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不斷完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讓巴渠文化散發奪目光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達州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3個、省級29個、市級5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2人、省級29人、市級117人

在漫長歲月中,巴渠大地上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達州歷來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遺產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

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

達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物資源豐富,保護開發潛力巨大。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市登錄不可移動文物點430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13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4處、35個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0處,縣(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8處,一般文物點3980處;館藏各類文物3萬餘件,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1434件(一級文物13件,二級文物74件,三級文物1347件);納入國家免費開放的非營利性國有博物館(陳列館、紀念館)有5個,分別是達州博物館、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渠縣歷史博物館、宣漢縣王維舟紀念館、達州紅軍文化陳列館;有文博管理機構9個。

目前,我市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3個、省級29個、市級51個、縣級11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2人、省級29人、市級117人。

位於宣漢羅家壩古老的「巴人文化」遺址具有同「三星堆」同樣的文化、藝術、旅遊價值。

渠縣現存東漢時遺留下來的漢闕反映了高超的石刻藝術,馮煥闕、沈府君闕造型古樸,雕刻精巧,細膩逼真,形態生動,為研究漢代生產、生活、建築、交通工具以及書法、繪畫藝術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文物保護工作不斷深入

近年來,全市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8950萬元,加強了文物基礎建設和保護工作,文博基礎設施逐步得到改善。

完成了館藏珍貴文物資料庫建設工作和全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

配合基本建設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取得重要收穫,為渠江流域巴文化的調查發掘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達州認真組織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文化遺產日、法制宣傳日等宣傳活動。

認真做好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免費開放工作,共接待觀眾70萬人次。

積極開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取得良好普查效果,受到省文物局的肯定和表揚。

完成第六批、第七批國保單位檔案建立工作和全市所有國保、省保單位的保護範圍劃定、保護標誌設立、記錄檔案建立、保護機構建立健全等基礎工作,為依法實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證。

達州巴文化遺址遺產保護管理體系建設進展順利,正在逐步實施市政府《巴文化發掘與研究工作實施方案》的各項工作。

《達州市文物保護工作規劃(2014年-2020年)》、《達州市文物調查勘探及考古發掘管理辦法》已經初步制定,目前正在徵求意見修改完善。

四川省巴文化研究會籌備工作有序開展,正按照省民政廳民間組織管理局的要求完善各項登記資料。

特別是《羅家壩遺址保護規劃》已列入國家「十二五」大遺址保護專項規劃,《城壩遺址保護規劃》力爭列入國家「十三五」大遺址保護專項規劃。

《渠縣漢闕保護規劃》已獲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評審通過。

城壩遺址第三期考古發掘進展順利。

今年,全國首個以漢闕文化為主題的漢闕文化博物館,在中國漢闕之鄉——渠縣建成,該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個無核心文物陳列和首個以數字化虛擬表現為主要展示手段的高科技文化博物館。

達州境內荔枝道、米倉道、渠江流域(達州境內)巴文化和宋元時期山城遺址(渠縣禮義城遺址、大竹縣黃城寨遺址、通川區達川區鐵山關遺址)考古調查,正在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簽訂考古調查協議,制定考古調查方案。

同時,達州還積極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傳承,圓滿完成「四川省首屆民間藝術節」的「民間文化手藝廣場匯」展覽活動及「達人秀」演出活動等。

(作者:魏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橄欖菜製作入選「非遺」名錄

本報訊(記者孫欣欣)近日,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此次入選第四批市級「非遺」名錄的包括深澳麒麟舞、臚溪壁畫、潮汕橄欖菜製作技藝等10個項目...

傳承發展文化遺產

本報訊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圍繞「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主題,市文化部門組織開展專場演出等活動,展示我市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成果,動員全社會參與保護。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

高原探古:合作開展的西藏文物考古工作

西藏考古工作的初創期西藏現代考古開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當時以羅列赫、杜齊、黎吉生等為代表的西方學者對西藏高原的早期墓葬、遺址以及吐蕃時期的墓葬、藏文石碑,還有展現佛教藝術的古建築、古壁畫等進行...

瀋陽已擁有五家抗戰文化博物館

「瀋陽『抗戰歷史』文化遺產有著其他城市不可比擬的優勢,目前保護工程已全面啟動。」4月13日,記者從市文廣局、文物局了解到,北大營抗戰遺址廣場建設的前期工作開始啟動。同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粵博物館四年後將超300個

本報訊 據《廣州日報》報導:廣東是嶺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文物資源豐富,現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開平碉樓與村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8處。以近年「南海1號」的整體打撈和「南澳1...

貴德在加強文物保護中著力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

悠久燦爛歷史文化的積澱,成就了貴德豐富厚重的文化遺存。近年來,為科學、有效保護縣域各類文物,貴德縣始終把保護文物古蹟原生環境放在首位,正確處理城鎮建設與開發保護文物古蹟的關係,探索出了一條繼承和...

陝西文物工作的「2017答卷」

2017年,陝西文物工作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立足陝西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按照「保護文物,傳承文明,發展文化」的工作目標要求,科學有序推進,在博物館建設、考古發掘、...

雨露潤巴蜀 光芒照未來

——四川省「十二五」期間文物事業發展成果顯著 四川省是文物資源大省,擁有眾多世界和國家級文物資源,是推動四川省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源泉和有力支撐。記者從11月30日在成都召開的省文物工作會議上...

重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僅次於北京

今年4月,在春日暖陽下,位於南濱路的法國水師兵營舊址一改往昔的寧靜,其中庭布滿了一個個黃色土坑。經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發掘,專家推測中庭下面就是重慶開埠時期,法國人修建的神秘自供水系統。這一發現...

陝西文物工作的「2018藍圖」

1月23日,全省文物局長會議在西安召開,會議傳達了全國文物局長會議精神,總結了過去一年來文物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2018年全省文物工作任務。2018年,陝西文物工作將結合新時代要求,繼承創...

國家級專家組赴渠縣考察城壩遺址和渠縣漢闕

近日,國家文物局研究員、原副局長劉曙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原副院長趙化成,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原考古部主任信立祥,原中國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獻與文物考古中心主任胡平生,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

渠縣積極推進巴文化發掘與研究工作

四川新聞網達州6月14日訊(鄧林)渠縣作為「賨人國都」、「中國漢闕之鄉」,歷史文化悠久,文物資源豐富,以渠縣漢闕、渠縣文廟、城壩遺址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代表。城壩遺址位於渠縣土溪鎮城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