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源|秦始皇帝陵再揭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秦漢大一統時代,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作為社會縮影的都城及都城縮影的帝陵,奠定了此後兩千年中國都城和帝陵文化傳統。
從秦與西漢帝陵的規劃布局,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的兩個王朝思想的痕跡,以及它對中華民族和世界的影響。
-
考古人員對9901陪葬坑進行考古發掘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秦始皇帝陵麗山園,南倚驪山,北臨渭水,範圍約60平方公里。
自秦俑發現40多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秦俑考古隊的專家對其進行了長期考古勘探和發掘。
隨著揭露的新發現越來越多,結果卻讓人更加困惑:陵墓封土高度與史籍記載不符;陵墓周圍未發現大火焚燒或大規模盜掘痕跡;數量和品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的陪葬坑,看似毫無章法,不少超出陵園範圍;考古勘探範圍不斷擴大,陵園整體布局仍然無法與中國傳統的對稱美學統一起來,等等。
秦始皇的陵寢中隱藏著哪些秘密?炎炎夏日,記者陪同考古專家驅車前往陝西臨潼麗山園,一探究竟。
秦始皇真的埋葬於秦陵?
參觀完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之後,記者進入秦始皇帝陵所在的麗山園。
覆斗形的巨大封土已被種植的林木覆蓋,但輪廓仍然依稀可辨。
封土中部有兩個緩坡狀的台階,形成三層階梯狀。
漢代史學家班固在《漢書· 劉向傳》中錄劉向《諫成帝營陵寢疏》,其中寫道:「秦始皇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三墳,其高五十餘丈,周回五里有餘。
」記者發現封土現狀與史籍記載之間存在巨大差異,看不出來該封土高有「五十餘丈」。
十多年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時任所長劉慶柱用比較法,即基本封土邊長與高的比例關係,回答了秦始皇陵封土高度存在的疑問。
劉慶柱從已知的西漢11座帝陵封土著手測算出西漢帝陵的底邊長度與其高度比例關係都是5∶1。
「漢承秦制,秦始皇陵應該也是這個比例。
它封土底邊寬500多米,高度應該為110米左右,這正好和記載『五十餘丈』一致(據出土秦時實物和銘文核算,秦一尺約為今23.1厘米)。
為什麼現在不是這個高度?因受秦末戰爭及王朝更替的影響,陵墓封土工程並未最後完工。
有人解釋是水土流失,如果水土流失導致封土高度從110米變成50米,流失了60米,那秦始皇陵陵區之內的地下陪葬坑早就沖沒了。
」劉慶柱對本報記者說,「文獻記載的僅僅是當初規劃的設計高度。
」
長期從事秦始皇帝陵考古研究的秦始皇帝陵考古隊原隊長、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段清波說:「最新測量的高度是51米左右。
」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
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可見陵園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眾多歷史學家根據《史記》記載,推測陵園工程前後共花了約39年。
對於陵墓的建造期限,段清波有不同觀點,「目前考古資料表明,秦始皇陵建造時間只有大約10年,似乎不是司馬遷所述的那樣,秦始皇即位不久便開始建造自己的陵墓。
司馬遷如此寫史有影射漢武帝之意。
在兩千年的歷史中,讀書人只要諷諫當權者大興土木之事的時候,都會拿秦始皇說事。
」
秦始皇病亡於沙丘平台(今河北平鄉),距都城咸陽路途遙遠,時逢夏季天氣炎熱,遺體不易保護;陵墓封土和建造時間與史料記載相異;秦俑等陪葬坑不在陵墓周邊,和秦始皇可能無關……不少人疑竇重重:秦始皇陵埋葬的真是秦始皇嗎?秦陵是否為衣冠冢?
文獻記載,「秦名天子之冢曰山,漢曰陵」。
段清波介紹說,在秦陵區內出土的一件銅鐘,其底部刻有「麗山園」的銘文。
秦始皇帝陵在秦代的原名為「麗山園」,秦陵的主人為秦始皇確定無疑。
秦始皇自薨到下葬間隔近兩個月。
秦始皇遺體途中就開始腐爛,經過50餘天的長途顛簸,終於運回咸陽發喪。
根據當代遺體保護經驗,一般遺體保護須在死者死後即刻著手處理。
如若稍有延誤,屍體本身已開始變化,恐怕再先進的技術也無能為力。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醫師李碩認為,如果單從遺體保護技術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漢女屍能很好地保存下來,秦代也應具備保護遺體的防腐技術。
秦始皇陵是否被盜?
《史記》中關於秦陵地宮中安裝著自動發射暗弩的記載,使秦始皇陵墓保護設計充滿神秘色彩。
從古至今,有關秦始皇陵墓被盜的傳說五花八門,最為著名的莫過於項羽盜掘秦始皇陵墓並放火焚燒之。
然而,從近年考古發掘來看,秦始皇陵地宮基本保存完好,似乎沒有受到人為破壞的跡象。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原館長袁仲一表示,根據這幾十年的考古勘探,陵墓的封土沒有大的擾動,地層還是很清楚。
近代以前,發現過私人盜掘秦始皇陵的盜洞,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都沒有到中心點。
項羽挖掘秦始皇陵的說法,現在尚不能證實,因為大規模發掘一定會留存痕跡。
根據考古人員在俑坑內發現大量火燒痕跡和水淹痕跡,在秦俑軀體上發現大量鉤斫、砍殺痕跡,以及在陵園內地面上現在還堆積著很厚的殘磚斷瓦和炭灰、紅燒土等現象,目前可以推測,項羽入關後,秦始皇陵地面上的建築被燒了,一部分當時被發現的大型陪葬坑被盜掘、被燒,大火焚燒又造成了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
袁仲一說:「《史記·秦始皇本紀》:『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
由於秦始皇陵面積龐大,結構極其複雜,葬禮之後築陵工匠又全部殉葬於陵內,因此,項羽的軍隊可能始終沒有找到進入地宮的甬道。
」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地質科學院物化探所對秦始皇陵進行了土壤汞含量化驗,2003年,考古隊再次對封土的含汞量進行測量,發現秦始皇陵封土平均汞含量比周圍高數倍。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學理認為,這足見《史記》的記載不虛,也是推斷陵墓未遭盜毀的有力證據。
封土裡面埋藏著秘密
在長期考古工作基礎上,2002年,中國啟動了863計劃「秦陵遙感與地球物理綜合探查技術」工程,用遙感和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對秦陵進行探測。
段清波介紹說:「我們通過物探化探技術探測發現,秦始皇帝陵的封土下埋藏著高出地面30米的台階式牆狀夯土台建築,這是中國古代墓葬史上的特例。
為慎重起見,我們對其進行了考古勘探驗證,研究發現,這棟夯土台建築分布在秦陵地宮之上、封土堆下的墓壙周圍,呈圍合形台階式牆狀夯土台,上窄下寬,內外均呈台階狀,剖面呈『凸』字形;四側夯土台的外側均為九級台階,台階上發現堆積較厚的瓦片,靠近頂面台階上的瓦片尤多,頂面及各級台階上沒有發現紅燒土、木炭遺蹟;夯土台底部外側建於墓壙外的秦代地表上,內側伸進墓壙;夯土台的底部經過取平處理,各側最下層的台階位於同一水平面。
」
黃河流域自春秋晚期開始陵墓出現封土之後,封土基本上都是由一層層薄厚不均的夯土構成,地表之上、封土之下出現巨型建築體的現象,唯秦始皇陵獨有。
「夯土台階外側的形狀,有可能在各層台階上沒有木構建築,僅在牆狀夯土台頂面上有木構瓦屋面建築,也有可能各層台階及頂面上均建有木構瓦頂建築。
從遠處觀察陵墓的話,除中心部位外,其實是一座高達九級的高台木構建築。
」段清波介紹,這座九級高台木構建築應在秦始皇薨前已建成,之後被完全覆壓在巨大的封土之下,除藉助科技手段之外無人能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鴻勛測算,這座土木結構建築的底座是邊長500米的正方形,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建築的高度是115米。
而一直被公認的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的陵墓建築——埃及胡夫大金字塔的塔底邊長230米、占地5.29萬平方米,底面邊長還不到它的一半。
也就是說,這座「土木大金字塔」是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占地面積最大的陵墓建築。
陝西師範大學退休教師劉九生長期關注秦俑和秦陵研究,他認為,陵墓封土內,自墓底直築到封土頂部的九級台階式「方城」,仿效崑崙的「增城九重」,起著傳說中「地天通」的功能,旨在死後升天成仙。
秦始皇陵即是秦始皇的通天之路。
地宮就在封土堆下
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的核心。
有關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紜。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陵墓「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
由此而引發的關於地宮情況成了秦陵最大的懸疑所在,「我們採用高光譜遙感和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發現,其實地宮就在封土堆下」。
段清波表示,綜合探測發現,規模宏大的地宮就位於封土堆頂台及其周圍以下,頂部為石結構。
一般的豎穴土壙墓都是用土填實的,但是秦始皇陵物探驗證結果顯示,地宮中存在石質板材。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考古隊隊長劉占成認為,墓室中存在石質板材可能屬於地宮墓室頂部的覆蓋材料。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上具天文』的記載也就是說地宮頂部有繪製的天文星宿圖。
」劉占成介紹說。
考古學家夏鼐曾推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應當是在墓室頂繪畫或線刻日、月、星象圖。
」近年來,西安漢墓發現了類似於「天文」「地理」的壁畫。
上部是象徵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則是代表山川的壁畫。
考古人員由此推斷,秦陵地宮上部可能繪有更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圖,下部則是以水銀為代表的山川地理。
《史記》載,秦陵地宮中「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
2003年,考古工作者對封土本身進行了測試分析,再次在封土堆中部發現了明顯的高汞異常現象,這與文獻記載相一致,表明地宮內存在大量的水銀。
段清波介紹,墓葬中放置水銀,並不始於秦始皇陵。
用水銀進行防腐、防盜,以及將水銀用來煉丹的觀念都是秦以後才出現的。
秦始皇陵以水銀象徵天下水系,實際上是始皇帝自己的精神追求。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謝陽舉認為,秦始皇「初並天下」以後,其首要任務就是竭力使周邊民族成為中國這個大家庭的成員。
多民族的廣闊疆域和山川地理需要通過水銀模擬的「沙盤模型」帶入地宮,符合「事死如事生」的基本觀念。
兩重城垣與龐大宮殿建築群
秦始皇帝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資料顯示,秦始皇帝陵地面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其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珍異寶。
但歷經2200多年風雨,遺蹟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城垣具體什麼樣?考古工作者經過勘探發現,地表以下殘存著當初的夯土基礎。
現已探明這個恢弘的帝陵被一南北長度大於東西寬度、共計長約1萬米的長方形兩重夯土城垣包裹,陵冢位於內城南部。
兩重城垣之間的空間關係明確顯示,秦始皇陵園的內城處於外城的相對中心,外城是內城同比例的「放大版」。
20世紀70—90年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人員曾對這處龐大的建築遺址的小部分進行考古發掘,因發現了大型夯土建築、四合院式建築等,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
實際上,不僅考古工作中較少發現建築群遺址,歷史文獻中對秦始皇陵園內建築遺址的記載也不多。
秦始皇陵園的內外城牆之間,最引人注目的發現是土木結構的三出闕,樓基和墩台均系夯築,外用磚包砌,墩台上面建樓。
段清波告訴記者,「三出闕是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級別,帝王宮殿專用。
古代陵墓建築最開始是單出闕,始皇時建三出闕。
漢代重要謀臣霍光死後,其夫人為其建三出闕,被政敵發現後舉報,墓被平。
唐宋之後,三出闕才較為常見。
」
2010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園的內城西北部勘探發現了一處長方形十進式院落的龐大建築群,目前保存在地下的基址和石塊等遺蹟遺物基本完好。
「從其平面測繪圖上能看出,這是一處有中軸線和明確主體建築的龐大宮殿群。
」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孫偉剛說,這處規模龐大的宮殿建築群雖然僅僅保留下了牆基部分,但其格局基本完好,見微知著,這對研究中國古代皇宮史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
刻意仿效崑崙山?
劉九生對秦始皇帝陵總體營造思想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認為,秦始皇帝陵冠名「麗山」,與造山運動形成的天然驪山完全不同,它是指人工夯築而成的帝陵封土,「樹草木以象山」,刻意仿效崑崙山。
秦始皇帝陵區的地下埋藏與地表建築上應天象,營造麗山園的主導思想是以比類取象為核心的天人合一整體觀。
陝西省歷史學會會長、陝西省社科聯主席、陝西師範大學原校長趙世超說:「秦始皇要求把陵墓修成三山相疊狀,並在方城頂端留下出口以象徵閶闔之門,是為了追尋不死和升天之路,對他來說,崑崙不僅是一種精神的寄託,而且更是進入神界的實在的天梯和憑藉。
」
豐富多彩、數量眾多的陪葬坑是自秦始皇帝陵才開始有的現象。
「目前,在陵區共發現了180多座大小各異、形制不同、內涵複雜的陪葬坑,其中包括為大家所熟知的秦始皇秦俑坑,由此構成了秦始皇帝陵龐大的外藏系統。
」段清波認為,秦陵地宮以外數量眾多的陪葬坑豐富了秦始皇帝陵的物質內涵,全面反映了秦朝中央政權及皇權的運作機構,是秦朝行政系統在地下的模擬再現。
「整個陵園體現的是秦始皇首創的『皇帝』概念和中央集權下的郡縣制,表現了秦朝的國體和政體。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政治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其核心內容就是「廢封建,立郡縣」,以維護中央集權和國家統一。
劉九生對此有不同看法。
他說,秦始皇的最高價值準則是聖賢人格,終極關懷是長生不死或死後升天成仙。
秦始皇陵的營造反映了先秦至秦代的天人合一整體觀,是秦始皇宇宙觀中「地天通」的具體表現,其中的文化現象包括天文、地理、哲學、堪輿、星象等,是中國古代文化與思想的集大成。
趙世超認為,「隨著秦東擴和攻滅六國,羌文化中的崑崙神話大肆傳播。
作為非常渴望長生不死的秦始皇,他命人將自己的陵墓建成崑崙神山的樣子,就是希望通過此『天梯』進入神界,長生不死,這也是當時神仙思想大興後的時代精神體現。
」
考古研究未有窮期
秦兵馬俑坑文物的出土大幅度改寫了秦代科技水平的歷史,以大量的實證材料向現代人形象地展現了秦代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譬如,秦俑坑出土兵器明確印證了秦簡中關於「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是一種標準化概念,這種標準化既是秦人管理藝術發展的代表,也是秦代科技水平的標誌。
秦人加工的青銅弩機器件精密、形體標準,相同規格的器件完全可以互換。
許多特殊的加工工藝,如青銅鈹脊上的紋飾生成,纖如毫髮的金屬小孔鑽刻技藝,也都令人嘆為觀止,一些工藝至今還是不解之謎。
由於古代統治者有重政治、重倫理、崇人事而輕科技的傾向,史書關於科技的記載往往簡略殘缺,秦代科技資料更是鳳毛麟角。
正因如此,秦俑考古的歷史文化價值就更加重要。
秦人的視野比我們預想的更遠。
段清波認為,在秦始皇陵考古中,我們發現諸如兵馬俑、百戲俑、銅車馬、條形磚、封土內台階式建築、青銅水禽的部分製作工藝等文化因素宛如橫空出世般出現,而又在其後的時代難覓蹤跡,這些現象值得我們從更大的時空範圍內進行綜合思考。
劉慶柱認為,秦始皇帝陵是世界上規模宏大、結構奇特、內涵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陵墓的營建蘊涵著許多千古之謎,破解這些謎團,對於重新認識秦陵、秦代文化乃至中國古代文明有著重大的借鑑意義。
目前在秦始皇陵考古上,還有許多問題沒有完全解決,還處於未被完全證實的「假設」階段,不能被認定為科學的結論。
秦陵考古,未有窮期。
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西北大學教授徐衛民認為,帝王陵墓建設是古代時期國家重點工程,由最優秀的建築師、禮儀專家、藝術家與堪輿師負責選址和工程設計。
陵墓選址的重點首先是考慮風水,即周邊的自然環境,同時要考慮陵址對國家、民族的長遠影響,以及政治、軍事、交通等多重因素;帝王陵墓的營建過程更是令人瞠目結舌,高大的封土顯示出皇權的威嚴,地下宮殿象徵著帝王生前的皇宮,陪葬品應有盡有。
修建帝王陵墓,除了為死後的帝王建棲身之所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修建帝王陵墓來保持原有的政治權威。
這些帝王陵墓所凝聚的「精」、「氣」、「神」不會隨風而逝,反而在漫長歲月的延宕中固化為一種歷史的永恆。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記者:陸航
秦始皇陵內藏著三十米高樓
現存的秦始皇陵封土呈覆斗形,高五十一米三(以封土北邊沿中部為基點),底部南北長達三百五十米,東西寬三百四十五米,周長一千三百九十米,占地面積兩萬平方米;其頂部是長方形平台,東西長二十四米,南北寬...
秦始皇陵墓之謎千年無人解 秦始皇陵地宮兵馬俑
【科技訊】3月3日消息,秦始皇陵墓為什麼不敢挖?已經成為秦始皇陵之謎,而大家關心的秦始皇陵何時打開,秦始皇地宮內隱藏著多少寶物,秦始皇兵馬俑到底是否被下了詛咒,這些問題相信也將隨著秦始皇陵的逐步...
秦始皇留下9個謎團之一:巨大陵寢神秘莫測
公元前259年中國農曆正月,一個長相併不特殊的男嬰在趙國邯鄲降生了。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國的創立者秦始皇。在西方人眼裡他是中國的拿破崙。他13歲就繼承了秦國國君的王位,22歲在故都雍城...
未解之謎系列之秦始皇地宮
秦始皇地宮,即對秦始皇陵園,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於1962年,考古人員繪製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布局圖,經探測,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近78個故宮,引起考古界轟動。秦地宮最早的歷史文...
秦始皇地宮真實面貌,專家 不可思議
秦始皇地宮,即對秦始皇陵園,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於1962年,考古人員繪製出了陵園第一張平面布局圖,經探測,陵園範圍有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近78個故宮,引起考古界轟動。秦地宮最早的歷史文...
40年不敢挖!秦始皇陵大秘密!
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來唐塞…...
秦始皇陵謎團重重,「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弩矢」?
秦始皇陵——一個動用全國的財力物力,徵發民工70萬,修建的陵墓。從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即位後就開始修建,直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為止,長達36年之久。
秦始皇陵被牧童一把火燒了?秦始皇欲哭無淚
公元前210年夏,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秦王贏政逝世。他被安葬在了一座巨大的陵墓中。這座陵墓在他生前就開始修建,前後共花了39年時間,修陵頂峰時用工達到70多萬人,占到了當時全國總人口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