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里放了千年的酒,味道是相當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此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詩人唐寅(字伯虎)的經典詩作。

「酒」,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擁有重要地位,它不僅可以用來表達悲壯慷慨情懷,更與世事蒼涼、傲岸不羈、獨行特立結緣。

晉有陶淵明、嵇康,唐有「飲中八仙」,宋有東坡「把酒問青天」,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古人如此的愛酒,愛到什麼程度?愛到要把酒帶到墓地里,即便死後,也要與酒常相伴。

漢壽古墓群挖出1600年前古酒

今年4月29日,湖南漢壽縣一座古墓在施工中被發現。

古墓銘文磚上的刻字顯示:「晉州從事、郡察孝不就、武陵漢壽龔道安,咸康二年歲在丙申時閏八月十日不祿於武昌,三年五月作此磚,葬於祖新都府君墓西側。

」銘文磚上,「龔侯」的字樣清晰可見。

7月21日,另一座古墓在與「龔侯」墓相隔15米處被發現,墓群內發掘出一個精美的青瓷酒瓶,裡面存有半瓶液體。

專家判斷,液體很可能是酒,距今至少有1600餘年歷史。

專家這樣描述酒瓶:「輕輕的、穩穩的,有瓶身、瓶蓋,還有雙耳,釉色呈淡綠,雖瓶身染泥,仍難掩其純正大氣之格調。

瓶蓋一下揭開,令人稱奇的是,瓶中還保有半瓶液體。

而這液體,極有可能是酒。

遺憾的是,湊近一聞,經過千餘年的揮發,已沒什麼酒味了。

「龔侯」與古酒相伴千年,不禁令人揣想當年的魏晉風流。

煙臺西漢古墓發掘2000年白酒

13年6月,煙臺市考古工作者在煙臺開發區三十里堡漢代墓藏考古發掘中,挖出了一保存完好的陶罐,裡面還有半罐液體。

這液體已經存放了兩千年。

為了確定陶罐里液體的成分,考古人員把液體取樣,送往權威機構檢測。

經過國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陶罐里的液體,每升的乙醇含量是34毫克。

專家說:「看見的東西就是非常的清潔透明,就和純凈水一樣,什麼味也沒有,並且檢測的酒精含量是非常的低,但是不管怎麼低,就是零點零幾毫克的話,它只要有酒精的話,證明它肯定是酒,不是別的其它東西。

鳳鳴漢墓埋藏西漢古酒漢墓

03年6月20日下午2點50分,西安北郊鳳鳴原漢墓挖掘現場,隨著考古工作者將移液管伸入兩千多年前的銅鍾中,一股翠綠色液體緩緩流出,飄溢而出的酒香令在場者無不動容——這液體竟是埋藏了二千多年的西漢古酒。

出土的古酒為何呈綠色?一些專家認為,按史料記載,古時的一些酒本身就是綠色,成語「燈紅酒綠」即源於此,所以西漢古酒的顏色本來就是翠綠色。

但另有些專家則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為,根據鑑定,西漢古酒中銅的含量達1800毫克,綠色應是銅離子的顏色,而銅離子則來自存酒的銅鐘。

寶雞西周墓3000年陳釀

2012年7月,陝西寶雞市石鼓山西周古墓考古工作進行,28件青銅器全部被提取出來。

其中一件青銅卣里存放的液體令考古現場一片沸騰,因為排除雨水進入青銅卣的可能性,考古專家大膽判斷,很有可能就是一壺美酒。

這件青銅卣中的佳釀將是距今3000多年的「陳年老酒」,這可能是考古發現的迄今為止時代最早的中國酒。

棺材裡的頂罐酒

《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曾在某節目裡說過他的經歷:「......我一看這個酒琥珀色的,我以為這是一種米酒,我說這是什麼酒,他說你先喝了我再告訴你,我當時就喝了,也沒喝出什麼特殊的地方,因為我平時也不好喝酒,他說你知道這個酒哪來的嗎?說這是古墓里的酒,當時我嚇了一跳。

據他說,在貴州,從古代開始就有一種風俗,當地人死了之後,不管這個人有錢沒錢,都要有一口棺材,這個棺材裡面也許沒有金銀珠寶,但是會放一個瓦罐,這個瓦罐里放上五穀雜糧,寓意是他的子孫後代能受到死者的映福,保佑家裡以後都有糧食吃。

這個棺材埋到地底下,瓦罐里的糧食年深日久就發了酵了,就成了酒了,當地人管這個酒叫頂罐酒,所有的墳里都有這個酒,所以他們當地有一種職業,專門盜墓,他們不偷錢,就拿這個酒。

一個當地的網友說,那個叫衣食罐,一般是用蒸熟的糯米封在罐子裡,剩下的就拿給親朋好友吃,據說小孩子吃了不發夢沖(噩夢)!

這個酒拿出去還能賣,有人專門喝這個酒。

因為發酵程度不一樣,有的酒好,有的酒壞。

最好的密封比較好,是琥珀色的,喝了之後據說跟醍醐灌頂的感覺。

最差的是密封不太好的,裡面都是糧食渣子,有點清水,酒水有點酒糟味。

即使最次的酒,只要是過了上百年的,當地的酒廠就會收,他們拿回去做酒的引子。

古墓藏酒到底是什麼味道?

相傳當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古墓挖掘時,出土了一譚酒,當時誰也不敢喝,生怕千百年來已經腐敗有菌。

消息傳到郭沫若耳里,郭前去查看並直接喝下一口,其中滋味恐怕也只有郭自己知道。

中國考古學家在古墓里發現酒還有多個例子,如湖北陳家山唐宋時期遺址、江蘇徐州市獅子山漢楚王墓、瀋陽法庫葉茂台村七號遼墓、重慶南川區大觀鎮觀溪村8社宋代墓等,都曾出土過酒。

古人怎麼釀酒?

中國的酒是從穀物自然發酵起源的,所以基本上在元代以前,中國的酒以自然發酵型米酒、黃酒為主,果酒雜糧酒為輔;元代以後開始逐步出現蒸餾型高度酒。

具體發展歷程請看:

在沒有蒸餾條件下的自然發酵酒,由於酵母菌在酒精濃度達到20%後,就很難繼續發酵,所以釀造酒精度大約是在0度至18度之間。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可能也就相當於是現在的兩斤二鍋頭。

至於元代(學術界也有不同見解)以後出現的「蒸餾酒」酒精度就比較高了,大約相當於今天的白酒,酒精度30至60度不等。

世界上很少有國家拿烈性酒配餐,可以說中國人愛喝烈酒是歷史傳承下來的生活習慣。

所謂美酒配烤肉,各位如感興趣請點擊:

古人也愛吃烤肉?原來燒烤的鼻祖是他!

同時,美酒雖好,然過量易傷身:

喝酒臉紅不易醉?揭秘飲酒的十大謊言!

作者:「還原社」公眾號(hysociet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美酒墓中千年醉,舉杯淺嘗味何如?

前不久,高居點擊率榜首的網絡劇鬼吹燈剛剛結束,網友就表示要坐等下一季了。不看不知道有多火,緊湊的劇情,摸金三人組驚險刺激的探險讓人回味無窮之餘,古墓中「摸」出的各種明器(冥器)更是讓人嘖嘖稱奇、...

古墓中出土過哪些千年美酒?它們可以喝嗎?

「酒」,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中國文化那天起就有酒,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晉有陶淵明、嵇康;唐有李白、杜甫、「酒中八仙」;宋有蘇東坡;明有唐伯虎等等,「把酒問青天」、「無花無酒鋤作田」、「勸...

考古人員用命嘗了墓中的酒,味道如何?

1974年4月,葉茂台村村民無意間發現一處古墓。很快遼寧省博物館立即派出以馮永謙為首的專家組於5月2日趕往現場……「發掘的第一天就出現了奇蹟。」馮永謙講道,「在主墓室東南角的木桌底下發現有兩件白...

古人比今人酒量大嗎?

古人比今人酒量大嗎?作者:路坦 酒這東東,可謂歷史悠久。但究竟起源於何時,卻一直眾說紛紜。《戰國策·魏策》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於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遂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