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古墓中出土千年古酒,開棺後酒香四溢,專家:喝起來沒什麼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古美酒就為人們所十分推崇,而在很多的時候,一瓶酒倘若年代久遠,往往打開後香味更為濃烈,而味道也更好。

人們當今所飲用的酒基本都是現代生產的,即使是明清時期的酒也已經十分稀少了。

然而在一次的挖掘之中,考古學家們在瀋陽古墓之中發現了千年古酒,開棺後酒香四溢,專家卻表示喝起來沒什麼味。

1974年4月,遼寧省瀋陽市法庫縣葉茂台村的村民,在無意之間發現一座古墓,並馬上上報當地政府。

很快,瀋陽博物館便派出了由考古學家馮勇謙組成的一支專業的考古隊伍前往當地進行考察。

在考察的第一天,考古學家馮勇謙便發出了驚呼:「發掘的第一天就出現了奇蹟,在主墓室東南角的木桌底下發現有兩件白瓷注壺,其中一件的重量比正常注壺重很多。

」然而不就是兩個白瓷注壺,為何會讓這位專家如此驚奇呢?原來,挖掘出來的壺口是封閉的,換句話而言,裡面有液體,憑藉著多年的考古經驗,馮勇謙基本可以斷定這裡面盛有酒,而這個古墓是遼時期的,如此一來這其中的酒便是千年之前的,這如何不讓馮勇謙驚奇呢?

意外的發現,使得這支隊伍中的人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工作,開始聚集於這把注壺之前。

注壺的口和流是用類似於現在的軟木塞一樣的材料進行封口的,其外層還塗上了蠟。

然而,時間已經過去了千年之久,「軟木塞」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形貌,而封蠟已然變成了深黃,還帶了一點紅,而這似乎意味著空氣對這瓶酒的影響。

因此,科學家們意識到了必須馬上將這壺酒送回瀋陽市區,進行化驗。

然而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交通跟今日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而這就導致液體很有可能在送回去的途中就被揮發了。

為了能夠證明這是酒,需要第一時間進行檢測。

因此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馮勇謙開啟了注壺,並倒出了少量液體,然後小喝了一口,並說道「有點土腥味」。

後來在接受記者的採訪中,馮勇謙說「那個酒顏色是一種特別淡的黃色,很清澈,聞起來沒有什麼味。

喝起來,也沒有什麼味。

現場的測驗並沒有得到結論,這也讓大家十分失望,最終還是將樣品送去瀋陽進行了化驗,化驗結果顯示,液體中含有微量的乙醇。

這個結果表明了注壺之中的液體確實是酒,這也讓馮勇謙十分激動,並說道:「在法庫的遼墓中出土千年古酒,是遼代考古史上的第一次,也我國考古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發現。

一座古墓,一壺千年前的酒,雖然味道已然不夠酒的濃烈,但是能夠保存到現在已經是奇蹟。

而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古墓的主人必定是個地位較高之人,專家推斷葉茂台7號墓女主人應是遼國皇室耶律氏的公主。

參考文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至第五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人員用命嘗了墓中的酒,味道如何?

1974年4月,葉茂台村村民無意間發現一處古墓。很快遼寧省博物館立即派出以馮永謙為首的專家組於5月2日趕往現場……「發掘的第一天就出現了奇蹟。」馮永謙講道,「在主墓室東南角的木桌底下發現有兩件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