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探秘:四千年前 老祖宗在這兒撈海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大專家揭秘銀洲貝丘遺址考古發掘 研究可窺探珠三角史前人類生業模式

在佛山三水白坭,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山丘,它就是具有四千年悠久歷史的銀洲貝丘遺址。

在歷經四次的考古挖掘中,銀洲貝丘遺址一度招來國內考古學眾多頂級專家學者……工藝精美的玉玦、實用性極強的石器、骨器、陶器,一件件銘刻著數千年的史前歷史印記的文物被發掘出土。

四千年遺址是如何被發現的?又如何證明早在四千年前就曾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銀洲貝丘遺址的研究發掘,對珠江三角洲有著怎樣的積極意義?昨日,作為當年參與遺址整理並深入研究遺址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黃可佳博士向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首次揭秘:銀洲貝丘遺址不僅僅在四千年前有人類分階段生活的軌跡,更是目前已經發現的珠江三角洲史前最有代表性的貝丘遺址之一。

通過對銀洲貝丘遺址的發掘和研究,或將由此而了解到珠江三角洲史前人類的生業模式。

揭秘1: 小山丘中深藏千年歷史印跡

如果不是寫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豆兵崗這個雜草滿山的小山丘絲毫不會引起外界的注意。

這個小山丘就是有著4000年歷史的銀洲貝丘遺址,三水地圖上標註顯示,位於廣東省佛山三水區白坭鎮東南約6公里處,於西江和北江交匯處,在史前時期是兩江入海口附近、高出地表的一個台地,坐落在銀洲村東側一座孤立的橢圓形崗丘上。

「考究發現,曾有人類居住於此,水產資源是主要的生活利用對象。

由於人類在上面活動,食物裡面有部分是貝類,食用貝類會產生很多殘餘貝殼垃圾,被人類遺棄在遺址周圍,時間久了,會形成一層層的貝殼堆積,考古學上稱這類遺址叫貝丘遺址。

」曾致力於貝丘遺址研究多年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黃可佳博士介紹說,很早之前,這裡實際上叫豆兵崗遺址。

記者近日循跡走訪發現,遺址所在之地表層仍舊依稀能夠看到不少貝殼等殘留物,古代人類生活的印跡已被雜草和綠色植被覆蓋,幾乎完全沒有了蹤跡,大面積的遺址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更迭後,與現代的農村田地相差無二。

「從外觀上確實看不出來遺址有著數千年的印跡!」三水博物館館長藍丹青介紹,整個遺址可以分為三期,一期文化位於崗頂處,堆積非常薄弱且破壞嚴重;二期文化堆積布滿崗頂和崗坡處;三期則分布於崗底平地。

山崗東北為低塱地,有魚塘、稻田,西南為村落,遺址文化遺存遍布整個崗頂和崗坡,並一直延伸到坡下平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

揭秘2: 或可窺探珠三角史前人類生業模式

1982年,全國文物普查第二次時銀洲貝丘遺址被發現。

鮮為人知的是,銀洲遺址的發掘,緣起1989年在珠海的一次學術研討會。

黃可佳博士介紹說,當時考古界想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新石器到青銅時代的文化認識進行一些總結,北京大學的趙輝先生受到日本貝丘遺址研究的啟發,在會上向廣東同行提出可否在珠江三角洲找一個貝丘遺址進行一些工作。

這個提議得到了廣東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支持,雙方隨後合作進行了「珠江三角洲史前貝丘遺址研究」項目,選定銀洲遺址作為重點發掘目標。

「當時這個遺址還沒有被命名為銀洲遺址,是用它所在的崗丘小地名命名為豆兵崗遺址。

」黃可佳表示,1991年至1995年,銀洲遺址先後進行過三次比較大規模的發掘和一次以環境考古為目的的小規模的發掘。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朱非素、李子文、馮夢欽、吳海貴等人,北京大學由趙輝帶領幾名本科生和留學生參加,三水博物館的麥海等人也參與了發掘。

第四次小規模的發掘主要是為了配合袁靖進行動物考古學研究而進行的,並進行了周邊考古調查。

這樣的發掘團隊,即使今天看來也是超豪華的。

「幾乎全部參與人員都是國內考古界的頂級專家,可見當時銀洲貝丘遺址的重要性!」黃可佳說。

對於當時為何選擇銀洲遺址來進行發掘和研究,黃可佳認為,遺址屬於珠江三角洲史前最有代表性的貝丘遺址之一,保存比較完整,通過對它的發掘和研究,由點及面,可以了解珠江三角洲史前人類的生業模式。

另外一方面的考慮是,在銀洲遺址發掘之前,廣東地區包括珠江三角洲也做過不少考古工作,但堆積豐富、遺蹟豐富的遺址並不多。

「當時一些條件限制的緣故,發掘出的遺址或者堆積簡單,或者由於發掘時代較早,發掘技術和採集技術尚不成熟,還沒有建立比較詳盡的文化譜系!」黃可佳表示,基於這些原因,四千多年以來珠江三角洲每個時期的文化面貌怎樣,並沒有發掘清楚。

除此之外,銀洲貝丘遺址位於西江和北江的交匯處,通過水路可以很便捷地連接華南的西部和北部,甚至與長江流域發生聯繫,這些地區與珠江流域在史前的關係如何,也是選擇銀洲遺址來發掘和研究的重要考慮之一。

揭秘3: 或是三水最早人類文明發源地

事實上,銀洲貝丘遺址從被發現到發掘,一直受到外界普遍關注。

根據三水地方史記記載,遺址是目前可知的三水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撿拾貝殼、捕魚狩獵,並能手工製造精美的陶器、玉器並在此繁衍生息。

藍丹青館長介紹,遺址被發現後,各級頂級古文物專家先後到達三水,遺址經批准後實施主動性開發,前後四次進行遺址挖掘,都證實有大量人類生活過的痕跡。

黃可佳博士也表示,經過多次的考古挖掘,專家們在遺址範圍內發現了古代的灰坑和房基,這說明早在4000多年前,這裡的人們就會使用火煮東西,並會建造房屋抵禦嚴寒和野獸的侵襲。

玉玦玉斧和這兩件精美的玉器,在廣東省這一時期屬首次發現,人類工藝非常的明顯。

考古發現,銀洲遺址的遠古人類已會製造工具和裝飾品。

遺址出土文物以陶器為大宗,還有石器、骨器以及少量的玉器和木器。

文物中還有少量凹底器,並首次在珠三角發現了這一時期的三足器和較完整的大型釜、罐。

在74號墓中出土的玉玦和玉斧十分罕見,玉呈墨綠色,雖經歷數千年的地下埋藏,仍有脂肪般光澤,呈微透明狀。

三水博物館專門有一個展廳展示銀洲貝丘遺址上挖掘出土的文物,以陶器為主,有火燒過的痕跡。

銀洲貝丘遺址被認為是三水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揭秘4: 「銀洲先民」遺址生活或存多個階段

經過多年的發掘研究,專家們不但發現了大量的人類居住生活留下來的各種遺蹟和遺物,由此還分析出銀洲先民在遺址生活有早中晚多個階段。

黃可佳和藍丹青等專家分析介紹,遺址最早階段,人類最早居住的位置可能以崗頂為中心,稍靠斜坡分布,留下的遺蹟被後代破壞嚴重,只剩下少量地層和零星的房屋柱洞。

後來在原來的居住位置附近出現方形房屋建築,生活垃圾丟棄在房子周圍。

新蓋的房子位於已廢棄房子周圍,有的建在垃圾上,只是稍加鋪墊,平地起建或稍挖淺槽。

房子規模不大,似為家庭居住。

這時期的墓葬墓壙規模較大且深,多數有隨葬品,分布範圍較大,墓葬排列稀疏。

然後進入銀洲貝丘遺址比較繁榮的階段,開始出現新的房屋建設,位置主要是在崗的東部和西部,出現大量灰坑和柱洞。

大約同時在崗頂和崗西南坡出現大量連續埋葬的墓葬,崗西南坡第三階段的房址已經遭到廢棄,大量墓葬打破房址。

這些墓葬排列密集,墓窄長較淺,揭開表土後即露隨葬品、骨架,隨葬品少。

墓葬有成組分布的特點,組與組之間有一定的距離,似乎代表不同的家族。

「在這個大階段的偏晚段,在一些墓葬之上,主要在崗頂周圍又出現一些房屋建設的跡象,但由於後期破壞嚴重,所剩跡象不多。

這時期出現另一個特徵,就是垃圾似乎有集中沿崗地陡坡傾倒的趨勢,如在崗的西部都出現深厚的短時期貝殼和陶片堆積,數量眾多,似乎是人類對垃圾的處理開始講究起來。

」黃可佳介紹說,最後一個大的階段是向低處居住的階段,銀洲人的居住有向低處走的傾向,可能與周圍泥沙長期沉積,海岸線更向東南推進有關,周圍地貌已經由河流入海口地貌,變為湖泊縱橫的三角洲平原地貌。

這一階段的遺蹟主要位於崗下的魚塘附近,在魚塘中甚至有類似水中居住的干欄式建築的木柱和榫卯結構。

此階段之後,崗頂一直荒蕪,特別是明代以後,一直到現代,成為銀洲村的墓葬區域。

專家:對銀洲貝丘遺址可建遺址公園

「研究還在持續進行中,涉及文化譜系研究、聚落考古研究、動物考古研究、體質人類學研究、環境考古研究等方面的內容,未來會有更多更新的認識。

」自2013年開始參與遺址整理的黃可佳博士多年來一直在三水深耕銀洲貝丘遺址研究。

讓其扼腕嘆息的是,由於當年參與的多名專家先後去世,銀洲遺址的考古資料整理工作因種種原因一直沒有系統開展,目前關於銀洲貝丘遺址考古資料的整理工作尚未完成。

「銀洲貝丘遺址緊鄰現代村落,有不斷被現代人類活動危害的風險,同時銀洲貝丘遺址又距離三水區城區比較遠,如何進行未來的展示和活化利用工作,是一個難題。

」黃可佳表示,銀洲貝丘遺址的未來的保護工作比較艱巨,作為三水最早的史前遺址,同時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堆積最為豐富的代表性遺址,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

黃可佳認為,對銀洲貝丘遺址原地保護和展示是比較理想的方式,條件成熟時可以建立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設計開發一些與遺址有關的公眾參與項目,讓遺址活起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它,成為三水人生活的一部分。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大遺址:揭秘海南史前生活

日前,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召開上半年工作總結分析會,全面摸清海南省文物資源基本狀況。根據普查,海南省不可移動文物4274處,其中水下文化遺產136處,居全國之首。三亞英墩、陵水橋山、蓮子灣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