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紋玉做的絲縷玉衣,不敵當代翡翠的工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南越文王墓目前的地址在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867號,
是迄今嶺南地區發現規模最大,
出土文物最豐富、墓主人身份規格最高的一座漢墓。
當時這座墓還沒被盜過,
其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物就是南越文王趙昧所穿的絲縷玉衣,
玉衣由2291件玉片組成。
由於墓室進水,出土時絲縷玉衣的絲線已朽爛,玉片散亂,還原絲縷玉衣就用了三年。
博物館研究員葉丹洋說:「還原絲縷玉衣難度最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技術室的專家費勁心血才得以成功復原這一珍貴文物,
可以想像兩千多年前製作玉衣是如何靡費人力和物力。
」
為什麼人可以在死後穿著玉衣呢?
玉衣又稱「玉匣」,古人用作帝王和高級貴族死時穿著的殮服。
人們迷信玉有神奇的功用,可以防腐,故用玉衣裹屍,希望可以使屍體得以不朽。
《後漢書·劉盆子傳》有記載:「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
」
據《後漢書·禮儀志下》記載:皇帝死後,用金縷玉衣;
諸侯王、第一代列侯、貴人、公主死後用銀縷玉衣;
大貴人、長公主用銅縷玉衣。
而受到皇帝恩寵的大臣、外戚往往也會被賜以玉衣作葬服,以示恩典。
而這些玉衣一般由漢廷屬下的東園匠製作,也就是專為帝、後製作棺槨和喪葬用品,
如黃綿、緹繒、金縷玉匣、飯含之物的人被稱為「東園匠「。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按等級,趙眜的玉衣應是銀縷玉衣或金縷玉衣,
但為什麼趙眜會選擇用絲縷?
對此,葉丹洋表示,這種習慣是從東漢開始的,
因為絲線相較於金線、銀線更容易獲得。
南越王墓中共出土組玉佩11套,其中墓主的一套最為華麗,
共用了32個飾件,尤其是中間的小金珠、小煤珠、小舞人等,
整套組玉佩自胸至膝長約60厘米,覆蓋在玉衣上。
早在上古時期,先民們就開始佩戴玉佩,戰國時期佩玉相沿成習。
古人佩玉是以玉比德觀念的體現,「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玉佩在古代社會不是隨便的裝飾,而有表現身份地位、表達情感和社會交往的作用。
金縷玉衣的玉片一般採用的是蛇紋石玉,作為玉雕用料,
翡翠是從明朝以後才初露端倪的,從古至今,
倍受皇室貴族的喜愛,乾隆、慈禧都鍾情於它。
由於翡翠質地堅韌,艷而不俗,它的仿古飾品亦能彰顯審美和收藏的雙重價值。
如這件糯種翡翠浮雕仿古長方蓋爐造型雄渾大氣,有一種簡樸古拙之美。
一件古色古香的翡翠鳳凰牌,
高貴而不失靈動。
鏤花鴛鴦牌集大氣和精緻於一身,雖說種水不是最好,
但恰恰就是它的材質突顯了古典的韻味。
大師之作,刀刀見功底。
佛說前生的一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相遇。
原來對你的愛早已鐫刻在這無悔的線條中了。
如果你對翡翠感興趣請關注公眾號:737939
走訪滿城漢墓 探索千年未解之謎
滿城漢墓,位於保定市滿城縣城西南1.5公里處,占地144公頃,坐落於陵山主峰東側海拔196米處,系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公元前154-113年)及其妻竇綰之墓。1968年5月,解放軍某部在陵山施工時...
中國古代喪葬的玉石,一顆價值8億
玉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凡是古墓,多多少少都會出土些玉器。然而,這些玉器中有一類比較特殊,叫做喪葬玉,是古人專為屍體而製造的玉器,它們是距離屍體最近的寶藏。」
絕世珍寶金縷玉衣 這些中國工匠太牛了!
古今中外,人們嘗試著用不同的方式「永生」。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而在中國古代的「金縷玉衣」,也有類似的精神寄託。本期,國寶探秘,我們一起來走進這些「玉衣」。
劉氏名勝景點——滿城漢墓——陵山漢墓
滿城縣,漢為北平縣地,位於中山國的北部。陵山在縣城西南三里處,是一孤立的小山。陵山之名,大概是由於營建中山王劉勝夫婦墓而得的。一號墓(劉勝墓)和二號墓(竇綰墓)都坐落在主峰的東坡。兩墓南北並列,...
歷史上盜墓賊們為何不屑價值連城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也被稱之為「玉匣」或者是「玉押」。主要分為頭罩、前胸、後背等十多個部分。它高1.74厘米,寬68厘米,由4282片大小不一的玉石組成。這些玉片全部採用的是上好的新疆和田玉打磨拋光而成,...
一次爆破引出的絕世寶藏——金縷玉衣
《史記》記載,漢代的皇帝和貴族死後會穿上一種特殊的衣物,古人稱之為玉匣。據說,身穿玉匣可以凝聚精氣,使靈魂附著在不朽的軀體上,來世可得永生。但史書也未曾記載玉衣的形狀,兩千多年來人們並不知道玉衣...
古代帝王和貴族死後的殮服——絲縷玉衣
玉衣又稱「玉匣」,古人用作帝王和高級貴族死時穿著的殮服。因為人們迷信玉有神奇的功用,可以防腐,故用玉衣裹屍,希望可以使屍體得以不朽。《後漢書·劉盆子傳》有記載:「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