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陵發掘中發生什麼?令中國考古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
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始算,到56年不過30多年的歷史。
人才、技術都極度缺乏。
不過最後仍被批准,不過試掘的皇帝陵墓由十三陵中的最大陵墓長陵改為第三大的定陵(明萬曆皇帝的陵墓)。
萬曆帝年僅10歲時即已登基,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
當政之初,推行改革措施,經濟出現繁榮景象;中後期怠於朝政,終年不視朝,致使朝政日趨腐敗。
定陵早在萬曆帝生前就開始營建,歷時6年才完成,耗銀八百萬兩,相當於當時全國兩年的賦稅總收入。
陵墓建成時萬曆皇帝只有28歲,直到1620年才正式啟用,該陵墓整整閒置達30年之久。
當時郭沫若率領的考古隊經過一年的探查還沒有發現墓葬的門在哪裡。
由此可知困難多大,就這樣又過了半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們才找到一堵高8.8米厚1.6米的金剛牆,也就是所謂的地宮入口。
當考古人員進入墓室時,被震驚了。
整個墓室金碧輝煌,各種字畫、織錦色彩絢麗,陪葬的珠寶閃閃發光。
不過,這些寶物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了。
墓室進入空氣、光線後,各種珍貴字畫、絲織品迅速腐化。
更有很多文物被各種低劣的「保護技術」永久性的破壞了。
定陵文物保護的組織工作也進行的極其混亂。
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三副楠木棺槨,竟被當做垃圾直接扔掉了。
但是關於定陵故事並沒有結束,定陵附近一個村落里的農民看到考古隊留下的棺槨,被一對年邁的夫婦發現了,他們如獲至寶,想要給自己打口棺材,以備後事。
第一具棺木製成後,老太太蹬腿歸天;第二具剛剛完工,老頭子也一命嗚呼,前後不到半個月。
還有一對夫婦,發現了楠木棺材,為自己打了一個柜子,村裡的人非常羨慕:「皇帝的東西不是隨便可以用的,要是沒那福分,消受不起,還會搭上性命……」夫婦認為他們是嫉妒也沒當回事,不久夫婦的四個孩子不見了,找來找去忽然,發現躺櫃邊放著四雙小鞋。
兩人迅速打開櫃蓋,只見4個孩子相互擠壓著,早已氣絕身亡,後來夫婦又生了一個兒子,未成年的時候煤氣中毒也死了。
各種珍貴文物被破壞,讓社會各界人士痛心疾首,他們紛紛請求停止對帝王陵墓的發掘。
但郭沫若、吳晗卻絲毫沒有從中吸取教訓,他們又要求對長陵進行發掘。
好在周恩來總理否決了長陵的發掘計劃。
史上最離奇的一次考古,參與人員全部神秘死亡,原因至今仍是謎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明定陵發掘中發生什麼?為什麼我們不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了
在60年前,中國考古界有一條重大的消息轟動世界:中國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公元1563-1620年,年號萬曆)及其妻妾——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陵明定陵發掘成功。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帝王陵...
為何國家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了?其實原因很簡單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
20世紀令人痛心的考古發掘,郭沫若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為何國家禁止挖掘帝王陵墓?明定陵的教訓太深刻了,定陵一口棺材害死七條人命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
為何試掘明定陵後,國家決定不再主動開發帝王陵墓?原因很簡單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
郭沫若一意孤行發掘定陵,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郭沫若...
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墓門打開,一陣黑煙飛出,所有人慘遭不測
說起郭沫若,人們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僅次於魯迅的文豪,他博學多才,他精通五國語言,是新詩的奠定人,有是中國當時為數不多的甲骨文研究大家之一。考古是個冷門的學科,但意義非常重大,一不小心還能發...
郭沫若本是一文人,為何熱衷於挖墳掘墓,終極夢想是秦陵
早年的郭沫若確實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稱「孔夫子掛腰刀」,寫過很多不錯的文集,然而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卻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國家為什麼禁止挖掘帝陵?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的後果!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首選的對象是永樂皇帝的長陵。獲得批准之後...
此人力主發掘定陵,參與人員離奇死亡,製造中國史上最大考古悲劇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
十三陵中的定陵為何被第一個挖掘?萬曆皇帝:我給祖宗朱棣背了鍋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
為什麼試掘明定陵後,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了?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1956年,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定陵。剛開始遭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反對。但是郭沫若一意孤行,...
考古史上匪夷所思的一幕 墓門剛打開一陣黑煙飛出 所有人無一倖免
說起郭沫若,人們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僅次於魯迅的文豪,他博學多才,他精通五國語言,是新詩的奠定人,有是中國當時為數不多的甲骨文研究大家之一。考古是個冷門的學科,但意義非常重大,一不小心還能發...
北京有座明代古墓,棺蓋打開後洗刷墓主百年污點,發掘者結局悽慘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在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奇特的古代陵墓,一些讀者對陵墓的發掘工作充滿好奇,並想知道在其過程中是否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與定陵有...
郭沫若發掘明定陵,皇帝一口棺材害死七條人命
在這個世界上,為了預防盜墓賊人們可是想盡了辦法,其中最詭異地就是詛咒,受到詛咒大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說起詛咒我們會想起埃及金字塔裡面地詛咒,很難想到我國的詛咒,其實在我國有一座帝王陵也是很...
郭沫若力主發掘定陵,製造了史上最大考古悲劇,參與人員離奇死亡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
史上最詭異的帝王陵的,一口棺材奪去七條人命
在這個世界上,為了預防盜墓賊人們可是想盡了辦法,其中最詭異地就是詛咒,受到詛咒大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說起詛咒我們會想起埃及金字塔裡面地詛咒,很難想到我國的詛咒,其實在我國有一座帝王陵也是很...
挖掘明十三陵時發生的詭異事件,怪事接連不斷,至今仍舊無法解釋
上世紀五十年月中期,為體味開通十三陵的機密,也為了滿足獵奇心,時任北京副市長的吳晗和郭沫若提出了一個方案,這個方案就是發掘十三陵,可專家破耗了一年才翻開了定陵後便不敢繼續發掘,緣故緣由很複雜,但...
定陵的挖掘是考古悲劇?郭沫若:至少我們知道了萬曆是個瘸子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叫「死者為大」。在中國,由於五年多年的文化傳承,中國人對祖先更是充滿了崇敬之情。不管是誰,只要是動了別人的祖墳,在古代就會遭到滿門抄斬的刑罰。因此中國人也成為了對「身後事...
明十三陵挖掘以後發生的怪異事件,邪氣重重,至今無人能夠解釋
歷史上著名的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建國以來首座有計劃進行發掘的帝王陵墓——定陵地宮,占地1196平方米,它完全用青石砌制而成,共有七座足足四噸重的漢白玉石門,而且它沒有梁架,只有石為拱卷,共有文物30...
首座被挖掘考古的皇陵,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
北京的紫禁城始建於明朝皇帝朱棣時期,與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皇帝一樣,朱棣在位時就修建了自己的陵寢,隨後明朝的十幾位皇帝都葬入了北京的北部山脈,人們稱為:明十三陵。
郭沫若主張挖掘定陵、乾陵,就只為解開這兩大歷史謎團!
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10歲登基,在位48年,有意思的是萬曆帝創造過在位期間30對年不上朝不祭天的記錄,但他卻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卻能夠創造出「萬曆中興」的盛世。萬曆帝為何會不出席任何活動一直...
郭沫若一心想挖帝王陵墓,結果造成了我國考古史上的最大悲劇
說起郭沫若,大家對他的評價一般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魯迅之後中國最厲害的文學大家,也有人說他是文壇「變色龍」。不過郭沫若的一大癖好至今是坊間熱議的焦點,他本人非常喜歡挖墓,結果還釀成了我國考古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