並非楚人,其族屬可能是中原或秦,爾後在楚國生活了一段時間1。
此外,從隨葬玉器的擺置也可看出與以上楚墓有明顯差異。
4.同屬於戰國中期偏晚的九連墩M1中室也未被盜,棺內佩飾保存較好,以玉器為主,墓葬綜述中描述為:「器類有璧、瑗、環、璜、珩、瓏、觹、珠等,是初喪時為死者沐浴裝殮後,依其身份組串佩戴在身上的飾物,出土時串聯的絲帶均已腐爛,且因屍骨移動過甚,佩飾的放置原貌不清。
」2
5.戰國晚期的平糧台M16主棺內也有不少隨葬玉器,考古報告中玉器分布為:「共出土玉器三十五件。
其中二十五件出於棺內,排列有序。
墓主人頭枕玉璧,足蹬玉璧,胸部又放置一件玉璧。
龍形玉佩、方形玉佩、玉管、玉匕等放置在胸部以下。
玉璜放置墓主人的兩肩和股骨之間。
棺外東部有玉環一件,其他玉器均出自於棺外東北部。
」根據其具體描述,玉璜1件置於墓主人兩股之間,2件分別置於墓主人兩肩。
圓形環1件在右胸,1件在口內。
橢圓形環1件置於左臂下。
玉管2件置於股骨間,1件置於骨盆處。
玉龍佩1件置於左手璧下,2件分別置於兩股骨下端,2件放在骨盆左側,5件置於右股骨上端下側,玉條2件,分別置於肱骨間及左腳下,如圖所示3:
1王明欽:《湖北荊州秦家山二號墓清理簡報》,《文物》1999年第4期。
2湖北省博物館:《九連墩:長江中游的楚國貴族大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20-21頁。
3曹桂岑、張玉石:《河南淮陽平糧台十六號楚墓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第10期。
6.同屬戰國晚期的湖南澧縣新洲M1,葬制具有很多楚墓特徵,但較戰國晚期的平糧台M16、安徽長豐楊公M8、M9有特殊之處,發掘工作者認為原因在於湘北澧水流域曾為秦黔中郡,而墓葬年代可能在「白起拔郢」前後,所以葬制變化十分明顯1。
雖墓葬早年被盜,但棺內安然無恙,隨葬玉器保存較好,據描述:「棺內之物雖稍有錯位,但仍成雙成對排列有序。
其中I式佩二件,玉璧二件位於頭、胸部,II式佩位於腳部,銅劍二柄位於身體左側,條形飾二件位於右側,其餘玉器、琉璃器皆位於中間偏左。
」2分布如圖所示:
1湖南省博物館等:《湖南澧縣新洲一號墓發掘簡報》,《考古》1988年第5期。
2湖南省博物館等:《湖南澧縣新洲一號墓發掘簡報》,《考古》1988年第5期。
(三)士級墓葬中亦有一些隨葬玉璜,且每座隨葬數量多為一件,這些墓葬多出於家族墓地中,具體葬式不明。
(四)1.王一級殉葬墓中也有佩玉出土,熊家冢殉葬墓隨葬器物主要以組玉佩為主,且數量和種類差別較大,其中PM1棺內有12件玉璧、4件玉璜、1件四龍二螭形玉佩、1件龍形玉佩、7件紫晶珠、1件水晶環1。
棺內隨葬玉器分布如圖:
1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熊家冢墓地2006~2007年發掘簡報》,《文物》2009年第4期。
2.馮家冢殉葬墓中也有一些隨葬玉器,其中以BXM1棺內隨葬玉器為最:玉璧3件、玉玦1件、玉套環2套、玉珩4件、玉雙龍佩1件、玉管形玦2件、玉貝形飾26件、玉珠232顆、琉璃珠1顆1,分布如圖:
筆者之所以將範圍僅限於墓葬的內棺中,是根據組玉佩作為隨葬品的性質、功能而決定的,首先左傳中寫到陽虎用「璵璠」為季平子斂屍,說明佩玉是作為
1荊州博物館:《湖北荊州八嶺山馮家冢楚墓2011~2012年發掘簡報》,《文物》2015年第2期。
「斂屍」之用,一定會與墓主屍身放在一起。
其次,若隨葬玉器確為組玉佩,即是墓主生前所佩戴之物。
在考古發現中,隨葬玉飾若為「生器」,通常也會隨葬於墓主內棺中1。
第三,依據蔡慶良先生的說法,隨葬玉器中的圓嘴玉龍佩飾,在漢代墓葬中幾乎消失,原因則是因為玉料被用於加工玉衣片,製作玉衣2。
以此趨勢來看,戰國時期的隨葬玉器漸漸向漢代的「玉人」過渡,意味著隨葬玉器用於「斂屍」的功能日趨細緻和完整。
而這一切,均依託於墓主屍體本身。
基於以上原因,在將隨葬玉器視為組玉佩的參照材料前提下,筆者選擇將範圍劃定在內棺中。
以上材料皆選用楚墓中內棺保存完好者為例,從中可以看到上述所見墓主棺內組玉佩的放置由一定規律(需作說明的是,其中秦家山M2墓主頭下枕2件玉佩,隨葬2件玉璜;湖南澧縣M1棺內東首也為一件玉佩。
這兩者隨葬玉器的擺置與其他楚墓不同,而根據考古報告,二者葬制在其他方面也有特殊性,其族屬為中原或秦),如種類以璧、環、璜、帶鉤為主,墓主頭端均置有一件玉璧,內棺中不少玉飾是成對出現。
且在望山M2和九連墩M1發掘中有詳細描述,這些隨葬玉飾器身有小穿孔,尤其是九連墩M1中明確提到出土時串聯的絲帶已腐爛,這些均說明隨葬玉器是以組玉形式串聯。
但觀察上述不同等級墓葬的內棺隨葬玉器,我們也不難發現,不少內棺中動輒隨葬二十餘件玉器,且不少玉器如玉璧、玉環等直徑達20餘厘米,筆者以為內棺中的隨葬玉器是作為整套組玉佩飾的可能性極小。
若按照「君無故玉不去身」的說法,楚國貴族們日常生活或戰爭中佩戴如此重量級的一套玉飾,是不合情理的,且在戰國時期,一條長長的玉佩飾從腰間垂下,那麼有些內棺隨葬較多玉飾的,佩戴起來或將拖至地上。
其二,內棺中的隨葬玉器放置是有一定規律的,上文中已提到過,上述墓主頭向均朝東,墓主頭部或頭側均置有一塊大玉璧,大小程度通常蓋過人頭部,可以肯定的是,置於頭邊上的玉璧就絕非是組玉佩的一部分。
第三,有一些楚墓中墓主人身上附葬玉,葬玉通常為口含或手握、腳夾,秦家山M2還出有玉覆面。
葬玉多為象生器形,或模仿人的五官。
第四,筆者在上一章第三節中將楚墓中隨葬的玉龍佩飾初步推測為「琥」,蔡慶良先生將其稱之為圓嘴玉龍,並認為其制
1巫鴻:《「生器的概念與實踐」》,《文物》2010年第1期。
2蔡慶良:《試論器物學方法在玉器研究中的應用》,《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338頁。
作雖較為粗糙簡省,但並非隨意之作,而是工匠截取主要玉料用於製作雙身龍紋玉璧之後,將剩餘玉料稍加修整而完成的作品,因而造型千變,圓嘴玉龍乃是喪葬專用玉器1。
綜上觀察,筆者認為上述提到的數種隨葬玉器需與作為佩飾的組玉佩區分開,至於剩下的玉器是否為組玉佩,再無進一步的證據證明之前,因慎重待之。
至於隨葬玉器中是否含有組玉佩,筆者認為不排除部分墓葬隨葬組玉佩的可能,除去上文中引家臣陽虎以「璵璠」為季平子斂屍之例外,望山M2遣冊中記載到的「其佩:⋯⋯」也是明確證明了隨葬組玉佩的存在,但同時考古發掘者也發現,望山M2中僅內棺隨葬玉器數目就超過了遣冊記載中的佩玉數目,這一點也正說明瞭望山M2號墓中的隨葬玉器包括了組玉佩和喪葬專用玉器兩種。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發表時間:2016-05-01碩士
玉鑒||故宮館藏精品玉器鑑賞之二 商、周、春秋戰國時期
故宮博物院收藏古代玉器約三萬件,主要源於清宮遺存。這些玉器品種齊全,工藝精湛。 故宮博物院所藏玉器按時代可劃分為元代以前古玉、明代玉器、清代玉器三部分。在元代以前玉器中,有當代考古發掘的精品及傳...
荊州望山橋楚墓內棺開棺 距今2000年屍骨保存完好
來源:楚天都市報原標題:望山橋楚墓內棺昨開棺清理一周後再公布發掘成果內棺未被盜只存屍骨昨日,荊州望山橋一號楚墓內棺開棺,棺內有墓主人屍骨,暫時未出土國寶級文物。考古專家稱,待將內棺清理完畢後,才...
湖北棗陽九連墩楚墓出土玉器
楚國興起於荊山江漢,襲用周制,奄有蠻夷,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迄今考古發現的東周墓葬絕大多數為楚墓,楚國玉器尤其是戰國楚墓出土的玉器分布廣、數量大、品種多,是匯聚戰國玉器的寶庫。湖北棗陽九連...
東周時期單體龍形玉器的形制探討——以「中原式」為重點(下)
2、戰國中期戰國中期「中原」地區出土單體龍形玉器的墓葬有9座,祭祀遺址有2處,分別是山西長治分水嶺墓36①,洛陽唐宮路小學C1M5560戰國墓②,洛陽中州中路東周墓C1M8371③,洛陽西工區C...
龍形玉佩 戰國時期代表性玉器
光明網11-07 03:19顯示圖片玉,石之美也。中國人自古尚玉,正所謂「君無故,玉不去身」。從古至今,玉被各個時代的人們賦予了諸多美好的寓意。在戰國時期,玉更被視作「美德」的象徵,諸子百家崇玉...
長沙發現見證楚人南擴的戰國墓葬
新華社長沙6月3日電(記者 劉良恆)記者從湖南長沙市文物考古部門獲悉,湖南譚家墳山一批戰國墓葬近期得以重見天日,目前已清理完畢的墓葬共出土各類隨葬器物140余件,為楚人從長江以北向南擴張的過程提...
望山橋一號楚墓內棺保存完好
本報訊(記者葉俊通訊員李紅)連日來,荊州望山橋一號楚墓發掘工作深入推進。昨日,考古人員繼續清理淤泥,並對棺室文物進行清理。記者從現場獲悉,荊州望山橋一號楚墓棺室無被盜痕跡,墓葬為五室兩槨三棺。其...
東周時期單體龍形玉器的形制探討——以「中原式」為重點(上)
摘要本文的主體框架由緒論,正文及結論三部分組成。在緒論部分,一方面對東周單體龍形玉器的研究現狀進行梳理,另一方面對本文的研究內容、目標及相關概念進行闡述,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楚國及其附屬...
荊州望山橋一號楚墓主棺揭開 墓主相當於國務院副總理
央廣網荊州1月17日消息(荊州台記者佘國俊)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經過連續兩個多月的考古發掘,今天下午,荊州望山橋一號楚墓主棺即將打開,墓主人身份有望揭曉。沉睡地下2000多年的楚國/昭...
書上看不到的玉器組佩歷史
玉器組佩 在文獻中組合形的玉佩又被稱為「雜佩」、「大佩」、「玉佩」等,是將幾種不同形狀的單件玉佩,用彩線以不同的方式串聯在一起。《毛詩·鄭風·女曰雞鳴》最早記載了組玉佩的組合方式:「知子之來之,...
極品楚國玉器(戰國玉佩)
中國人使用玉已經有7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中,人們給玉賦予了許多美好的寓意。在長沙市博物館的庫房裡,就收藏著數千件玉器,時間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清末民初,其中尤以戰國兩漢時期最為精美,現擇...
戰國水晶杯:千年以前的水晶璀璨中國文化
水晶杯,戰國時期器具,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出土。收藏於浙江杭州博物館。出土時位於杭州城北的半山一帶,杭州的傳統墓葬區,密集分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