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寶,我們真的束手無策:兵馬俑十五秒即氧化、定陵損失慘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為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埋葬著明代萬曆皇帝朱翊鈞及其皇后。
定陵費時六年、耗費八百兩白銀,可以說是明朝最費時間最費白銀的陵墓。
1955年,出於種種考慮,我國同意文化界的名人郭沫若、吳晗等人開挖明定陵的請求。
當時的情況是,新中國成立不久,文物的保護意識淡薄,墓穴開挖技術落後。
考古隊挖了整整一年,才找到定陵的大門。
進入墓室後,考古隊員震驚了。
整個墓室金碧輝煌,寶物不計其數。
而這些文物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隨著空氣光線的進入,各種字畫、絲織品迅速氧化腐爛,考古現場混亂不堪,而萬曆的楠木棺材竟被當做垃圾扔掉了。
而文物的保存也是令人痛心疾首,許多珍貴文物被裝進了紙箱子裡堆著,不少瓷器竟被工作人員拿在手裡玩耍而損壞,許多紙質書籍因保存不善而化為了灰燼。
秦兵馬俑,號稱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參觀過的同學都知道,兵馬俑外觀看上去都是灰頭土臉。
實際上,剛出爐的兵馬俑顏色絢麗,嘆為觀止。
有紅、綠、藍、黃、白、黑等顏色,而俑中的矽酸銅鋇成分,在自然界至今都沒發現...
一旦兵馬俑出土,遇到氧氣,15秒就會氧化、最多4分鐘就會脫水剝落
而當時的技術有限,考古學家眼睜睜看著這一切,卻無能為力。
據說郭沫若一直想挖掘乾陵、目睹《蘭亭集序》的風采,而總理考慮的定陵的損失,斷然拒絕。
關於兵馬俑的保存,在97年我國與德國合作便有了成果,起碼顏色保存十年不變。
國家為什麼禁止挖掘帝陵?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的後果!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首選的對象是永樂皇帝的長陵。獲得批准之後...
郭沫若一意孤行發掘定陵,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郭沫若...
此墓為帝陵,有傳說無數,郭沫若不聽勸阻硬挖,導致珍寶損失無數
中國古代的帝王陵墓,無一不是珍寶無數,神秘無比,其中還有很多具有歷史價值的珍貴物品。因此,一些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就十分的熱衷於開掘帝陵,以期能解決歷史難題或得到前所未有的發現。大文學家和歷史學家...
郭沫若提議要挖掘秦始皇陵,惹領導大怒,並定下一個規矩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1956年,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定陵。剛開始遭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反對。但是郭沫若一意孤行,...
郭沫若發掘這座皇陵,結果文物一件也沒保存下來
大家都知道,我們想了解歷史,除了可以觀閱歷史遺留下來的史書外,還可以去現在博物館裡面存放文物中進行觀閱,說到文物,那我們就得提到帝王古墓。現在很多文物曾經都是從一些帝王墓葬裡面發掘出來的,這得奈...
挖墓狂人郭沫若狂挖皇帝陵墓,幸得總理:十年內不開帝王陵
提起郭沫若,不得不感嘆他 的文武雙全,他在文學上有著極高的造詣,有著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等等多重頭銜。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建國之後,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熱衷於開挖先...
他熱心帝王陵挖掘,一意孤行,令文物損失慘重,是為公還是私心?
說到考古,相信很多的人對於這個神秘的工作感到特別的好奇,那種驚險和刺激,透露出來的緊張興奮,時不時的令人心底歡喜和忐忑,這是一種新鮮感和成就感的結合。說到古墓,世界上相信沒有哪一個國家很夠和中國...
郭沫若一心想挖帝王陵,周總理送給他九個字,精闢之極!
郭沫若是我國著名的詩人和歷史學家。他早年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開創了中國的唯物史觀學派。但是後人對他的評價一直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是偉人,有人卻覺得他很平庸。有人認為他是敢於創造的天才,有人認為他...
郭沫若提議繼續挖掘秦始皇陵,上級及時遏制,別再動帝王陵!
明定陵建於1584~1590年,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的陵墓,陪葬的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如今,它最出名的一個身份就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
此人一意孤行挖掘皇陵,造成考古史上最大的災難,使文物損失過大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講一講明十三陵,大家也許都知道在這十三座陵墓中,有一座已經被開挖過了,你知道是那座嗎?如果不知道的話小編就來告訴你吧!那就是萬曆皇帝及其妻妾——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是...
他是一代文豪卻挖墓成癮,曾想挖武則天墓卻被周總理嚴辭拒絕
對於郭沫若老先生,大家知道的應該不少。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筆名沫若。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中國的大文豪之一。關於郭沫若的文學造詣你是不能否認的,但是現代很多人對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