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鏡-是十里桃花里的傳呼鏡還是花千骨看到師父裸背的神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那面仙界的傳呼鏡?還是花千骨里小骨知微時不小心看到師父裸背的神器?--透光鏡,掉落凡間的仙品

2017-03-20 原創 鏡繡飾界

明明一塊完整的鏡子,卻可以照出背面的花紋,看過的人都直呼神奇,這是仙界掉落在人間的法器?還是人間銅鏡中的極品?不知是不是墨淵上神重返崑崙虛後開發了這新的法器,只要有光打在鏡面上,便可將鏡子背面的圖案投射在對面的牆上,甚是神奇。

這不會是仙家發明的投影儀吧,莫非墨淵上神還留有司音當初在崑崙虛學藝的影像?時不時的用這「透光鏡」放出來,聊以度過悠長的寂寞歲月?額,我還沒從三生三十里回魂,連卡拉OK都飈的是《涼涼》,中毒太深,只能等下一個神劇來將我拉出三生的泥潭了。

迷戀趙又廷整容式演技ing,眼光不錯的我早就恨喜歡他,哇咔咔!

現在來說說這帶著神秘氣息的「透光鏡」吧。

整個鏡面看起來平整光滑,絲毫沒有凹凸,也並不透光,整個鏡子看起來跟其他的銅鏡毫無差別,卻是如何透光的呢。

在日本有被稱為魔鏡的,據說也能透光,具體怎樣,目前我查到的資料里並沒有介紹的特別詳細的,也找不到相關的圖片,所以並不能確定跟我國的透光鏡有誤差別,原理是否相同,有待確認後再做比較和說明。

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透光鏡,都來自西漢時期,具體有幾面待查,比較出名的是現存上海博物館的刻有「見日之光,天下大明」銘文的銅鏡,大家有機會去到上海博物館,可以去看看這面神奇的透光鏡。

該鏡材質為銅(古時所稱「青銅鏡」,實際是銅錫鉛合金,並非純銅製作,加入錫是為了讓銅鏡更加光可鑑人,加入鉛則是為了讓脆質太強的銅更具延展性,而不易損壞,越是直徑大的鏡子,鉛的含量比例越高。

另外當時的冶煉和提純技術有限,所以任何的材料也不會非常純粹,還會由於產地的不同和冶煉技術的不同而帶有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

至於其中所含各金屬的含量和比例,各朝各代以及各個制鏡坊皆各有秘方,這些今後會在其他專題中詳細介紹),這面透光鏡直徑7.4厘米,邊厚0.27-0.31厘米,鏡心最薄處0.07厘米,重50克,屬於「日光鏡」類(有關此鏡的數據有不少的版本,從找到的材料的可信度及出現頻次上推斷,此組數據的精準度應該最高,故採納,如有異議,歡迎探討)。

我國的漢代,是青銅鏡製作發展的高峰期,銅鏡的形制慢慢開始有了統一的規範,裝飾紋樣也開始有了具體的分類和規範的使用,其中以銘文為內容的「銘文鏡」逐漸趨於主流,這類鏡上的銘文多出自名家之手,字體優美,內容多樣,後世的專家和學者們多按照銘文的內容來進行分類,如「日光鏡」、「昭明鏡」、以及一些以詩或名言為銘文的銘文鏡(這些銅鏡的類別今後也會找專題介紹,此處不復贅言)。

此銅鏡鏡面微凸,有點類似汽車反光鏡,是為了讓照鏡子的人有更好的視野,我們再來看銅鏡的背面,正中一枚外突的半球形銅鈕,過去是用來拴絲絛或繩子的,也是為了抓起來方便,並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圓形鈕座,內圈為八曲連弧紋,外圈有八字銘文「見日之光,天下大明」,每字之間夾一個類似「田」或「9」的符號(有關日光鏡的符號,有一定的規範,我目前找不到輸入法里的輸入方式,請大家先自己看圖片上的紋樣,會在今後的專題里進行介紹,前提是我找到相應的輸入法,尷尬)此鏡的制鏡時間經考大約在漢武帝之後。

那麼,透光鏡是如何做到「透光」的呢?中外學者大多認為,透光鏡的產生純屬偶然。

當時的冶煉技術和製造工藝受環境和人為影響較多,並不穩定,可能於某次的製作中偶然發現了鏡子具有了透光性,於是工匠們通過多次的實踐發現了透光鏡製成的部分原理(我認為當時的工匠只是明白其中的部分原理,並不是十分準確的知曉全部,不然透光鏡的傳世就不會如此少了,而且,如果是一項成熟的技術,也不至於到了宋代就已失傳),開始有意識的製作透光鏡,然而透光鏡並不是每次都能製作成功,傳世的很少,極其珍貴,後世又不能掌握製作工藝,所以漸漸地將透光鏡傳得神乎其神,跟神鬼扯上了關係。

唐代曾出過一本神怪故事書,名曰《古鏡記》,大致記載了透光鏡的來歷和它的特徵,以及如何用這面透光鏡去降妖伏魔,並且在最後,鏡子連同收服的妖魔一同消失云云。

國外也有稱透光鏡為「魔鏡」的(此處的魔鏡不單指日本的魔鏡),均是因為不能解釋其原理而給透光鏡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歷史上也有不少的人士從科學的角度研究過透光鏡的成因,北宋的沈括、元代的邱衍、明代的方以智、何孟春和清代的徐康、徐元潤均進行過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結論也不盡相同。

不僅國內進行過有關透光鏡的研究,西方世界也有不少學者專門進行過有關銅鏡透光原理的研究。

建國後,周總理曾參觀過上海博物館,當時時任上海博物館館長的馬承源先生組織安排將館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物搬出來請總理欣賞,其中就有透光鏡。

總理對透光鏡的透光原理很感興趣,親自把這個透光鏡拿到窗口上反覆看,總理對透光鏡的原理做了種種推想,最後總理說要他們好好地研究,真的弄清楚透光鏡的原理才行。

馬承源先生於是請了時任上海科協主管科技工作的阮崇武先生,組織了很多高級工程師在博物館開會,分配任務,設想了各種方案、各種青銅透光鏡可能成因的方案,把各種假設的方案交給交大、復旦、同濟,還有幾個工廠去加工生產,反覆論證各種猜想和假設。

得出了透光鏡應該具備的幾大特徵:

1、凸面鏡:與之前戰國時期的鏡子相比較,不難發現,漢代的鏡子大多為凸面鏡,迄今發現的四面透光鏡均為凸面鏡,所以,專家組將凸面鏡作為了透光鏡的第一大特徵予以保留;

2、鏡體很薄:除鏡環(鏡子最外邊的圈)、銘文及裝飾紋樣處較厚外,整體鏡子都很薄,最薄處只有0.7mm(此處的厚度是鏡子打磨成型後的厚度,剛剛鑄造出來的銅鏡,鏡體的薄只是相對鏡環、銘文及裝飾紋路而言,並未經過打磨,還不是特別的薄);

3、寬邊大環:也就是鏡環又寬又厚,由於鏡體很薄而鏡環很厚,所以在鏡子鑄造結束後,各個部位的冷卻速度是不一樣的,鏡體薄所以冷卻很快,而鏡環寬厚則冷卻速度慢。

所以當鏡體已經固定成型後,鏡環還在冷卻收縮,於是鏡環的持續收縮對鏡體產生了一種緊箍作用,形成了鑄造殘餘應力(也即是這種收縮並未完成,只是內部的鏡體收縮已完成,而阻止了鏡環的進一步收縮,其收縮力量仍積蓄在鏡環內部,待遇到合適的釋壓環境和條件即會繼續將這個壓力釋放出來,屆時鏡環還會繼續收縮);

4、打磨將鑄造應力釋放:古時的鏡子是靠打磨而形成光滑的表面的,銅鏡最後的工序也即是打磨,不斷的打磨才會讓鏡子光可鑑人,打磨的過程中,鏡體不斷地變薄,有紋飾、銘文的地方和沒有紋飾、銘文的鏡底厚薄差距逐漸變大,鏡子本身的剛度降低,從而使殘餘應力得到釋放,而使鏡體產生了細微形變,鏡體薄的地方向鏡面方向拱起較多,而鏡環和紋飾的部位拱起較少,所以形成了鏡面的凹凸不平,當然這種變化肉眼很難看到。

5、花紋環向分布:早在一千年前,沈括就發出過疑問,為什麼其他具備以上四點的鏡子,卻不能透光呢?研究表明,西漢的透光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花紋是環向分布的,只有這樣才能產生顯著的環向鑄造殘餘應力,從而在鏡面形成較為規則的凹凸來。

至此,透光鏡便已製作完成,當一束平行光投射到鏡面時,有紋飾的地方凸起較小,比較平坦,反射光集中,而無紋飾的地方由於凸起較多,光線在鏡體上發散,使得有花紋的地方反射到牆上的光明亮,而沒有花紋的地方較暗,於是牆上便呈現出了與鏡子背面完全相同的圖案,感覺就像是光透過鏡子,把鏡子背面的圖案投射到了牆上一樣。

經過此次研究和實踐,我國已掌握了鑄造透光鏡的技術,至此,漢代的透光鏡鑄造技術,得到了現代的復原和傳承!

寫這篇文章花費了不少的精力查找資料,我雖然是理科生出身,但已經把那些力學知識還給老師很久了,望著找到的有關透光鏡的一篇篇萬字以上的論文素材,本想寫得通俗易懂些,讓誰都能看懂的心一度產生了動搖,好在最後堅持了下來,為自己擦把汗那,差點兒就放棄了。

但結論著實是很讓人振奮的,這項技術終於在多方努力下得到了傳承,實屬不易。

我也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讓看到的人能夠更加熱愛我們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精湛的工藝,也希望能有更多失傳的技術能被找回來,不僅是對過去技術的復原,也可以為新技術開發提供更多的支持與佐證。

巍巍中華幾千年歷史,還有很多被遺忘的精華和絕技,等著我們去開發和再利用,大家一起加油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漢代青銅鏡歷史底蘊與文化價值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

歷代青銅鏡鑑賞

銅鏡的歷史鏡子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的生活日用品,它不但可以用來照容整妝,有人還將它作為辟邪的用具,甚至就把它作為一件裝飾品掛在胸前,鏡子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古人在實踐中發現,清澈平靜的水面可以照見...

大漢黑科技——透光鏡

大漢王朝綿延四百年,是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一個時代。大漢王朝征伐四夷,開疆拓土,依靠的是強大的國力和先進的技術。王莽的遊標卡尺、中山靖王的長信宮燈、記里鼓車等黑科技盡人皆知,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另一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