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這個地方,外國人比中國遊客還要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人類從哪裡來?是單一地區起源還是多地區起源?困擾人類自己的這個千古之謎能否解開?在河北西北部張家口陽原縣的泥河灣盆地曾經發現了舊石器遺址群,出土幾萬件古人類、動物化石以及各種石器......
「走近舊石器 擁抱泥河灣」——走進首屆中國舊石器文化節現場 第十二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由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業委員會、河北省泥河灣文化研究會、騰訊大燕網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師範大學泥河灣考古研究院、陽原縣人民政府、河北泥河灣遺址群保護區管理委員會共同承辦的 「走近舊石器
擁抱泥河灣」首屆中國舊石器文化節暨河北泥河灣2017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第三屆泥河灣公眾考古活動周)於6月10日在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文化廣場隆重開啟。
來自河北省院校、社會各界公眾代表和考古專家們、媒體記者近200人一起走進泥河灣體驗考古,打制石器,親手觸摸、感知「東方人類故鄉」的神秘色彩。
與會人員參觀了泥河灣博物館、毛皮文化專題博物館,現場體驗AR——現代與遠古的互動。
先後召開了人類起源公眾科普講座、舊石器考古與遺產論壇、我與泥河灣公眾講座、首屆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青年論壇,相關考古專家現場作報告,並以互動形式進行了交流。
6月10日,在泥河灣文化廣場舉行了活動的啟動儀式,現場頒發了裴文中獎、賈蘭坡獎和泥河灣突出貢獻獎三個獎項,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所長李耀光授第三屆泥河灣公眾考古旗幟,張家口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莉宣布首屆中國舊石器文化節暨河北泥河灣2017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第三屆泥河灣公眾考古活動周)開幕。
張家口市陽原縣泥河灣博物館是在泥河灣遺址群的基礎上開發建設的,是河北省唯一集中保護、收藏展示舊石器時代遺址群風貌以及大量化石、石器文物的專題博物館,它將與雲南元謀人、北京周口店等國家級博物館一併成為世界考古科研基地。
距今約177萬年前,遠古的人類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
泥河灣標準地層記錄了第三紀晚期至第四紀地球演化和生物、人類進化的歷史,受到國內外地質、古生物、古人類及史前考古專家的極大關注。
在200多萬年前,這裡是一個較大的湖泊,湖泊的周圍,是古動物的世界。
後來,湖水乾枯,湖底裸露,由於河流的侵蝕作用,乾枯的「古湖平原」變成了丘陵、台地、盆地,泥河灣盆地就是其中之一。
此時,盆地周圍的山地森林密布,氣候溫暖潮濕,野生動物密集,同時也是遠古人類理想的生活場所。
泥河灣博物館共分東方人類出現、現代人類起源的證據、人類社會的巨變、中華文明的搖籃、遠古時代的泥河灣等六個展區,對泥河灣出土的5萬多件文物進行集中展出,並利用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再現200萬年前人類生產生活的歷史情形。
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外科學家就在這一帶發現了許多雙殼蚌化石和哺乳動物化石,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地質及古生物工作者到這裡多次進行考察,發現了數以百計的、種類繁多的動物化石,又發現了許多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在時代上,從100多萬年到1萬年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每個階段的遺址都有,且內容十分豐富。
其中百萬年以上遺址就有18處,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泥河灣遺址群沒有年代斷層,有200萬年的馬圈溝遺址、136萬年小長梁遺址、136萬年的葡萄園、廣梁遺址、100萬年的有山祖廟咀、麻地溝、東谷坨、飛梁、霍家地、許家坡、東梁、照坡、后土山、岑家灣遺址;78萬年的有馬梁、雀遺址兒溝遺址;12萬年的有山兌、細弦子遺址;10萬年的侯家窯、漫流堡遺址;7.8萬年的板井子遺址,2.8萬年的上沙嘴、新廟莊遺址、1.16萬年的有虎頭梁、油房、西溝、西白馬營遺址;4000年的有周家山、九馬坊、榆條溝等;3000年的有丁家堡壘泥泉等,總共達130多處。
在首屆全國高校石器模擬打制比賽現場,來自國內高校考古專業或舊石器考古方向本科生及研究生共計10人參加了決賽。
作為舊石器時代的指示物——打制石器,是採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加工而成,分碰砧法、摔擊法、錘擊法、砸擊法、間接打片法,是石器時代的主要工具或兵器。
整個泥河灣遺址群不但數量龐大,而且年度跨度大,幾乎覆蓋了舊石器時代的各個方面。
在大田窪台地考古工地,考古專家向媒體和公眾介紹了考古發掘情況、分析了地層,分享了考古知識,講解了考古發掘技術手段、重要收穫及意義。
大家參觀了發掘現場,觀摩了考古發掘出土的石製品和哺乳動物化石,親身體驗了勘探發掘,大家與考古人員進行了交流。
油房遺址屬於細石器文化遺存,根據地層對比,可以確定其地質時代屬於晚更新世晚期,在文化時代上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較晚階段。
此次「走近舊石器 擁抱泥河灣」第三屆泥河灣公眾考古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為文化遺產日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向公眾宣傳、展示了泥河灣悠久的歷史文化,讓人們感受泥河灣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增強熱愛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讓文物保護融入當地社會發展,讓保護成果全民共享。
考察發現證明,泥河灣遺址是尋找早期人類化石的一處重要地區。
河北省考古工作者把泥河灣遺址稱為「舊石器考古的聖地」。
一些考古工作者提起泥河灣時,都說「那裡遍地都是寶」。
在世界上可見的泥河灣層有兩處,另一處在維拉佛朗期,這兩處相比,中國泥河灣是剖面最多、保存最完好、是國際公認的第四紀標準地層。
2002年,泥河灣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目前正在積極籌備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落榜進士:一個永遠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許有一天會和你擦肩而過。
【微信:wudan365】【微信公眾號:lvxing36524】【微博:@落榜進士】
謝飛從事泥河灣考古35年研討會在石舉辦
9月23日,謝飛從事泥河灣考古35年研討會在石家莊召開,研討會由河北省燕趙文化研究會發起,省文聯、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省文史研究館、河北師範大學、陽原縣委、縣政府等主辦,為弘揚文物工作者獻身文...
追尋東方人類的起源——聚焦大同境內泥河灣考古與發掘
編者按: 人類起源之謎的探索從未停息,全球考古學家的眼光,曾橫掃過歐亞大陸,最後定格在了非洲的奧杜維峽谷。現在,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泥河灣盆地。200萬年前,東方人類曾在這裡破石成器,開闢鴻蒙。山西...
山西丁村遺址發現30萬年前遠古人「燒烤」遺蹟
中新社襄汾7月1日電 (記者 胡健)「從2015年至今,考古人員對丁村遺址的發掘共出土石器4000多件,並發現動物化石、灰堆、紅燒土等丁村遠古人的『野炊』元素,表明遠古人類可能在大約30萬年前進...
我們來當一回「泥河灣人」 首屆中國舊石器文化節之高校學生打制石器大賽見聞
她是一部史書,幾乎記錄著中國華北地區人類早期的全部事件,涉及舊石器、新石器時代,囊括了古人類學、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古生物學和第四紀地質學、古地理學和年代測定等;她是一筆財富,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文...
「走近舊石器 擁抱泥河灣」——走進首屆中國舊石器文化節現場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不經意間問起,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我要做什麼?首屆中國舊石器文化節,走近舊石器,擁抱泥河灣。探尋東方人類的起源地,開啟我們的尋根之旅,解決我從哪裡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