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公共演講紀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0月29日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進入公眾演講環節,7位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考古專家為眾多學者、學生以及考古愛好者帶來內容豐富又深入淺出的專題講座。

滿天星斗

——孟華平「石家河考古發現與研究」

此次論壇舉辦地湖北天門,擁有著代表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占據核心部位的典型遺址—石家河遺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孟華平研究員帶來題為"石家河考古發現與研究"的演講,作為長江中游地區已知分布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該遺址群由40多處地點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

孟華平研究員簡述了羅家柏嶺建築遺蹟,鄧家灣、肖家屋脊、譚家嶺、三房灣等遺址的墓地、房址、城垣概況,指出這裡逐漸成為長江中游地區文化發展中心後,主要歷經了油子嶺文化(5900—5100)、屈家嶺文化(5100—4500)、石家河文化(4500—4200)、後石家河文化(4200—4000)的發展階段,其聚落結構、功能區劃等也相應變化。

隨後他介紹了遺址中集中出土可能用於祭祀的粗泥紅陶小杯、獨具特色的陶塑小動物等遺物和刻畫符號。

最引人矚目的是印信台遺址發現祭台及密集分布、數量眾多、橫臥首尾相套祭祀用套缸,考古工作者判斷這是一處罕見的史前大型祭祀場所。

此外,近年來譚家嶺遺址又出土的一批石家河文化玉器也成為一大亮點,其造型奇特、圖案精美、工藝精湛,可謂當時琢玉最高水平的體現,也為研究石家河文化的特徵、文明化進程及其與周邊文化的關係提供了新的證據,遺物內蘊含的豐富的古代文明信息,是探索中華文明進程的主要內容,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孟華平研究員演講

紅陶杯組合

印信台航拍照

陶缸遺蹟

人類在探索自身起源上從未停止

——高星「誰是我們的直系祖先:真相與謬誤」

人類尋找自身起源的探索從未停止過,主題演講中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為大家解讀「誰是我們的直系祖先:真相與謬誤」。

高星研究員首先解釋了人類的起源和現代人起源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近30年間現代人類起源問題成為學界焦點,並圍繞「多地區進化說」和「非洲單一地區起源說」形成兩派學術陣營。

前者認為早期智人甚至是晚期直立人以來,人類就是一個生物種群,期間沒有分化出新的物種,他們與鄰近人種發生基因交流最終形成現代人類。

後者則認為現代人類是有別於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一個新的物種,他們在約20-1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並在其後遷移至各地,期間沒有發生過基因交流;他簡單列舉了兩者的相關證據,隨著古DNA技術的進步和破譯,數據顯示人類基因組中有大概1%-4%比例的區段可能來自尼安德特人,這也為「多地區進化說」增添了新材料。

隨後高星研究員又從道縣人類化石年代、形態研究,田園洞人DNA測序結果,相關文化證據,晚更新世晚期水洞溝遺址北方外來人群遷入以及末次冰期古環境等方面出發對東亞本土人群的連續演化做相關論述,並對古人類學、考古學、分子生物學等不同學科對現代人起源問題研究上的優、劣勢進行解答,最後他表示在現代人起源與演化是非常複雜的過程,舊大陸的幾個重要人類演化中心存在著區域性的多樣化模式。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演講

走出國門 夢回瑪雅

——李新偉 瑪雅名城的「中國龍」

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學者在遙遠的瑪雅文明中心開展了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主持人李新偉研究員首先簡要概述了中美洲文明的發展歷程,從開啟中美洲地區文明化進程、擁有獨特巨型頭像的奧爾梅克Olmec文明,到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遺址的羽蛇神金字塔、太陽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儀式建築,以及瑪雅文明著名城邦Tikal和Palenque的發展等。

科潘第一王可能在特奧蒂瓦坎獲得了權力後經Tikal來到科潘並建立王朝。

隨後李新偉研究員介紹了科潘王國的發展史,從第一王的建國、到第十二王的興盛,至第十六王的突然衰落,以及相關的神廟、金字塔和精美文物。

他對主持發掘的編號為8N-11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貴族庭院進行詳細介紹。

發掘過程中,不斷有精美雕刻出土,包括與中國龍首酷似的頭像、玉米神頭像,象徵太陽的十字花圖案等。

初步判斷,該建築的雕刻均與冥界景象以及玉米神死後沉入冥界又重生的神話相關,此外還發現了隨葬精美玉器和陶器的墓葬M1、M2。

懷抱玉兔的月亮女神以及龍的形象表現出中美洲文明與中華文明的一些相似因素,但這些相似也許主要是因為共同的泛太平洋文化基因。

他表示希望通過進一步的發掘能帶來更多考古學證據,讓我們能夠對整個瑪雅文明的興衰有更深的認識從而精細地描繪科潘王國發展演變的歷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李新偉研究員演講

羽蛇神頭像

M2墓室內陶器出土情況

王宮區29號建築外牆上的墨西哥紀年和交叉火炬雕刻

滄桑良渚 閱盡千年

——劉斌「尋找消失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演講題目是《尋找消失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

他首先強調科學與考古學讓我們逐漸走向真實,而作為一名考古人,自有其「考古之道」:我們要去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放在一個大的時空框架中去理解事物。

他強調公眾考古任重而道遠,面臨著如何讓考古的認識變成公眾的認識,變成政府的認識等各項難題。

接下來,他介紹了良渚古城的發現、良渚遺址的基本情況以及良渚文化發現與認識的重要歷程。

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主要分布於中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1959年由夏鼐先生正式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良渚古城有3平方公里,外郭城8平方公里,遺址群42平方公里,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支十分重要的考古學文化,而玉器是良渚文化最為重要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代表,反映了以神權為紐帶的文明模式,其典型玉器顯示出良渚文化是一個宗教與巫術混雜的時代。

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近年的重要發現,具有防洪、運輸、用水、灌溉等用途。

他指出,中國歷史和文化是不曾斷滅過的,良渚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最終匯入到中華文化洪流之中。

我們從良渚文化的研究中,可以探討中華文明從多元走向一體的過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演講

距今五千多年在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範圍產生了共同的崇拜神像——反山十二號墓玉琮上的神徽

玉琮的四角和分節的形成是對神徽多層浮雕和立體方式表現的結果

三叉形器——一種男性首領的頭飾

見微知著 以「小」見「大」

——王仁湘「小文物背後的大歷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王仁湘演講題目是《小文物背後的大歷史》 ,他首先強調賞鑒=鑑賞≠鑑定:當我們遇到一件或一類文物時,應多關注它的藝術價值、時空坐標、歷史印記以及科學意義等問題,而不是僅僅關注其價值幾何。

演講中王老師以鼎食、炊甑、杖鉞、獻璧、系鉤五個方面展開,通過分析考古出土的「小文物」,輔以漢畫像等生動的圖像展示,揭示了其背後蘊藏的歷史「大事件」。

以鼎食為例,作為可炊可食的三足器,史前時期是最為平常的飲食器具,即「初為小器」,到了商周時期,鼎成了貴族階層的特權,國家政權的象徵,可謂「後有大鼎」。

同樣作為食器的甑則與稻作文明起源相聯繫,蒸技的發展也側面反映出稻作文明的發展,是不同的主流烹飪技術決定了麥食傳統發展的方向。

而日常用的工具鉞則升華為王權的符號,最高權力象徵。

鴻門宴、和氏璧、石璧謀等不同歷史事件中壁發揮的作用,則可見日常裝飾品,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最後,他通過管仲與帶鉤的故事說明日常用的束帶器具也可以成為改寫大歷史的關鍵,意義非凡。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王仁湘研究員演講

漢畫泗水撈鼎圖

東漢磚畫-用甑蒸食 距今1900年

大都無城 大國自信

——許宏「大都無城 大國自信」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許宏演講題目是《大都無城 大國自信》 ,首先梳理了中國古代文明發展史三大階段:邦國時代(仰韶後期至龍山時代)——王國時代(夏商周三代)——帝國時代(秦漢至明清)。

同時,史前時代東亞城址有三大系統,為水城、土城、石城。

接下來,他介紹了實用性城郭時代與禮儀性城郭時代兩個概念。

著重分析了作為大都無城的肇始的二里頭遺址中心區布局演變過程,以及二里崗、鄭韓故城、洹南殷墟、燕下都等古代都邑演變過程,最後,他提出中國古代都城形態的新提案,前期:實用性城郭時代(二里頭—東漢),大都無城,都邑的主流形態=宮城+郭區,絕大部分時段沒有外郭城;後期:禮儀性城郭時代(曹魏—明清),呈現出城郭齊備·大中軸·里坊制的特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許宏研究員演講

返璞歸真 仿若初見

——朱泓「內蒙古吐爾基山遼墓契丹貴族的三維容貌復原」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的演講題目是《內蒙古吐爾基山遼墓契丹貴族的三維容貌復原》。

他首先介紹了吐爾基山遼墓的發掘過程、基本情況以及豐富的出土器物。

隨後,詳細地解釋了計算機三維復原容貌的過程。

吐爾基山遼墓是一座沒有被盜、保存完好的遼代契丹貴族葬墓。

墓葬內發現大量隨葬品,有銅鐘、銅鈴、牌飾等銅器,大部分為銅鎏金,另發現銀盒、銀筷、單耳八棱金杯、嵌銀的漆盒和漆盤,還有包銀的鎏金馬鞍以及大量絲織品等。

據出土的珍貴文物初步判明該墓地是契丹貴族墓葬。

計算機三維復原工作主要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根據「格氏復原理論」對顱骨進行全面觀察、測量和科學分析,總結出顱骨生前容貌的各部特徵和細節,如面部軟組織、眼部、鼻部、嘴部、耳朵以及髮飾、皮膚等特點;第二步是應用計算機及三維製作軟體將其生動、科學地展示出來。

演講生動展示了考古學家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將枯骨變為有血有肉的鮮活人物的過程。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演講

鎦金銀寶盒

顱骨保存完整,表面呈褐色。

頭髮完好覆在顱頂部,並結呈辮子狀,保留完整,整個顱骨上帶有「金箍

眼部的復原

復原的計算機三維表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泉水邊穿越萬年前的古營地和遺珍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發掘單位:寧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青銅峽市文物管理所項目負責人:彭菲專家點評:在遺址發掘出距今4800年、1...

石家河遺址,解密長江中游史前文明

驅車自湖北天門市出發,向西北行駛15公里,便到了位於石河鎮的石家河遺址。1954年,一項水利工程的施工,讓一批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在這裡重見天日。半個多世紀裡,陸續的考古發掘不斷向世界揭示這個...

社科院在港辦考古圖片展重現中國古都文明

新華社香港9月19日電(記者 丁梓懿)由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承辦的「文明·古都——中華文明起源與中國古代都城考古圖片展」正在香港中環舉行。這次展覽分為「滄桑巨變——舊...

中外專家學者在呼倫貝爾市研討哈克文化

6月20日,首屆中國哈克文化國際研討會暨哈克文化人文歷史紀錄片開機儀式在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舉行。來自聯合國中亞考古隊、紐約大學、北京大學、故宮博物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呼倫貝爾市博物館等單位...

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在我市開幕

29日上午,為期三天的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在我市開幕,來自全國數十個省市的考古文博單位、高校近百位專家學者及20餘名高校學生代表共聚一堂,研究探討公共考古領域的熱點話題與重大事件。中...

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隆重開幕

10月29日上午,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在湖北省天門市隆重開幕。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

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

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宣漢舉辦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齊澤垚 楊陽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齊澤垚 楊陽)中國四川有巴山蜀水之稱,古代巴文明是四川地區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