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丁公遺址發掘報告中期檢測報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研究進展情況
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
2014年7月以來,本項目基本按計劃進行。
課題組分別於2014年12月26日、2015年6月30日、2015年12月29日和2016年6月28日,在山東大學召開了四次各子課題全體研究人員參加的專題研討會。
各子課題負責人匯報了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
會議對課題研究計劃的執行提出明確要求,同時商討並解決存在的問題。
針對丁公遺址早年發掘沒有採集浮選土樣,從而缺少植物類遺存的實際情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於2014年9月至11月,對丁公遺址進行了以採樣為主的小面積發掘(100平方米),在不同地點獲取了較多浮選資料,為丁公遺址不同時期社會生產特別是生業經濟的研究,提供了較為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研究工作總體上按計劃進行。
由於丁公遺址發掘面積大,資料數量多,不少文物(陶器)需要修復。
繪圖工作量遠遠超過預期,而繪圖人員明顯不足。
項目研究工作的最終完成時間會拖後一些。
子課題進展情況:
子課題之一: 基礎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完成出土遺物的整理工作,其中包括可復原陶器2700餘件、陶器標本2900餘件、玉石器1200多件、骨、角、牙、蚌器近2000件,結合各類遺存出土背景信息,從文字、圖表資料的核對和實物資料的統計、分類入手,完善描述、繪圖與照相等各類記錄,為進一步的科學分析和研究奠定基礎。
已完成各類遺蹟信息的電子化工作,包括1座城址、146座房址、23座灶址、112座墓葬、2532個灰坑、11眼水井、3座陶窯的文字、圖形與圖像資料。
下一步將全面梳理地層與遺蹟關係,判斷丁公遺址各階段遺存的文化分期與年代信息,準確展示每一個單位的具體信息以及其在整個遺址中的相對位置,深入分析各階段具體內涵,進而歸納出丁公龍山文化城址的動態演變過程。
目前石、骨、角、蚌器的線圖正在繪製中,各種遺蹟及地層的線圖清繪工作尚未進行。
子課題之二: 陶器的產地、製作工藝、生產組織和殘留物的分析
已經進行的工作包括陶器產地、製作工藝和生產組織的研究,殘留物的分析正在進行中。
在實地田野調查和陶片整理基礎上,選取50餘個不同器型的陶器殘片,及遺址周圍6個可能的陶土產地採集了樣品,進行岩相分析和化學成分檢測,探討陶土來源、產地以及陶器燒成工藝等情況,為後面的陶器生產規模和流通等問題提供基礎資料。
如選擇不同儀器進行化學和物性分析,其中採用日本理學公司ZSX
Primus-III型X射線螢光光譜儀(EDXRF)測定陶胎的化學組成;採用恆溫吸水稱量方法測定陶器的吸水率、氣孔率和體積密度等物理性質。
對部分陶器樣品進行重燒實驗,分別燒制600°C, 700°C, 800°C, 900°C等溫度,再對燒成的陶器利用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XRD)方法探討陶片的晶相結構,從兩個方面推測陶器的燒成溫度。
子課題之三: 石骨角牙蚌器的產地、製作工藝和科學檢測與分析
該子課題進展較為順利,到目前為止,已完成歷年發掘所出石器的基本尺寸測量、材質鑑定、石料產源調查、類型學分析、操作鏈分析等基礎分析工作。
下一步將在基礎材料的基礎上,選取典型標本進行加工及使用的模擬實驗,並選取不同時段不同類型的石器標本進行微痕分析及澱粉粒分析,為解決特定工具的功能打下基礎。
針對遺址中所出磨盤類工具,並結合海岱地區其他時期同類工具的數據,發表《磨盤、磨棒類石器研究的幾個問題》一文。
以遺址所出玉墜為參考標本,指導學生進行了模擬加工實驗,理清了玉墜加工過程中的工藝流程,包括開料、鑽孔、拋光等諸方面,在此基礎上完成碩士畢業論文《海岱地區史前玉器制玉工藝初探》。
子課題之四: 人骨標本的測量、鑑定與分析,DNA和同位素等科學分析
進展順利,已經進行的工作包括人骨標本的測量和鑑定,部分骨骼的C、N同位素分析。
目前,完成了70多具人骨(其中龍山文化人骨標本60餘具)的測量和鑑定工作,以及性別和年齡信息,為後續體質人類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該部分已經成文。
選擇了龍山文化時期21例人脛骨, 包括10例男性和11例女性, 進行了C、N同位素分析,探討了當時先民的食物結構。
數據表明,至龍山文化時期先民的食物結構中仍以C4食物為主,輔以一定肉食資源,體現了粟作農業和家畜養殖的生活方式。
該部分已經成文。
子課題之五: 動、植物遺存的鑑定、分析與環境考古研究
子課題「動物、植物和環境的鑑定、分析與研究」進展順利,已經進行的工作包括在遺址內部選擇特定區域布設探方進行發掘採樣,主要採集植物遺存樣品,同時收穫部分動物遺存樣品。
目前,八個年度發掘出土的動物遺存已經全部完成基礎鑑定與測量工作;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作,選取各類動物遺存進行鍶同位素的檢測,初步結果已出;針對遺址中出土的大量殘破的蚌殼及數量較多的蚌製品,選取現生蚌殼進行取料加工的模擬實驗,完成本科畢業論文一篇(姜富勝:《丁公遺址龍山文化時期蚌製品原料研究
——蚌製品取料加工的模擬實驗》);在資料搜集的基礎上,對魯南地區龍山文化時期的動物資源及其反映的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討論與分析,結果已經發表(宋艷波:《魯南地區龍山文化時期的動物遺存分析》);已選取一定數量的動物骨骼,準備進行C、N穩定同位素檢測分析。
植物考古和地質考古研究工作按計劃執行,進展正常。
丁公遺址植物考古研究擬對2014年度發掘所獲土壤樣品開展大遺存和微體遺存研究。
子課題相關人員已完成課題的前期調研,包括相關研究背景、課題實施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和已有研究成果等文獻收集工作。
目前已完成所有樣品的採集,並通過系統浮選獲得一批大遺存分析樣本,微體遺存樣本正在實驗室分析階段。
丁公遺址2014年度發掘共採集194份土樣,來自灰坑、房址、地層、灶、溝等遺蹟單位,共計採集土樣1731升,平均每份樣品約8.9升。
所有土樣經浮選並陰乾後送至山東大學植物考古實驗室進行分析。
目前所有樣品已經完成揀選、分類和鑑定。
經初步鑑定,本次丁公遺址發現的炭化植物遺存較豐富,包括木炭(炭屑)、種子、果實(果核)等幾大類,共計29367粒/塊。
其中可鑑定的植物遺存包括農作物和非農作物兩大類,農作物遺存有粟、黍、稻、小麥、大豆,共計24420粒/塊。
非農作物遺存包括紫蘇、大麻、馬唐、止血馬唐、稗、雀稗、大狗尾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燕麥等,共計4859粒/塊。
另有88粒未知種屬的種子。
地質考古研究,做了兩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做了大量的文獻準備工作,包括譯介兩篇關於中國新石器時代地質考古研究論文和與英國地質考古專家合作翻譯地質考古工作手冊;第二是對丁公遺址地質考古樣品的分析,已經完成部分樣品的有機質含量分析,土壤微形態樣品已經送到中國地質博物館製片,孢粉和植矽體分析已經開始前處理,計劃今年暑期完成部分樣品分析。
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2014年
8月,王強赴北京參加中科院植物所等主辦的「植物文化與環境國際會議」,並以《河南博愛西金城遺址石器及陶器上殘存澱粉粒反映的古人類植食性食譜》為題發言。
欒豐實、王強等參加山東省博物館主辦的「海岱地區史前玉器與史前文明學術研討會」,分別做大會發言。
10月,陳淑卿參加「草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貴壯」與「尊老」——小河沿文化與大汶口文化性別考古比較研究》的報告。
王芬參加「首屆青年考古學者論壇」,與國內同行就同位素與飲食結構關係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
11月,王強參加「全國十二屆科技考古研討會」,主持專題討論會並會議發言。
宋艷波赴北京參加第五屆全國動物考古學術研討會。
2015年
2月,靳桂雲、王芬、王強等赴瀋陽參加瀋陽考古所主辦的新樂遺址綜合研討會活動。
4月,王強赴美國舊金山參加美國考古學80次年會,作為聯合主席主持專題討論會並作會議發言《The phytophagous diet has been revealed by starch grain analysis from stone tools and pottery at Xi jincheng site,China》。
靳桂雲、王芬赴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訪問,作會議發言《Settlement and society of the 4th millennium BC in Eastern China》。
7月,王芬對山西和河南的陶寺、新砦、王城崗等龍山文化城址進行考察。
8月,欒豐實、王芬等主持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濟南章丘衛星會議——比較視野下的龍山文化與早期文明,課題組全體人員與會。
提交《海岱龍山文化研究的新進展》(欒豐實)、《海岱地區龍山時代早期「權貴階層」的產生》(王芬)、《海岱地區龍山文化墓葬性別考古初步研究》(陳淑卿)、《魯北地區龍山文化城址出土動物分析》(宋艷波)等論文並在大會報告。
9月,欒豐實、靳桂雲、王強等在濟南參加中日合作項目,開展了王家村遺址的多項研究,並赴煙臺做現場調研。
10月,王強赴句容考察孔塘遺址發掘現場,並進行殘留物樣品提取工作。
11月,宋艷波赴重慶參加第六屆全國動物考古學術研討會。
12月,欒豐實赴上海參加《世界考古·上海論壇》第二次會議;赴湖北參加《石家河文化學術研討會》,提交《大汶口、龍山文化與石家河文化的文化交流》的論文。
欒豐實、王芬參加在濟南舉行的「黃河流域史前陶器與文明、社會」會議,分別做《龍山文化陶器的成型技術研究》和《龍山文化陶器生產與功能分析》的報告。
2016年
3月,王芬參加魯北地區大汶口-龍山文化焦家-城子崖片區考古調查;7月,參加汶河流域的考古調查,獲取與丁公遺址比較研究的考古資料。
5月,課題組部分成員赴鄭州參加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王芬提交《龍山文化陶器殘餘物分析》論文,宋艷波提交《丁公龍山文化時期動物考古研究》論文並參加第七屆全國動物考古學術研討會;
6月,欒豐實赴山西臨汾陶寺遺址,參加龍山文化內城城門專家論證會。
陳淑卿赴美國波士頓參加第七屆東亞考古學年會。
7月,欒豐實赴北京參加科技部國家支撐計劃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驗收專家會議。
歷次學術會議中,各子課題負責人均與國內外同行進行深入交流,為項目的最終順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
(一)基礎資料的整理工作主要問題在於遺存相對年代的判斷。
由於七次發掘分屬於三個區域,各區域間地域並不連貫,因此統一層位關係存在一定困難;加之遺存豐富,疊壓打破關係複雜,陶器的分期年代尚可從類型學角度依據典型器物判別,但部分時代特徵相對不是很明顯的石骨蚌器的絕對年代與其出土層位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二)陶器原料問題。
龍山文化層離地表較深,在未發現陶窯的情況下,尋找陶土來源有其盲目和不確定性,尋找陶土產地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對陶器燒成溫度探討方面,目前我們已經尋找到一種簡單易操作的方法,在對比實驗中,誤差可以縮小到50度以內。
今後陶器生產組織和社會關係的相關研究是重點。
(三)石器研究的石料調查部分,由於涉及區域較大,且有些古河道可能深埋地下,所以尋找石料來源問題的研究有待加強。
再者,進行石器模擬製作及使用實驗時,由於無法探知古人的認知水平,因此實驗具有一定主觀性。
在微痕及澱粉粒分析時,由於時間及客觀條件所限,僅可以選取典型標本進行,無法對所有標本進行檢測分析。
(四)人類骨骼的DNA測試目前尚未開展,樣品的質量存在一定問題。
(五)動植物遺存屬於自然遺存,其進一步的統計與分析需要建立在分期明確的基礎上,本子課題的下一步工作要與其他子課題相結合才能更好的完成。
根據目前已經完成的工作,丁公遺址植物考古研究主要存在的問題來自樣本的不平衡性所帶來的潛在研究困難。
儘管發掘過程中嚴格執行了科學系統採樣方案,但受限於發掘面積太小,房址等遺蹟大多無法完全揭露,導致這些來源樣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大大降低。
此外分析樣本來源主要集中於灰坑,由此導致無法對聚落可能存在的功能分區、聚落組成單元的生產與消費等問題作更深入的宏觀闡釋。
地質考古工作,我們面臨的壓力比較大,因為缺專業人員,目前只有一個碩士研究生可以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而且是一邊學習一邊分析樣品。
但我們會儘量克服困把工作做好。
二、研究成果情況
代表性成果:
(一)《海岱龍山文化的陶器成型技術研究》—欒豐實
基本內容與主要觀點:
本文利用丁公和兩城鎮等遺址出土的大量龍山文化陶器,結合現代制陶的人類學調查資料,對龍山文化時期陶器的製作過程進行了復原研究。
認為完整的制陶過程包括以下步驟:選擇陶土、加工陶土(淘洗或加摻和料等)、成型(多種方法和技術)、晾曬、修整和裝飾、入窯燒制。
從選擇陶土開始,陶器製作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定的技術,整個生產鏈條的核心技術是陶器的成型技術。
龍山文化陶器造型規整、稜角分明、胎體薄而勻稱、器形種類繁多,尤其是薄如蛋殼的高柄杯、造型複雜的白陶鬹等代表作,其製作工藝和技術達到了人類制陶歷史的巔峰狀態。
究其原因,主要是採用了快輪拉坯成型的先進工藝和技術,以及封閉窯室並滲碳的燒制技術。
本文挑選了丁公等遺址陶器和陶片中的典型標本,如有明顯切割痕跡的各種器底,快輪提拉成型過程中留下的細密旋轉痕跡,大型器物兩次或三次分部製作再行組裝的證據,各種實用或裝飾性附件分別預製再統一裝配的器物,器耳的批量成型再行分割的實例等等。
對這些實例標本的微觀觀察和分析,再現了丁公等遺址龍山文化先民高超的制陶工藝和燒造技術。
同時,也證明當時的陶器生產已經進入了較高等級的專業化生產階段,即一個較大的陶器生產點製作的陶器,可以供應方圓數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範圍內居民的陶器需求。
這一生產方式的出現,極大地推進了龍山文化時期的社會複雜化進程,為文明社會的產生做出了貢獻。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
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採用實證的方式揭示了龍山文化的陶器生產過程和工藝、技術。
為龍山文化時期社會複雜化研究提供了手工業方面的新證據。
從技術和經濟角度探討海岱地區乃至中國早期社會的演進,是一個具有研究前景的新領域,展示了一個新的視角。
(二)《海岱地區龍山文化特殊埋葬方式淺析》—陳淑卿
基本內容與主要觀點:
本文將以尹家城遺址和三里河墓地為例,對各類特殊埋葬現象進行梳理。
與新石器時代甘青地區、關中地區一樣,海岱地區龍山時代同樣存在著二次葬、擾亂葬、缺首葬和居室葬乃至房屋捐棄現象。
兩處遺址文化是一直延續性的,排除了外敵入侵的可能;被毀墓葬坑位精準,且又重新安葬,似乎也不是冤家復仇;被毀墓葬隨葬品大多保存下來,也不會是荒年盜墓,因此,最大的可能是出於某種特殊的信仰,擾亂行為是部族內部進行的。
伊恩·霍德從繼承的角度提出,死亡是生命順序被顛倒,砸碎墓穴中死者的陪葬品被認為可以除去死者的不純潔性,讓死者放棄對原有土地的繼承權,同時消除從死者那裡繼承土地的罪惡感。
就尹家城墓地而言,被嚴重擾亂的墓主,大多為男性青壯年,而青壯年的死亡,相對於老年來說更是生命順序的顛倒,因此財產繼承的禁忌也會更多一些。
即便是二次葬,發掘者強調墓室填土經過夯打,而墓室內屍骨卻凌亂不堪,因此這一過程中,注重的是擾亂與重新埋葬,並未體現出多少對死者的尊重與敬意,更多的是消除死亡的威脅以求自安而已。
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
揭示出特殊埋葬現象形成原因是相當複雜的,對於具體埋藏過程的闡釋,固然需要後期整理過程中藉助一系列科技手段分析檢測並借鑑文化人類學的相關案例,最重要的還是發掘過程的精細化、考古記錄的完備性以及公布資料的開放性。
有意識地去全面考察、仔細觀察、捕捉細節,才有可能更合理地復原情景,探求真相。
(三)《丁公遺址陶器化學成分和物性特性分析》—王芬
基本內容與主要觀點:
鄒平丁公聚落內在龍山文化時期至少先後或同時流通過兩個以上的陶窯生產的陶器。
一個為規模較小的陶窯(第I類陶器),可能更多的隨意選取了當地黏土進行了燒制,無論是當地生產還是外地交流而至,在陶器燒成工藝上應該比較落後,未能大規模生產,也未有大規模的流通。
另一個為規模較大的陶窯(第II類),應該是精選了當地黏土,也相應有意識摻雜了其它輔料,生產規模相對較大,流通要廣。
具體化學成分分析,我們認為第I類陶窯選用二氧化矽含量稍低,三氧化二鐵含量稍高的黏土原料;而第II類陶窯選取的黏土二氧化矽含量和三氧化二鐵含量都屬當時正常的黏土原料。
工藝分析表明,丁公遺址出土的陶器其胎質較為疏鬆,其吸水率和顯氣孔率比較高,說明燒結不太緻密,燒成溫度較低,屬軟陶。
針對晶相的紅外光譜和XRD表明,此兩類燒成溫度均在800-900°C之間,說明儘管存在兩類陶器產品,但是燒成工藝是相近的。
通過分析龍山文化時期沿海(即墨北阡遺址、日照兩城鎮遺址)和內陸(鄒平丁公遺址)三個遺址的陶器成分,丁公遺址處的陶器生產存在有意識的選取陶土生產陶器,其生產工藝相對沿海北阡遺址要先進,與兩城鎮遺址陶器生產均為精選當地陶土,並有意識摻雜輔料提高工藝水平。
沿海和內陸三個遺址儘管地域跨度較大,但是最終三地的陶器產品的化學成分相近,說明在新石器時期,中國先民已經掌握了陶器生產中的主要決定要素,已經有意識的選取特定類型的黏土燒制所需要的陶器。
學術價值與社會影響:
本文對比了龍山文化時期沿海(即墨北阡遺址、日照兩城鎮遺址)和內陸(鄒平丁公遺址)三個遺址的陶器成分,探討了不同地域陶器化學成分的差異;同時在燒成溫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討,提出了一種簡單易操作的方法,為後續相似研究開闢了一個全新的研究思路。
(四)《磨盤、磨棒類石器研究的幾個問題》—王強
基本內容與主要觀點:
文章對磨盤及磨棒類工具的定名及分類問題進行了分析,從製作工藝角度而言,其全部加工流程中完全不包括磨製程序,而主要是打制與琢制。
因此在大類上而言,其應該屬於打制石器的範疇,而不應再將其作為磨製石器對待,此大類歸屬的確定有助於扭轉關於此類工具的一些誤解(比如磨盤光滑的一面常被誤認為是磨製而成)。
再者,關於磨盤與礪石的區分問題亦十分重要,有部分報告中常將二者混淆,其實二者功能相差迥異。
磨盤主要用以加工與食物相關的物質,並要與磨棒或手石配套使用。
而礪石主要用於加工石器、骨器等工具。
關於磨盤與磨棒的功能,就目前研究現狀來看,很多學者通過不同方法基本都得出了較為一致的結論,即此類工具的功能並非單一,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作為一種多功能器物來使用的。
在加工食物類物質時,我們認為其具體使用方式應該是磨粉。
如要對特定時空範圍內此類工具進行系統研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儘量採用多種方法進行綜合研究,如此方可得出更為客觀的結論。
特別是對於其用途的研究,微痕分析及殘留物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現在已經得出很多有意義的結論,應成為今後此方面研究的必備方法。
學術價值與社會影響:
本文對於考古遺址中常見的磨盤及磨棒類工具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對於其分布的時空範圍、定名、研究方法等進行了全方位探討,並對此類工具研究中面臨的問題也進行了思考。
該文為本課題後續研究中此類工具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時為全國範圍內此類工具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具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
(五)《丁公遺址人骨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苑世領
基本內容與主要觀點:
以丁公遺址出土的人骨為研究對象,通過測定骨骼中的C、N穩定同位素比值,揭示該地區古代先民的食物特徵,探索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經濟結構等信息。
數據表明:1)人骨中骨膠原的δ13C比值分布在-6.62‰~-9.97‰範圍,δ15N值分布在7.92‰ ~
11.05‰範圍,表明丁公遺址先民的植物性食物以C4類食物為主,而肉食資源儘管有一定程度的消費,但是在食物結構中所占比例並不高;2)儘管個體之間由於飲食習慣略有差異,但是在總體食物結構上沒有男女性別差異;3)通過對比位於膠東沿海北阡遺址、魯北丁公遺址和魯西南西公橋遺址的人骨穩定同位素比值,可以認為史前山東地區農作物的種植主要依賴當地的地理氣候環境,並影響著史前先民的生活方式。
魯北地區和膠東沿海地區以C4糧食作物為主,屬粟作農業,前者肉食資源主要來自家畜養殖,而後者主要依賴海洋漁業;地處淮河流域的魯西南西公橋遺址屬稻粟混作農業,肉食資源主要為淡水魚類和家畜養殖。
學術價值與社會影響:
本文以聚落考古的研究方法,選取龍山文化時期的魯北地區和膠東沿海地區三處遺址出土的人骨遺存為研究對象,進行C、N穩定同位素的對比研究,從方法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通過對具體材料的分析,得出可靠的結論,為海岱地區史前時期的環境、生業和交流等方面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六)《魯南地區龍山文化時期的動物遺存分析》—宋艷波
基本內容與主要觀點:
本文以魯南地區這四個龍山文化時期遺址出土的動物遺存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了動物群的結構、野生動物反映的環境、動物群反映的家養動物及生業經濟等方面,將不同遺址的材料以同種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得出了較為可靠的結論。
分析結果顯示:龍山文化時期,魯南地區各遺址出土動物種屬具有一致性的特徵,除了本地區常見的動物外,還有一些屬於現在南方地區的種屬存在,表明在龍山時期本地區的氣候條件要比現在溫暖濕潤;先民主要依靠飼養家畜尤其是家豬來獲取肉食,同時也會充分利用周圍的自然資源,狩獵野生動物,捕撈水生動物來補充肉食;遺址出土的野生動物遺存數量較多,而且與周圍的環境密切相關,說明先民在這一時期對周圍的環境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依賴性;這一時期的墓葬中一般都會隨葬完整幼年豬的下頜骨,顯示了特殊的葬俗。
學術價值與社會影響:
本文以聚落考古的研究方法,從動物考古這一獨特視角出發,選取龍山文化時期的魯南地區四處遺址出土動物遺存為研究對象,進行全方位的對比研究,從方法和實踐上都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本文為山東地區首次發表的史前時期區域動物考古研究論文,選題和研究方法具有創新性;通過對具體材料的分析,得出可靠的結論,為山東地區(海岱地區)史前時期的環境、生業和交流等方面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2016年5月,本文獲評山東省考古學第二十九次優秀成果一等獎。
課題組供稿
河南靈寶西坡遺址綜合研究中期檢測報告
一、研究進展情況一 總體執行情況和各子課題進展1 「西坡遺址人工製品綜合研究」子課題,全面完成了陶器的修復工作,經過更仔細的拼對,復原陶器70餘件。對陶器的繪圖工作也已經全面完成。共繪製完整陶器...
金沙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研究報告中期檢測報告
一、研究進展情況一 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1、本課題自2012年立項以來,按照課題內容總體設置要求,按計劃完成預期目標,並於2015年7月完成中期匯報與檢查工作,自2014年7月...
考古發掘者解讀章丘焦家遺址考古發掘細節
6月10日,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省文物局在濟南市章丘區焦家遺址考古工地舉辦了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山東主場活動。焦家遺址考古發掘獲重要發現,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芬介紹了遺...
中國酒起源的考古資料
接上一篇文章。。。釀酒原料和釀酒容器是穀物釀酒的兩個先決條件。在公元前10000至前5000年左右,人類逐漸完成了從舊石器文化時期過渡到種植農作物的新石器文化時期的轉變,公元前5000至前300...
河南洛陽 夏代遺留的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是介於中原龍山文化和二里岡文化的一種考古學文化。該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於豫西、豫中,首先發現於河南省鄭州市洛達廟遺...
濱州文物行——丁公陶文 早於甲骨文的漢字鼻祖
編者按:目前,濱州市現存不可移動文物475處,已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23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9處。為讓人們對這些...
哈民忙哈-科爾沁沙地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與綜合研究中期檢測報告
一、研究進展情況(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由朱永剛任首席專家的《哈民忙哈——科爾沁沙地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與綜合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2amp;ZD191)下設四個子...
一本書揭開四千多年前「兩城」的古樸風雅
11月20日,《兩城鎮1998-2001年發掘報告》舉行首發式,這本傾注了中美兩國幾十位學者近二十年努力的著作,是反映龍山時期人們生產、生活、社會的學術佳作,也是中國考古學的範例和樣本。這本書的...
強化課題意識 增進學術交流
動物考古學是考古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內容主要是通過鑑定和分析考古遺址中出土的動物遺存,以認識古代存在的動物種類、自然環境、古代人類與動物的各種關係及古代人類的行為特徵。中國動物考古學研究肇始於...
名勝古蹟 三門峽廟底溝遺址
廟底溝遺址廟底溝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三門峽陝州古城南,總面積24萬平方米,是一處仰韶文化和早期龍山文化遺址。遺址內涵分為二期。一期(下層)為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章丘焦家遺址:中國上古文明的一塊拼圖
10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作為近30年來大汶口文化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的焦家遺址入選。地處濟南章丘的遺址是5000餘年前魯北古濟水流域的一處具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意義的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