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之定陵——唯一被公開挖掘的明皇陵,驚艷世界,卻損失慘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十三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皇家陵園,我們在《看明朝那些皇爸爸都干過哪些丟人的事(上)》講到過,他自己的陵墓,也就是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和如今受世界矚目的故宮都是明成祖(永樂)朱棣建造的。

隨著後續他的子孫們陸續在這裡修建自己的陵墓併入住,到明朝滅亡時,整個陵區的總面積已已經比當時明朝的都城——北京的面積還要大。

絕對可以說,這是明帝國的另一個紫禁城!

十三陵里目前開放的只有三座陵墓,我們上面一篇講到的《十三陵之長陵:比故宮建造時間更長、更花心思、用料更珍貴!》、昭陵,和昭陵的兒子定陵。

而這三座陵墓中,唯一被挖掘並開放了地宮的就只有定陵了。

今天,小娘子就帶小夥伴們探一探皇帝老兒長眠的地宮到底是個什麼樣?

十三陵里所有的陵墓布局都呈前方後圓形,象徵中國古代哲學理念的「天圓地方」。

定陵早在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明神宗(萬曆)朱翊鈞22歲時就開工了,他還多次親臨陵現場督察。

陵寢整整耗時6年後,花費了當時整整兩年的稅收。

陵門前立有無字的聖績碑。

和定陵那個碑一樣,嘉靖之前,明代皇帝建陵墓時都無此碑,嘉靖想為自己立一座,又怕別人說三道四,所以乾脆為祖宗們都補立了一座。

但並沒想好寫什麼,便都是無字碑。

還有一種說法說嘉靖認為天命已定,「功德」勿需直言,於是陵前的碑文便空了下來,所以嘉靖之後,各位皇爸爸給自己立的碑也都是空碑。

而有些碑就被後人刻寫了,比如長陵,居然是被清世祖順治用滿漢兩文刻寫的,可見這兩位皇帝都是值得尊敬與被尊敬的。

而明神宗萬曆的碑,就這麼一直空著了,畢竟這位和大臣們慪了一輩子氣,坐了那麼久皇位卻不幹事的皇帝該怎麼說他好呢。





我們在之前的《看明朝那些皇爸爸都干過哪些丟人的事(下)》講到過,定陵是十三陵的第十座皇陵,主人是明第十三位皇帝,朱載垕的兒子,明神宗(萬曆)朱翊鈞。

這位皇爸爸排行老三,因兩位哥哥死得早,幸運地當了皇帝。

一開始的時候,他是勤於政務,想努力做個好皇帝的。

後來由於想把自己和心愛的鄭貴妃生的兒子立為太子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後,開始消極怠工。

既然你們不讓我干我想幹的事兒,我也不上朝,不干你們想幹的事兒,就這樣和大臣們慪了幾十年氣。

由於這位皇爸爸是明朝在位(48年)最久的皇帝,可慪氣慪的時間太長,讓中國沒有趕上世界的新浪潮,也加快了明王朝的衰亡。

後世挖了他的墓,而且是十三陵里挖的唯一一座,可因為沒有找到如何將地下文物出土後不被氧化的方法,導致大量珍貴的文物損毀,異常可惜。

也不知道算不算給這位在位時不作為的天子的一種因果報應。

中間為古時只有皇帝才能走的御路。

御路石雕,刻龍鳳戲珠及海水江牙圖案。

定陵和長陵一樣,都為三進方形院落,但定陵的祾恩門、祾恩殿都在清初遭到了損毀,雖乾隆曾將其重建,但在民國時又遭焚毀,如今都已經不復存在。

欞星門,咱們在《十三陵之長陵:比故宮建造時間更長、更花心思、用料更珍貴!》里就講到過,欞星門象徵天門,多用於陵寢、宮室、壇廟之中,是一種王制的象徵。

還有一種說法,過了欞星門,便是冥界了。

和長陵一樣,欞星門後的石五供也是由石供案和五件雕刻精緻的石供器組成。

定陵的地下宮殿分為前殿、中殿、後殿和左配殿、右配殿。

這個是中殿,擺放著明神宗(萬曆)和他兩位皇后的石寶座與供器。

地下玄宮非常的高,因為在地下,所以潮氣很大,據說當時打開時牆壁上都是水,連棺木里都是水。

即便是地宮,也依舊有著和地上宮殿一樣的單檐歇山頂。

後殿便是玄宮的主室了。

室內設有棺床,上面擺放著萬曆和他兩位皇后的梓宮,也就是皇帝的棺材。

萬曆居中,孝端皇后居左,孝靖皇后居右。

梓宮間散放玉料,帝後的隨葬品儲放在梓宮兩側的26隻楠木箱內帝後們的。

據說當時玄宮打開時,孝靖皇后的梓宮及大部分隨葬器物已經糟朽(現在看到的都是都是按原樣複製的)。

但梓宮是棺材套棺材,裡面還有金絲楠木的棺材,所以考古學家們是見到了萬曆和兩位皇后的真容了,雖然那個真容一定不好看。

1958年中國政府向世界公開發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開……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屍體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

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一經公布,引發了海內外無數艷羨的目光和讚嘆之聲。

前面說了,定陵是十三陵里唯一被挖了地下玄宮的陵。

據說當時要挖的是長陵,但長陵的規模實在是太大了,就打算先拿定陵練練手。

定陵地下宮殿出土了各類器物3000多件,金器、銀器、玉器、珠寶、金冠、鳳冠、兗服、冕旒、百子衣等等。

然而讓人心痛的是,因為經驗不足,倉促打開地宮的金剛門後,墓裡面無數在低氧下存放了數百年的珍貴字畫、絲綢等文物在突然遇到氧分子後迅速碳化,遭到了嚴重的損壞。

不僅失去了原來的色彩,摺痕處還會發黑、碎裂、「酥」化,所以此後再沒有挖過其它陵墓。

更令人痛心的是,文革期間,考古學家們被迫離開崗位,已經打開的皇陵就那樣被擱置著,很多珍貴布料和木料被直接暴露於自然條件下,迅速乾枯腐敗。

萬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被扔到野外,還有讓當地農民劈了當家具的,而萬曆和他兩個皇后的屍骨更是被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





非常厚的石門

由後殿通往左配殿的通道

目前左配殿是開放的,右配殿是不開放的。

上面有很多遊人投的錢幣,畢竟打擾了別人的安息地,破財免災以示尊敬吧~

從地宮出來的這段肯定是後來修的樓梯,最下面還用網繩兜住了,不知道是不是曾經有人想在這裡輕生,打算死也要死在皇帝的陵墓里。


地宮上面而的明樓里是萬曆的「聖號碑」。

碑趺由上小下大共九級方台組成,象徵「九五之尊」。

碑趺上的雕刻也十分精細生動。

和長陵一樣,碑身上依舊被很多人刻上了名字和到此一游,實在令人痛心。


在明樓上遠眺,猜猜遠處那一座是誰的陵?

小娘子最近要出個遠門,所以近來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發不了文,小夥伴們等一等,等小娘子回來繼續為大家分享旅途中的見聞與經驗。

不想跟團!也不想窮游!怎麼用最經濟的費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體驗?更多既舒適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駕游,盡請關注遊走在感性與理智間的「饕餮小娘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唯一被考古挖掘的皇帝陵墓---定陵

明十三陵,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陵區,陵墓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