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一個小國的君主,卻留下了無人比擬的音樂財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他,其國被夾在兩個常年攻伐的大國之間,然而卻能獨善其身;

他,其國被楚國攻伐多次,然而卻與楚王交好;

他,雖為一國之君政事繁多,然而對音樂的熱愛程度卻令人驚嘆;

他,想像力豐富而又信鬼神之說,在自己的墓室留下小洞以便靈魂能夠穿行其間;

他就是2400多年前曾國的國君——曾侯乙

作為一個超級的音樂發燒友,為了死後還能繼續享受美樂,曾侯乙把眾多的樂器帶到了墓中;

當2400多年後他的棺槨重見天日時,擺在世人面前的是規模超大、數量超多、品類超全、工藝超美、保存超好的眾多樂器,這無疑是一筆無法估量的音樂財富!

筆者最近去湖北省博物館參觀了曾侯乙展區,並有幸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詳細講解,將內容與大家分享。

編鐘

小時候在教科書看到過曾侯乙編鐘,只知道是個很牛逼的東西。

當親自看到時,第一感覺是「大」,真的很大!編鐘處於展區的中央,外面是巨大的玻璃罩,長十多米,高約有四米,氣勢非凡。

這套編鐘共有65件,最大鐘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也就是相當於400多斤。

這是個什麼概念,我們通常用的桶裝礦泉水一般是18.6L,約重40斤,而這個最大的鐘就相當於10桶以上的桶裝礦泉水!最小鍾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 。

總重5000公斤,也就是5噸。

一輛2.0的轎車約重1.5噸,這編鐘的總重比3輛轎車還重!遙想一下,在2400年前古老中國,在沒有現代化的機械和設備情況下,工匠們要治練出相當於3輛轎車重的青銅器,還要保證其音律的準確,然後還要移動這些大傢伙,這是多麼的艱難!瞬間對古人的創造力和智慧表示吃驚和嘆服!

編鐘出土時還是按原樣擺放,那木製鍾架真是紮實啊,堅挺了2400多年!

編鐘在音律最大的特色就是「一鍾雙音」,也是同一個鍾正敲和側敲能出來兩個不同的音,這是一個獨創的發明!因為這樣一來要表示相同的音域只需一半數量的編鐘,而且還可以減少演奏來回跑的距離!可以想像,當我們合唱時,由兩人以上發出和聲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說讓一個人發出和聲則匪夷所思了,但曾侯乙編鐘可以。

65件鐘除了楚惠王贈送的鎛鍾,都能「一鍾雙音」!

這套編鐘的出土還有一個重大意義,就是解決了音樂界的許多爭論和謎題。

例如,1977年,著名音樂學家黃翔鵬在完成了對西北四省的音樂文物考察之後,發表了題為《新石器和青銅時代的已知音響資料與我國音階發展史問題》一文,首次對「雙音鍾」這一中國先秦人在音樂上的偉大發明予以披露。

一石激起千層浪,黃先生的觀點受到了當時學術界的多方非難。

即便是中國音樂史巨擘楊蔭瀏先生,也不無憂慮對他說:「黃翔鵬呀黃翔鵬,你這個說法可是於史無據啊!」然而,黃先生太幸運了!文章發表的次年,曾侯乙編鐘就出土了! 除楚王鍾之外的64件青銅編鐘,每一個都明確無誤地驗證了關於「雙音鍾」的猜想,加上每一個編鐘上對應這些音響的階名、律名的標音銘文,使得人們毫無懸念地確認了先秦「雙音鍾」這一偉大發明的存在。

編鐘及鍾架上有大量的銘文,共3755字,記錄了大量的音律學知識!通過這些記錄,我們得知編鐘音域寬廣,達五個半八度,和現代的鋼琴一致,既能演繹傳統曲子如《楚觴》,又能演繹西方經典如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曾侯乙編鐘的十二個半音與鋼琴音律對照表


秦始皇統一六國,焚書坑儒滅六國文化,這使得我們無從知道先秦時期的音樂水平狀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關於七聲音階,人們公認是從歐洲傳來的。

兩千年來,經漢儒之手留存至今的音樂理論被視為華夏音樂的「正統」。

西周以來正統的「雅樂」只用「宮、商、角、徵、羽」(用簡譜表示即1、2、3、5、6)五聲音階,歷代儒家,尤其是宋代以來推行「復古」的文人儒士,更是推崇「五正聲」,竭力排斥五聲音階之外的偏音——「清角、變宮、變徵、閏」(用簡譜表示即4、7、#4、b7),這些偏音不僅不能使用,還被斥為非華夏正聲的異端,有違中正平和。

因此,七聲音階一直被認為是舶來品。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寫了一篇文章,談《戰國策》中荊軻易水別燕丹時所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用的是「變徵之聲」,但這變徵之聲因非華夏正統,故又自圓其說曰,「變徵之聲」當為西方之傳入,非華夏雅韻——郭沫若先生言下之意是荊軻先生一不留神唱出了外國音調,真是嚇人一跳。

但是對於荊軻所唱「變徵之聲」為非華夏雅韻這一觀點,音樂史學界對此也向無異議,看來應該是當時學術界的共識。

然而,對照曾侯乙編鐘的銘文連同其音響的分析清楚地表明,編鐘的基本音階就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七聲音階,其偏音「清角」和「變宮」二音赫然在目,其結構與今日通行於全世界的C大調音階(用簡譜表示即1、2、3、4、5、6、7)完全一致,甚至連其「宮音姑洗」的絕對音高,也正對應於現代鋼琴的「中央C」,為256赫茲。

曾侯乙編鐘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告訴世界,我們的先人早已創造並使用七聲音階,舶來之說不攻自破。

編鐘的音律如此準確,古代人是如何做到的呢?原來,他們也是有調音器的。

《呂氏春秋》上說,黃帝派他的樂官,一個叫伶倫的人,從大夏之西一直走到崑崙山的北邊去創造樂律。

伶倫以雌雄鳳凰的鳴叫聲為標準,用溪山谷里圓直均勻的竹管製成律管,分別確定了六呂、六律,成了樂律的創始人。

曾侯乙墓出土的調音器——「均鍾」。

均鐘身上多處彩繪12隻一組的鳳鳥,正是伶倫以鳳凰的鳴叫聲為標準制定12律的象徵。

編磬

編磬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質打擊樂器。

曾侯乙編磬是我國先秦編磬中件數最多的一套,全套共32件。

這套編磬音域跨三個八度,十二律齊備、可以旋宮轉調。

編磬常與編鐘合奏,稱為「金石之聲」。

非常具有藝術美感的磬座

琴,今之「古琴」,為古代文人必備的技能,為四藝之首。

現在一般認為,琴最初是五弦,後來周文王和周武王各加一根弦,遂成七弦琴。

雖然孔子生活的年代就已經有琴了,但在曾侯乙墓之前現存最早的琴已到唐代了。

曾侯乙墓十弦琴是目前所知出土的年代最早的琴的實物,這種琴被視為傳統古琴早期的南方形態。

它多出3根弦,涉及到演奏手法、音樂風格、音階韻律、琴的音響性能等一系列變化,很值得進一步研究。

素漆十弦琴

瑟sè,是一種古老的樂器,失傳已久。

相傳伏羲作五十弦瑟,黃帝改良為二十五弦。

瑟和琴常並稱比喻和諧美好,即「琴瑟和鳴」「琴瑟友之」。

曾侯乙墓中所出土的瑟在年代上較早,數量達12件之多,且大多保存完好,這在考古史上是空前的。

尤其是這些瑟的造型、製作及彩繪的精美,更是以往出土古瑟中所罕見。

墓中多達1358枚的瑟柱,以其不同的形制、尺寸、選材和用材方法,反映出當時人們精益求精的匠心。

彩漆瑟——有一種古箏即視感

笙,是中國漢族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詩·小雅·鹿鳴》有: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曾侯乙墓中發現的5件笙,是這種樂器較早期的形態,為十四簧管,簧片為竹製。

可貴的是,墓中還保存了帶有調節音高的點簧物的竹製簧片。

其舌與框的縫隙間,連髮絲都難以插入,完全合乎科學的發音原理。

彩漆笙笙斗

篪[chí],是我國古代一種管樂器,也就是所謂的竹塤,是一種低音吹奏樂器。

篪與笛相似卻不同,篪有底,即管的兩端均被堵塞,而橫笛卻是無底之器,它管的一頭是洞通的,為出音孔。

雖然二者只有甚小差別,但音色及音量大小不同。

橫笛的音量較大,音色明亮奔放,而篪音量較小,音色悠長抒展。

篪,渾厚、文雅而莊重,是我國古代雅樂主要樂器之一。

據《周禮•鄭玄注》:「篪,如管,六孔」;東晉郭璞注《爾雅》:「篪,以竹為之,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翹,橫吹之,小者尺二寸「,記載篪為6孔(包括上出孔)、底端封閉的一種橫吹竹管樂器。

曾侯乙墓出土的兩隻篪,其形態均與文獻所述的特徵相似,而與笛有異,證實了文獻記錄。

排簫

排簫的形象在漢代石刻、魏晉造像甚至隋唐壁畫中尚能見到,往後便難覓其蹤了。

曾侯乙墓出土的2件排簫實物,是迄今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竹製實用樂器。

其與河南鹿邑出土的商代骨排簫、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土的石排簫造型一致,均由13根參差不齊的小竹管並列纏縛而成,表面飾有黑底紅色三角回紋的漆繪。

建鼓

建鼓歷史悠久,三千年前的商代至西周之際已有,是我國出現最早的鼓種之一,戰國時代廣泛應用。

曾侯乙墓出土的這面建鼓(鼓為實物復原),是目前所知我國年代最早的建鼓實物,距今兩千四百年歷史。

鼓框木製,兩面蒙皮,鼓身中間垂直貫穿一根木柱,並牢固置於建鼓座上。

可以遙想,在2400多年前的南方小國,曾侯乙寬袍大袖,高冠峨首,端坐檯上,宮女站立左右,大臣列坐其次,案上俱是美酒美食。

這時大廳里等待已久的樂工一齊演奏,悠揚的樂聲在雄偉的大廳里迴蕩,激盪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那是一種何等的精神享受!

其他

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都有精美的紋飾,這些紋飾往往造型優美、線條奇特,極具想像力與熱情,無不表現出古代楚人浪漫的文化特色、奔放的文化精神!然而,以一個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這些紋飾都具備密集物的物質!

編鐘的鐘架底座

銅車軎(wèi),即是古代車輪輪軸的零部件

大名鼎鼎的銅尊盤

建鼓銅座(中間插一根杆子,杆子上是鼓)

雲紋卷龍玉佩

古代「冰箱」-銅鑒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推動音樂考古學的形成與發展

曾侯乙編鐘的出土,引起音樂界和考古界的廣泛關注。美國小提琴家梅紐因曾感慨:古希臘的樂器都是竹木器,沒能保存到今日,只有在中國才能聽到2000多年前的樂器奏出的樂曲。緣於曾侯乙編鐘,中國的音樂考古...

為什麼說隨縣曾候乙墓是一個音樂寶庫?

湖北北部有一個縣叫隨縣,縣城西北有一個大土丘名叫擂鼓墩,擂鼓墩東南1公里丘陵盡頭的河灘上有兩個相距100多米、高出平地20餘米的大土包,1977 年當地部隊為擴建營房用推土機推土,發現東邊的土包...

稀世珍寶——曾侯乙編鐘

1978年,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戰國早期編鐘,鐘體總重量達2567公斤,是名副其實的編鐘之王。鐘體、鍾架及掛鈎上共有3755字銘文,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以及記錄諸如音名、階名、八度...

除了編鐘隨州博物館裡還有哪些稀世珍寶?

本文圖均為紅葉哥賈富原創,今日頭條首發,轉載請標明,商用請聯繫微信hongyegejiafu.最早了解隨州,始於歷史教科書上的曾侯乙墓與世界第八大奇蹟—編鐘。這次紅葉哥終於有機會走進隨州,深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