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術 助力考古修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比人工操作
更快更精密
在考古發掘過程中,工作人員在研究、保護、修復文物時常常需要用到高科技的儀器或是特製工具,今天武漢晚報記者就帶您走到考古工作的幕後。
定製工具修復青銅罍
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入選201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出土的青銅器對考古工作有著重要作用。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玲說,從考古研究的角度來看,青銅器的形制和紋飾對其年代的判定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有學者指出「青銅器紋飾就是青銅器的語言」,因此,在考古整理中對青銅器進行形制恢復和紋飾揭示是首要重點。
工作人員曾對M111墓室北二層台東側殘破的青銅罍進行修復,因為這件青銅罍存在著嚴重變形殘缺和除銹修復,難度較大。
工作人員還特別製作了一件矯形器,外觀呈現外方內圓,「『外方』的設計是為了控制器物的水平和垂直位,『內圓』的設計起固定器物的作用,確保矯形施力和焊接環節中器物不產生晃動。
」
修復漆木器,也可以3D雕刻
2014年入選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湖北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出土了不少漆木器,但這類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非常耗時。
荊州文保中心木漆器保護研究部主任吳昊介紹,一般情況下,修復一件漆木器的工作量是三年甚至更多,光脫水就需要耗時幾年,「最近一年我們嘗試使用3D掃描和3D雕刻機修胎,縮短了幾個月的修復工期,效果不錯。
」
原來一件漆木器破損需要人工打磨、修補,現在只需要將漆木器原件進行3D掃描,再用一塊同樣材質的木料對掃描結果進行3D雕刻,「雕刻機製作出來的補損處比人工操作更精密。
」吳昊說,接下來,他們有計劃擴大3D雕刻的運用範圍。
記者鐘磬如
△
修復後的文物
△特製矯形器
收藏見證歷史(4-32)商青銅斗、壺,再論獸面和扉棱,附:鑑賞青銅器必備知識點(二)
接上文《收藏見證歷史》(4-31)青銅罍作為青銅盛酒器,尊追求設計奇妙,傳統器型大口徑,畫美妙弧線內收器腹,高圈足,至商晚期發展出了動物形為主體,各種動物合體的新型尊,適合祭祀陳列,滿足商人高級...
古蜀船棺墓主人或為貴族女性 隨葬品紋飾酷似小豬佩奇
神似方向盤的青銅太陽輪、充滿科技感的漢雁魚銅燈、「秒殺」愛馬仕的唐朝腰帶扣……在各地出土的文物中,經過保護修復,總能讓人眼前一亮,甚至一些文物還能給人一種「穿越感」。今年3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中國考古人員首次發掘出木製雙連耳杯
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獲悉,在對青白江雙元村墓地154號墓葬出土遺物進行清理和修復的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件木製雙連耳杯。根據已經公布的考古發掘資料,該器型的發現在中國尚屬首次...
昆明羊甫頭古墓地考古發現豐富文物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官渡區博物館對位於某單位建築工地的昆明市羊甫頭古墓地開展大規模考古發掘工作。據了解,此次墓葬出土器物以滇文化青銅器為主,少量漢式青銅器,為研究古滇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
四川發現數量最多的春秋戰國墓葬群 船棺腰坑內還藏著青銅器具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詳細考古勘探和發掘,目前四川地區發現數量最多、揭露面積最大的一處春秋戰國墓葬群浮出水面——考古人員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彎鎮雙元村,發現這一時期的古墓葬260餘座,出土上千件珍貴文...
東周曾國500餘件文物修復完成 曾入選"201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日前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歷經5年,隨州市文峰塔東周曾國墓地出土的500餘件青銅器文物已完成保護修復工作。研究人員稱,這批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的青銅器,在鑄造材料上,其合金...
你還不來?羊甫頭文物正免費展出
1月23日,羊甫頭考古發掘展在昆明市官渡區森林公園開展,展品有考古發掘的實物、圖片、發掘現場模擬以及影像資料等,展覽免費開放到5月底。木漆壺羊甫頭墓地位於官渡區小板橋街道辦事處羊甫村,1998年...
羊甫頭考古新發掘 再現燦爛奪目的古滇文化
昆明市官渡區羊甫頭古墓葬考古發掘,是繼上世紀50年代我省晉寧石寨山考古發掘以及上世紀70年代江川李家山考古發掘之後,我省開展的又一次重要考古發掘。此次發掘首次發現大量古滇國漆木器和陶器,以豐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