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面西漢銅鏡叫「魔鏡」,周總理曾親自下令搞懂它的原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華文明神秘莫測,歷代以來出現過無數能人異士以及絕世寶物。

五千年歷史遺留的寶物中在上海博物館有一件絲毫不起眼的漢代文物,但是這件卻是國家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還被民間譽為「照妖鏡」,西方國家將其翻譯為「魔鏡」,這件文物就是「西漢透光鏡」。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銅鏡的國家,早在距今3500多年的商代殷墟遺址中的婦好墓就有精美銅鏡的出土。

而到了戰國以後銅鏡開始高速發展,其中以漢代銅鏡以及唐代銅鏡的技藝為最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


在中國上海博物館裡,收藏著逾萬面中國歷代製作的銅鏡。

其中有4面漢代文物具有透光效果,而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漢銅鏡〝見日之光〞。

當光線照射到這種銅鏡的鏡面時,銅鏡背面的圖案、銘文會奇蹟般反射到牆上或地上。

一千多年來,這種神奇的現象吸引了古今中外的眾多學者研究。

據公開的資訊,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的〝見日之光〞銅鏡是西漢時期的青銅器,直徑7.4厘米,凈重50克,是古人用來映照面容用的器物。

其背面花紋的外側刻有〝見日之光,天下大明〞銘文,因而得此命名。

此鏡的內區為八曲連弧紋,連弧紋每一曲的中心都有一短線與鈕座垂直相連符號上,銅鏡上的紋飾符號呈順時針旋轉。

由於這種銅鏡在光線的照射下,能夠在反射光中呈現出背面紋飾,看上去光線好像是穿透了金屬的鏡體,從鏡子背面反射出來一樣,所以從唐代開始,〝透光鏡〞的稱呼就流傳了下來。

遺憾的是透光鏡的製作方法自宋代以後就失傳了,因此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難解的謎團,這種〝透光〞的的銅鏡令人著迷,被外國人稱為魔鏡。

就是這麼一個看似簡單的原理卻難倒了古今中外許多科學家。

從我國宋代的沈括到清朝的鄭復光,從中國到大洋彼岸,無數學者試圖揭開這困擾了世界千年的古鏡之謎,但是沒有人能用實驗的方法證實自己的猜測。

而這件文物也被披上了「科學無解」這件外套。

1969年,上海市博物館迎來了一位世人非常尊重的開國領導人之一——周恩來總理。

當總理聽說上博有這樣的鏡子後,博物館人員立即拿出這面「透光鏡」讓總理參觀。

周總理覺得這面鏡子非常奇怪,卻又百思不得其解。

最後總理以下令的口吻說:你們以後要好好地做工作,把這個道理搞清楚。

但這件漢代「魔鏡」的技藝早已失傳,世人根本無法從古籍中尋找答案。

但有學者提出:這個銅鏡因為厚薄不均勻,造成銅鏡產生鑄造應力,曲率較小的地方反射光比較集中,投影就比較亮,所以看似「透光」。

但是這根本不是答案,也錯漏百出,透光之謎至今依舊未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漢代青銅鏡歷史底蘊與文化價值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

大漢黑科技——透光鏡

大漢王朝綿延四百年,是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一個時代。大漢王朝征伐四夷,開疆拓土,依靠的是強大的國力和先進的技術。王莽的遊標卡尺、中山靖王的長信宮燈、記里鼓車等黑科技盡人皆知,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另一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