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甲骨文的魔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叫羅生門,這一詞被現代人賦予它的定義是指:「各說各話,真相不明」的含義。

那為什麼會說甲骨文有魔性呢?那下面我們一層一層含義去揭開這幾千年的謎語吧!

甲骨文是殷商時期巫師用於占卜記錄的文字,因為當時還是處於封建迷信的年代,巫師在國家的事物處理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地位。

也被賦予了能夠神通的能力!無論是行軍打戰,採桑種植,都需要巫師儘量占卜。

而現在所謂的甲骨文,實際上就是巫師占卜用的骨片,多刻在龜甲及牛肩胛骨上,也叫「甲骨卜辭」。

而我們大家都知道,甲骨文是我國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並且在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所以一個簡單的文字為什麼會有魔性呢?

是因為,之前有人做了一下調查,發現研究甲骨文的大師都不得善終,那這種不得善終和甲骨文有沒有關聯呢?我們一一來看:

最初發現甲骨文的據說是清朝時期的王懿榮,他在一次購買中藥的時候,發現一味名叫「龍骨」的中藥上寫著細小的文字。

這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經過研究發現,龍骨上記載的正是商朝時期占卜的情況,是反應商朝國家大事的文字記載。

從此以後,甲骨文在沉寂了數千年以後,終於重見天日。

但是,甲骨文中好似有種神秘的力量,這給它的每個發現者都帶來了非常大的災難。

王懿榮在1900年的戰亂中投井身亡,而與他一同研究甲骨文的劉鶚死的更加憋屈,被清廷以私售倉粟罪充軍新疆,第二年就客死異鄉。

不少迷信的人認為,最初發現的這些甲骨文或許內藏玄機,上面帶有占卜者的詛咒,也許這些奪命咒都是與它有關。

「魔咒」還在大發淫威,號稱「收藏甲骨第一人」的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端方也被甲骨文奪命。

端方在出國期間,收藏了很多海外的文物,其中就有很多古埃及時期的文物。

端方研究甲骨文,成就絲毫不亞於王懿榮和劉鶚。

光緒三十四年,四川爆發保路運動,清廷派端方去鎮壓。

剛剛抵達資州,手下官兵譁變,端方和其弟端錦被部將劉怡鳳亂刀砍死。

1917年,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上海明智大學任教時候,日以繼夜的研究甲骨文,寫出甲骨文發現後,第一篇具有意義的甲骨文論文,並把1000多片甲骨分析歸納,編成厚厚的專著,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王國維大師還是延續了甲骨文大師難逃的悲慘命運,走上了自殺之路。

時年51歲!

所以是機緣巧合還是甲骨文裡面真的有魔性?不得而知,因為我們當今也有很多學者,專家,大師研究甲骨文,逐個逐個字破譯甲骨文,所以才有今天的文字發展。

所以更多的是留給我們後人神秘的一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走近最古老的書法,最美的文字---甲骨文

好多的考古發現都是源於意外。甲骨文的發現也是如此。1899年,被稱為甲骨文之父的王懿榮,當時為北京國子監,偶然發現一種被稱為「龍骨」的中藥上刻有符號,於是花重金把藥鋪龍骨全部買回,細心研究之後...

甲骨文的神秘詛咒:研究者竟相繼離奇死亡

說到甲骨文,不能不提王懿榮。王懿榮是大清國子監祭酒,也是享譽北京城的著名金石學家。1899年的秋天,王懿榮的一場瘧疾,改變了甲骨文被病人吃掉的命運。其時,年過半百的王懿榮身患瘧疾,京城一位老中醫...

經典故事 — 龜甲獸骨上的天書

19世紀末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迄今已有100餘年,經過數代學人的鑽研探索,蔚然形成了舉世矚目的甲骨之學。存世的15.4萬片有字甲骨,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熠熠生輝的奪目之寶。有關甲骨文的發現,坊間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