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年前的古人就會「撩螺」?廣西貝丘遺址密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6000年前的古人就會「撩螺」?
那北咀貝丘遺址搶救性考古發掘進入收尾階段
發掘現場的螺已經有幾千萬年的歷史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黃占玲/文
何學俏/圖)近日,記者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位於南寧市郊區的那北咀貝丘遺址搶救性考古發掘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
據了解,該遺址的發掘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共發現20多處人類墓葬,遺骸約為40多具,綜合所發掘的物體、物品特徵,可以推測遺址的年代約在6000-10000年前,屬於廣西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早期。
在遺址現場,還留存有大量的螺殼。
據專家介紹,遠古時代的人們已經開始以螺肉為食物,大部分螺殼的尾部都已被敲碎,以方便他們進食,也可以此證明南寧人喜愛的「撩螺」古已有之。
9月30日上午,當記者來到現場時,發現考古人員正在現場進行發掘工作,該遺址的地面布滿了螺殼。
據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覃芳介紹,該地之所以布滿了螺殼,是因為當時人們已經把螺肉、魚肉作為生活主食,且遺址靠近江邊,更利於他們捕食各類魚蝦,在所發掘的物品中,還有一半個手掌大小的石鏟,記者觀察發現,該石鏟邊緣部分較為鋒銳。
覃芳介紹稱,該石鏟邊緣部位之所以鋒銳,是因為該器具是用於割取魚肉等肉品,以方便人進食。
發掘出的小石斧
此次發掘,獲得了大量地層關係明確的文化和自然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器等生活用具、生產工具以及水、陸生動物遺骸等。
此外,在所發掘的墓葬中,大多數採用了屈肢葬,該種葬法是將骸骨呈仰身或側身,膝蓋蜷至胸口,手臂也摺疊放在胸前。
另有兩三處肢解葬,即將遺骸肢體肢解成幾塊,而其中一具,遺骸的手腳除了被切斷之外,其身體也被切成四段,並被擺放成屈肢葬的樣子。
對此,考古專家認為,當時的古人類已經初步了解了人體解剖結構。
這種先肢解後葬的習慣,反映了古人類對人體結構的認識水平。
這些墓葬對研究史前時期人類的宗教思想意識和生產生活情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而在所發掘的遺骸中,一具遺骸的頭部保存得相當完整,但嘴巴張大,表情看似十分痛苦。
據覃芳介紹,該具遺骸的形態在廣西很少見,人死亡後,大多牙關緊閉,發掘出來的骨頭也是正常的閉合狀態,那麼該具遺骸為什麼會有如此表情?覃芳推測稱,這副頭骨的主人很有可能被溺死或者燒死,才導致其嘴巴張大,表情驚恐。
目前,該遺址的發掘已經進入收尾工作,考古人員將對現場的墓葬進行拍照留存,同時將遺骸、物品等全部移回考古所進行研究,該遺址的考古工作結束後,將不再進行原地保護,而是納入正在開發的邕寧水利樞紐工程進行再開發。
發掘出的遺骸
新聞背景
廣西貝丘遺址密集
貝丘遺址,從字面上解釋,就是用貝殼堆積成丘的遺址。
它是古代人類生活遺址的一種,以包含人類食余拋棄的大量貝殼為特徵而得名。
其實,貝丘遺址中包含的遺物很多,除了貝殼之外,還有大量的魚骨、獸骨,人類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如石器、骨器、蚌器和陶器的碎片。
說得通俗一點,貝丘就是古代的一堆生活垃圾。
貝丘遺址最早是在北歐發現的,從1806年開始,丹麥考古學家尼厄魯普就在其祖國發掘了貝丘遺址。
丹麥學者後來就把這種貝丘遺址稱為「庖廚垃圾堆」。
1840年,美國學者在大西洋沿岸也發現了貝丘遺址。
隨後在亞洲、非洲沿海都有貝丘遺址發現。
日本學者把貝丘遺址稱為「貝冢」。
中國的貝丘遺址從19世紀末開始發現,到20世紀30年代做過一些調查,但大範圍的調查和發掘是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的。
先後已在遼寧、山東、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沿海發現200多處。
而廣西是貝丘遺址的主要分布區域。
邕江兩岸及其支流又是貝丘遺址分布的密集區,有頂螄山、豹子頭、灰窯田、那北咀、凌屋、石船頭、青山、長塘、秋江和西津等遺址,有些遺址已進行了不同程度試掘和正式發掘。
10月3日焦點6000年前的古人就會「撩螺」?
近日,記者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位於南寧市郊區的那北咀貝丘遺址搶救性考古發掘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據了解,該遺址的發掘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共發現20多處人類墓葬,遺骸約為40多具...
南寧三岸灰窯田貝丘遺址正式發掘
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佘鴻雁)依江畔而居,捕魚打獵,喜歡吃螺,懂得製作陶器……正在發掘中的南寧市灰窯田貝丘遺址,展現了6000多年前邕江岸邊原始居民的生活面貌。南寧三岸灰田窯遺址自今年2月底開始...
震驚|南寧挖出兩具數千年前的骸骨 新石器時代南寧人竟然流行屈肢葬
黃土之下,深埋數千年的骸骨依舊保持著下葬時的姿勢。在南寧市那北咀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以下簡稱那北咀貝丘遺址),考古專家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時最新發現了兩具有待研究的骸骨,其中一具多處被肢解,另一具...
上萬年前,南寧人已會「撩螺」
「撩螺」是我們南寧人最習慣的一種消夜方式,不管是郊區農田裡的田螺,還是邕江里的石螺,或者是來自廣西沿海地區的海螺,只要能「撩」的螺,都能成為南寧夜生活的一種美食。To Nanning peopl...
考古探秘:四千年前 老祖宗在這兒撈海鮮
北大專家揭秘銀洲貝丘遺址考古發掘 研究可窺探珠三角史前人類生業模式在佛山三水白坭,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山丘,它就是具有四千年悠久歷史的銀洲貝丘遺址。在歷經四次的考古挖掘中,銀洲貝丘遺址一度招來國內考...
別嫌南寧太年輕,這些千歲萬年的古蹟你知道幾個?
別嫌南寧太年輕,這些千歲萬年的古蹟你知道幾個?作者:華府六少是的,南寧沒有皇城北京的厚重,缺少六朝古都南京的王氣;沒有西安的漢唐風範,缺少東都洛陽的盛極一時。但它也不至於年輕到沒譜,南寧古稱邕州...
內蒙古搶救發掘一處 青銅時代遺址
內蒙古晨報全媒體平台消息(首席記者 張昊文)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1月9日發布消息稱,內蒙古近日在通遼庫倫旗扣河子鎮白家灣村搶救發掘一處青銅時代遺址,其是近年來在科爾沁沙地南緣發現的規模較大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