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甲骨文的歷史,我們再來談一個500萬的研究項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不久,國家文字博物館發出消息,向廣大民間高手徵集破譯甲骨文,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還有大約3500個甲骨文等待破譯,每個字可以獲得5—10萬元的獎勵不等,如果有一個大神能破譯其中的100個字,500萬就是妥妥的了!

(國家文字博物館公告)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甲骨文是一門很古老的學問,絕對是高端大氣的代表之一,其實甲骨文的出現僅僅100多年而已,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甲骨文一個字那麼值錢?為什麼文字博物館要向民間懸賞?

話說清朝光緒年間,北京的國子監祭酒王懿榮(相當於中央研究院院長),有一天生病吃藥,無意當中發現一味叫「龍骨」的藥,上面有一種類似圖案的文字,這就引起了他極大的好奇。

於是他把所有的藥渣都翻找出來,驚訝的發現每片龍骨上都有類似的圖案,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連忙派人到藥店購買所有的龍骨,並且把上面奇怪的圖案畫下來,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他確信這是一種殷商時期的文字。

經過不斷的搜求以及高價購買,王懿榮累計收購了1500餘片甲骨,不久之後八國聯軍侵華,王懿榮為國殉難,他的兒子把他所收藏的甲骨,在1902年大部分都轉賣給了好友劉鶚。

之後劉鶚又多方收購甲骨片,所藏的甲骨增至5000多片,成為當時最著名的甲骨收藏大家,在好友羅振玉的建議和幫助下,劉鶚於1903年11月拓印《鐵雲藏龜》,將甲骨文資料第一次公開出版。

(《鐵雲藏龜線裝書》)

甲骨文的發現引起了學者的重視,古董商人和藥材商人為了壟斷價格,故意隱瞞甲骨的出土地,甚至放出風來,說甲骨來自河南的湯陰。

後來經過羅振玉的多方查詢,終於確定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與古文獻記載的商朝殷都所在地相吻合,羅振玉還釋讀出了10位殷王的名諡,證明這些甲骨是殷王室之遺物。

之後人們又在安陽小屯村附近,陸續出土了一大批龍骨,由於這些龍骨主要是龜類獸類的甲骨,所以把上面的文字命名為「甲骨文」,研究它的學科也叫「甲骨學」。

而其中研究的最好的是四個人,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董作賓(號彥堂)、郭沫若(號鼎堂),他們在甲骨文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被世人尊稱為「甲骨四堂」。

這些甲骨上的卜辭非常重要,是研究商代歷史的第一手材料,反映了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間,商朝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商朝疆域圖)

殷商時期的人們信仰鬼神,無論婚喪嫁娶、颳風下雨,還是疾病打仗、甚至做夢、都要用甲骨進行占卜,事後會將所問之事刻於甲骨上,並且保存起來。

商朝滅亡之後,這種占卜方式在後代逐漸絕跡,上面的文字也逐漸不為人知,直到清朝末年的這一次發現,才開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前輩們通過他們的努力與智慧,已經給我們打下了一個紮實的基礎,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廣闊的研究空間。

(甲骨文中已經破譯的部分漢字)

現在甲骨文依然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可以挖掘、研究的內容有很多,而相關的研究者卻比較少,所以還有很大的「真空」地帶,等待「民間高手」的挖掘!

(甲骨文相關的書籍)

所以如果你對甲骨文感興趣,不妨買幾本相關的入門書看看,順便研究一下裡面的文字,說不定就能破譯其中的一些文字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經典故事 — 龜甲獸骨上的天書

19世紀末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迄今已有100餘年,經過數代學人的鑽研探索,蔚然形成了舉世矚目的甲骨之學。存世的15.4萬片有字甲骨,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熠熠生輝的奪目之寶。有關甲骨文的發現,坊間曾流...

甲骨文的神秘詛咒:研究者竟相繼離奇死亡

說到甲骨文,不能不提王懿榮。王懿榮是大清國子監祭酒,也是享譽北京城的著名金石學家。1899年的秋天,王懿榮的一場瘧疾,改變了甲骨文被病人吃掉的命運。其時,年過半百的王懿榮身患瘧疾,京城一位老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