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灣是陽原的,也是世界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是泥河灣人,我叫成勝泉。

」從事舊石器考古30多年的他,每次都向別人這樣介紹自己。

4月底,記者在陽原縣小長梁遺址見到了59歲的成勝泉。

「每天跑山頭、看地層,雖然很辛苦,但我們覺得很充實。

」成勝泉一邊整理著貼身背包里的地質羅盤、地質錘、GPS、筆記本,一邊對記者說。

文物從4件增加到2807件

時間撥回到1981年,25歲的成勝泉從部隊復員,分配到陽原縣文化館文物組工作。

1985年,成勝泉聽說省文物研究所來人發掘三汾溝漢墓群。

第二天他就申請到了工地。

第一次看到了如此大規模的發掘現場,他非常激動,在古墓葬發掘中第一次繪製了一個墓的骨架圖。

那段日子,成勝泉白天工作,晚上還要整理出土的文物。

「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古墓的發掘,看到什麼都新鮮,陶罐、銅鏡、木櫝、玉器……」雖然辛苦,但成勝泉感到很充實。

跑工地,對地層,找遺址……在山山水水的跋涉中,他養成了極為堅韌的個性。

「當時陽原僅有4件文物,你再看看現在,文物已增加到2807件。

」 成勝泉自豪地告訴記者。

這其中,成勝泉收集的二、三級文物就有20餘件。

而這些年來,他下鄉採集的文物達600餘件,採集的各個時期陶片標本達1萬餘件,為建設泥河灣博物館提供了充足的展品。

三峽發現遺址榜上有名

1993年底,受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邀請,成勝泉踏上了去往長江三峽進行考古工作的行程。

走之前,他查閱了很多資料,南方舊石器早期、中期、晚期的地層以及各個高度、洞穴堆積地層等等都記在本子上。

「那時一天要走四五十里路,腳上起泡、磨破幾雙襪子、磨壞幾雙鞋是平常事,我們有時候還比比看誰的襪子洞大呢。

」 成勝泉說,干他們這行,一年有大半年都是在野外,尤其是冬天,天寒地凍,不到11月就得在遺址搭棚發掘,剛把土倒在棚外馬上就能凍成硬塊。

功夫不負有心人。

不到一個月,他和同事們發現了舊石器遺址11處、新石器遺址10處。

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中,泥河灣考古隊發現的井水灣和高家鎮兩處遺址榜上有名。

而這一次,僅成勝泉個人就發現遺址4處,獲得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表彰。

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遺址

成勝泉在工作中接觸了不少外國考古學家,他經常和身邊的外國朋友講述著泥河灣的神奇。

他告訴記者:「泥河灣不只是陽原的、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成勝泉說,自己總想著如何把泥河灣推向世界,讓國外同行重新認識泥河灣、宣傳泥河灣。

多年來,他總是邀請外國學者來陽原考察,算下來,其共接待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學者,這些,都有效提升了泥河灣的知名度。

2001年,在一次中美聯合考古中,泥河灣一處遺址被以成勝泉的名字命名為「成溝遺址」,這也是對他心系考古工作的最大褒獎。

採訪中,成勝泉說,北京猿人頭蓋骨的發現,是二十世紀中國考古界的一塊「金牌」,或許未來「泥河灣猿人」的發現,則是中國考古的另一塊「金牌」,「我將為之一直努力」,他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北陽原發現距今2至5萬年人類活動場所

被譽為「東方人類故鄉」的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遺址群又有考古新發現。正在這裡進行考古發掘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周振宇表示,考古工作者們近日在泥河灣遺址群西白馬營遺址發現了兩處距今2至5萬...

中國舊石器考古與遺產論壇在河北陽原舉行

6月11日,中國舊石器考古與遺產論壇在河北省陽原縣舉行,來自北京、天津、湖南、吉林、安徽等15個省市的考古專家、高校學生130多人齊聚泥河灣,共同見證人類文化遺產創造出的光輝燦爛、豐碩雋永。

河北陽原發現距今2至5萬年人類活動場所

新華社石家莊5月30日電(記者白林)被譽為「東方人類故鄉」的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遺址群又有考古新發現。正在這裡進行考古發掘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周振宇說,考古工作者們近日在泥河灣遺址群...

謝飛從事泥河灣考古35年研討會在石舉辦

9月23日,謝飛從事泥河灣考古35年研討會在石家莊召開,研討會由河北省燕趙文化研究會發起,省文聯、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省文史研究館、河北師範大學、陽原縣委、縣政府等主辦,為弘揚文物工作者獻身文...

馬圈溝遺址又發現兩處百萬年前文化層

本報訊(記者耿建擴 通訊員田建輝、仝輝)記者日前從河北省陽原縣委宣傳部獲悉,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歷時數月對泥河灣遺址群進行了詳細考察,在馬圈溝遺址第一文化層探方右側山體發現兩處百萬...